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2
999+
92.33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市委书记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
型城镇化、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重要精神,对全市城镇化建设
和城市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会议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
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征求意见
稿,请大家认真学习讨论、提出意见建议。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重
大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努力实现“四高
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
意义重大、事关全局。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让新发展理念在**落地
生根的重要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科学推进新型
城镇化、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战略意义、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
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
循。省委今年 2月召开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城镇化建设
和城市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在**“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
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中,现代城镇体系是九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城镇化水平
更高是“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切
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构
建现代城镇体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为推进“9+2”工作布局、
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让新发展理念在**落地生根提供强
有力的支撑。
第二,这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
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前,**正面临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而
区域竞争集中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从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看,**
已经从 2019 年的第 46 位下滑到 2021 年的第 49 位,面临滑出全
国城市前 50 强的危险。省委**书记来*调研时着重指出了这个问题。
从中原经济区看,**是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谢书记还明确提出**要推动老工业基
地焕发新活力,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争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领头羊,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发展寄予的厚望。但要清醒地看
到,目前**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不足10%;与郑州相比,一方面
经济总量相差 3800 亿元,另一方面城镇化率也低了17 个百分点。
有关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 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 增长
1.5 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 1.6 个百分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更好地集聚生产要素,能够加快
实现“双轮驱动”“双向发力”“双高引领”“双赢并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
济转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是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确保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城市前 50 强的必由之路。
第三,这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
切需要。
近年来,**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已达到
52.6%,今后还将有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到 2025 年将超过 60%,
城市在全局工作中举足轻重,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必须随着服务对象、
管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显得尤
为迫切。我们要看到,在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特别是习近平 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城市发展存在的 10
类主要问题,在**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
在八个方面:在顶层设计上,缺乏科学的城镇体系作引领,不同区
域之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城镇布局不够合理。在统
筹指导上,市、县两级虽然比较重视各自的主城区建设,但市对县、
县对中心镇特色镇关注不够、抓得不紧。在规划体制上,各项规划
缺乏有效协调和有序衔接,政出多门、时有掣肘、相互打架,领导
干预规划的问题依然存在,规划随意变动,触及红线,治违不力,
没有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功能配套上,部分地段缺乏停车场、小游
园、超市、商场、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路、水、气、热等基础
设施还不完善,雨污合流等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地方没有实现集中
供气供暖。在县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缺乏高起点的规划设计,
一些建筑盲目求大求新求高求洋,与本地的自然风貌、山水特色不
相符、不协调,挡了山、阻了水、少个性、无特色。一些县城高层
建筑比比皆是、遍地开花,不仅破坏了城市风貌,消防成本、建安
成本、管理运营成本等都大幅增加,脱离了当地发展实际。在文化
传承上,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遗址保护结合不够紧密,彰显**特
色的文化元素没有很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很好
地彰显出来。在生态环境上,城市区内仍有不少“三高一低”企业,
“林水一体”的格局远未形成,通风廊道亟待建设,离宜居城市还有差
距。在城市管理上,“多龙治水”与“管理真空”并存,交通拥堵、环境
污染、违章建筑、市容市貌脏乱差等问题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解
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
式,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
章,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现代城镇体系的基本框架
立足**实际,经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基本框架。总体考虑:
一是加快构建“四级联动”的城镇总体布局,这就是按照结构清晰、等
级分明、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要求,以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为重
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县级城市的带动作用、中心镇
特色镇和美丽乡村的基础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完整体系。二是统
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战略,这就是以中心城区完善功能、
提升品质、适度疏解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组团县区环簇发展为重
点,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六个组团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
接,构建半小时经济圈,统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战略。
三是着力优化中心城区“三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这就是以优化空
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统筹旧城提升更新
与新区建设完善,使中心城区洛北、洛南、伊滨“三大板块”空间结构
协调联动、城市品质高端精致、城市功能配套完备,着力打造居者
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之城。
提出这样的基本框架,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加快构建“四级联动”的城镇总体布局,是由现代城镇体系
内涵要求和不同层级城镇作用决定的。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核心是“现代”,重点是“体系”。所谓“现代”,
就是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更加突出以人
为本、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协调发展;所谓“体系”,就是要科学确
定不同层级的城镇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职能分工、规模结构、空间
布局和功能定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分类实施。从市级层面看,近年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中心城区
发展瓶颈日趋明显,必须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的功能布局,适度疏
解城市非核心功能,有序转移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加快传统商业设
施和生活设施改造升级,增加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提升居住环
境质量,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从县级层
面看,县级城市既具有城市的经济社会特征,又能够带动县域经济
发展,同时又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9 个县级城市承载着大约
115 万人、到 2020 年将达到150 万人,必须全面提升其综合功能
和建设品质,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从镇级层面看,小
城镇处于乡村之首、城市之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要做
大做强中心镇、重点镇,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
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在
这方面,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四川等地的成功经验。从村级
层面看,即使到2025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仍有超过
250 万人生活在农村,必须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
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是1亿人口的大省,**是700 万人口的大市,必须注重大中小城市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委书记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重要精神,对全市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会议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请大家认真学习讨论、提出意见建议。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努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意义重大、事关全局。第一,这是深...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