市委书记在全市卫生健康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2
999+
29.96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同志们: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卫生健康工作带来一次历史性的大战大考,也给每
个人上了一堂深刻的卫生健康课。通过这次抗疫斗争,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尤为迫切。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卫生
健康大会,对加快推进健康中原建设进行了部署和推动。我们这次会议,就是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
省有关部署要求特别是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结合这次抗疫斗争,进一步总
结经验教训、明确方向路径,加快推进健康**建设,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
打造增长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这次疫情是一次席卷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我们坚
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号令,认真贯彻中央、省部署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的总要求,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资源,推动疫情防
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抗疫斗争中,全市卫生健康战线临危不惧、挺身而出、
敢打硬仗,从争分夺秒的救治到不留死角的排查,在不同岗位守护着全市人民
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
全市人民,向全市卫生健康战线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相关单位作了发言,大家要相互借鉴;市里在已出台《“健康
**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健康**建设实施意见》基础上,还将印发《关
于推进健康**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
意见》等文件,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推动健康**建设,关键是要提速提质,
朝着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迈进。下面,就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讲三点
意见:
一、切实扛牢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的重大使命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健康是人民幸福
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一
系列明确要求。针对这次疫情,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
理体系”。中央先后出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对卫生健康
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持续推进。全省卫生健康大会明确指出“中原要出彩,健
康中原必须先出彩”,强调要“推动健康中原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这些,
为我们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提升站位、
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部署要求上来。
对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的重大意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
这是彰显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定制度自信、把
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其中就包括“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
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
年来,我国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逐步探索出解决医改这一世界
性难题的有效办法。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提出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到强调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更多人感染,再到要求竭尽所
能地保障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至上。反观一些西方国
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面对疫情犹疑摇摆、医疗保障体
系不堪一击。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我们更能深刻感
受到,制度优势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推动健康**建设提
速提质,就是要强化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在**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
能的重要体现。第二,这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卫生健康是关系群众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经过这次疫
情,广大群众愈加体会到,人的追求有很多,但健康是“1”,其它都是“1”
后面的“0”;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全市人民对
高水平的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服务等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政府保障人民
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
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我们要把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作为重大民心工程抓实
抓好,着力铺就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第三,这是落实发展定位的重
要抓手。我们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
极。这个副中心、增长极,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卫生健康事业
上。这次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冲击,足以说明卫生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乎发展全局。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一来可以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
有效率的健康服务,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更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发
展提供充足的“健康红利”;二来契合疫情带来的健康消费等机遇,能够推动
卫生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来能够以良好的健
康环境吸引高端人才、企业、资本、技术、项目集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
长点,有利于提升开放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加快形成
与副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我们要把
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与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结合起来,着力培育新的
增长点和发展动能,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持久的拉动力,更好支撑**高质量发
展。
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健康**建设,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医疗资源布局更加科学,省第二儿童医院、中医院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4个县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加快落地,
城市区15分钟就医圈正在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
革取得重要突破,县域综合医改试点成效明显,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改革
全面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重大疾
病防控规范有效,传染病疫情整体平稳,全市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
5.02/10 万、2.22‰,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公共卫生保障更加有力,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从“十三五”末的40 元提高到 2021 年的69元、
服务内容从12 类扩展到 18 类,服务覆盖率达97.68%;“互联网+医疗健康”加
快发展,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互联网医院,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
构全覆盖。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上级要求、群众期待、城市定位、发展需要相
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人民群众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
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健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一是理
念认识仍有偏差。突出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干部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树得不够牢,
重医疗、轻预防、缺康复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一些部门协作配合意识不强,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推进缓慢,医
务人员过度诊疗行为仍未得到彻底遏制;一些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健
康意识、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生活方式不健康,全市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素养水
平只有6.5%。二是卫生健康供给能力不足。目前,我市每年有4186.3万人次的
门诊量和 146.1万人次的住院量,60岁以上老人达126 万,医疗健康需求很大。
但全市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三级医疗机构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0.26%、占医
院总数的7.59%,床位数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26.94%,远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全省医院 30 强中我市仅 2 家。疾控力量有待加强,全市疾控工作人员
平均每万服务人口只有1.13 人、远低于国家1.75人的标准,市、县两级疾控
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均低于国家标准,伊滨区、高新区还没有专业疾控机构。
三是城乡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医疗资源配置仍不合理,全市近
80%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城市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
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相比城市医院一床难求,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的病床使用率目前只有61.2%。四是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滞后。这次疫
情暴露出我市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
明显短板。突出表现为应急预案有待完善,部门之间缺乏应急沟通和演练,信
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不够及时;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救治能力不强,全市二级以
上医院传染病医学留观室仅有518 间,远不能满足应急需要。
当前,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上,我们既要补齐总量上的不足、又要破解结
构性的矛盾,既要做实做细基础工作、又要追赶新的发展脚步,既要探索新型
城镇化加快推进条件下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有效路径、又要不断提升广大农村
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多、统筹难
度更大、任务也更紧迫。我们必须把卫生健康的弦绷得紧之又紧,以对历史、
对人民、对**高度负责的态度,抱定更大决心,拿出过硬举措,下好大健康时
代“先手棋”,加快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切实守护一方安康、托举更多
幸福、促进更大发展。
二、切实抓好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的重点任务
中央明确指出,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为动
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是推
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推动健康**建设提速提质,必须深入
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着
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守护
生命健康,全领域防控重大疾病,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要围绕固根基,着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
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这次疫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健康
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认知。总的来看,全市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还比较低,维护
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还不够强。我们要以这次抗疫斗争为契机,引导全市人民
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把在疫情防控中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固化
下来,加快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着力夯实保障安全健康的根基。
要着力加强健康教育。一个人的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涵养
培育的。抗疫斗争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群众的健康意识普遍
增强。要乘势而上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广泛宣传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动
卫生健康常识、疾病预防知识、卫生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
园、进社区,
摘要:
展开>>
收起<<
同志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卫生健康工作带来一次历史性的大战大考,也给每个人上了一堂深刻的卫生健康课。通过这次抗疫斗争,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尤为迫切。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对加快推进健康中原建设进行了部署和推动。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有关部署要求特别是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结合这次抗疫斗争,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方向路径,加快推进健康**建设,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这次疫情是一次席卷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