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讲 愿意听 记得住 用得上 ——讲话稿的四条写作心法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2
999+
96.46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适合讲愿意听记得住用得上——讲话稿的四条
写作心法
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讲话稿
从文字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文采还相当不错,但要么审
稿的时候通不过,要么讲出去效果并不好。
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在“诗外”。这就是说,对多数文秘工作者来说,讲话稿
写得好不好,主要不是文字表达能力问题,而是文字以外的问
题。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有“拳法”缺“心法”。提高文字驾驭
能力,如同“练拳”,需要掌握招式、熟习套路,更重要的是掌握
“拳意”,用“意”去指挥出拳的方向、控制出拳的力度。这个“意”,
就属于心法的范畴。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不是先在脑子里想
来想去,而是一开始就在套路上转来转去、在文字上搬来搬去,
在琢磨文字上下功夫多,在研究人、研究事上下的功夫不够。
这样是写不好文章的。二是重“外功”轻“内功”。“练拳不练功,到
头一场空。”提高文字能力,如同练拳;提高业务能力,则如同
练功,练的是以意驭气、以气驭力的内功。
这里,我主要想讲一讲写作心法的问题。在武侠小说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某人学武功,无论学拳法还是
学剑法、刀法,因为学到的只是残篇,或者教他(她)的人有
意藏私,结果学到的都是有形而无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后来一旦学
会心法,拳还是那套拳,刀还是那把刀,威力完全不一样
了。这就是心法的厉害之处。
那么,写作的心法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写作理念和思维方法。理念,按照《辞海》
中的解释,也就是观念,通常指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我
认为,写作理念是写作原理的具体化、观念化,是写作行为的
导航仪、指南针。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主神明。文章的神是思想,
思想是思维的产物。写作心法,主要是写作过程中的运思之法,
是推动思路形成、思想生成的科学方法。在写作中,写作理念
指引方向,写作思维开辟思路,二者缺一不可。
写文章讲究“心营意造”,先要想明白,然后才能写清楚。从
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心法”,就是想明白之法。写任何一篇文章,
至少要想明白“为什么”(写作目的)、“写什么”(核心内容)“怎
么写”(写作思路),然后才能把所思所想落成文字。
“为什么”“写什么”“怎么写”,这是写文章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不同的文体文种,还有不同的特性。如何找准特性、抓住特性,
也属于心法的范畴。
我认为,就讲话稿的写作来说,其特性可以归结为四句话
十二个字:适合讲、愿意听,记得住、用得上。这可以说是讲
话稿写作的通用标准,也可以说是讲话稿写作的核心理念。只
要能准确理解、熟练运用这四条心法,讲话稿的写作水平乃至
审稿时的
通过几率、讲话时的现场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下面,我分
别展开来说一说。
01
心法 1:适合讲
适合讲,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讲适合讲话者
身份、口味,适合口语表达的话。
我经常说,“为文如穿衣,合适是第一。”穿衣服首先要合身,
大小要合适;更高的要求,是与自己的气质、肤色相匹配,这
是“合身”的深层次含义。穿衣着装,既有蔽体遮羞、御寒保暖、
展示自我的实用功能,在社交活动中还有礼仪功能,自己觉得
好,别人也觉得好,才是真的好。所以,我们穿什么衣服,除
了从自身的角度看其实用性、舒适度,还要从旁人的角度看匹
配度、有感度。大冬天的,你穿个短袖,就算自己不觉得冷,
别人也会觉得你“有毛病”。出席很正式的会议活动,别人西装革
履,你偏偏穿个“老头衫”,你自己都坐不住。
写讲话稿也是同样的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一要因时制宜,什么时候讲什么话。“文章合为时而著。”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领导讲话,既要有时代感,使所讲
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符相融,又要有时效性,注意时机的把握,
所谓“语当其时,一字千金;语背其时,一钱不值”。讲同一件事,
事前、事中、事后应有所区分;什么时候讲、具体怎么讲,对
时机、时长也要灵活把握。
比如,同一个会议上,先讲和后讲,内容上应有所区别,
后讲者既要适当回应先讲者所讲内容,又要避免人云亦云、拾
人牙慧,所讲内容与先讲者重复、雷同;讲 3分钟和讲 10 分钟,
所准备的稿子不是缩写和扩写的问题,就好像长衫与马褂的区
别不仅仅在于衣服长短,不是说把长衫剪掉一截就能变成马褂,
这涉及到写作角度、文稿结构要因时长而变的问题。
〖例 1〗同一会议上印发的调研报告和我的现场汇报
古人说:“时也,势也。审时度势,事方可济。”(五代·冯道
《仕赢学》)因时制宜,就能让讲话借势借力,因势而谋、顺
势而发,增强吸引力、感召力。
〖例 2〗主题教育推进会讲话稿修改前后对比
二要因地制宜,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从实操的角度看,
因地制宜地写讲话稿,关键是学会讲“三种话”:
第一种是“场面话”。包括“客套话”,也包括“应景话”——现场
找话由,从“今天天气怎么样”“这里环境怎么样”“现场气氛怎么样”
等切入话题,这样能增强讲话的现场感、代入感。
〖例 3〗金秋十月,气候最宜人,色彩最丰富。国庆节、重
阳节“双节”刚过不久,今天,我们在这里简朴而又隆重地举行第
二届“多彩金秋”文化活动周开幕式。在此,我谨代表省委,对活
动周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精心组织这次活动、大力支持老
干部工作的有关单位、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例 4〗又是一年金秋,又是一届盛会。今天的NN
国际会展中心,群英荟萃,高朋满座。在第15 届××××
博览会隆重举办之际,许多新老朋友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参加由××省人民政府、中国××××共同举办的××××高峰论
坛。
起草会议活动讲话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讲话风格要与
会议活动的气氛相协调。研讨会、纪念会,理应庄重、严谨;
如果是动员会、庆功会、表彰会,就应该富于激情、富有鼓动
性和感染力。
第二种是“本地话”。“本地话”不是方言,而是与本地实际相
结合的话,这样的话可以拉近距离,也可以增强针对性。
〖例 5〗中墨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这次前来墨西哥途
中,当我透过飞机舷窗俯瞰浩瀚的太平洋时,仿佛看见几个世
纪前那些满载丝绸、瓷器的“中国之船”正向着阿卡普尔科破浪前
行;当我踏上贵国的土地时,又仿佛看见那位传说中的乐善好
施的美 丽 “ 中 国姑 娘 ”正在普埃布拉传授 纺 织、刺绣技艺。
(2013 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例 6〗在弗拉芒语中,布鲁日就是“桥”的意思。桥不仅方
便了大家的生活,同时也是沟通、理解、友谊的象征。我这次
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
谊和合作之桥。(2014 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
学院演讲)
摘要:
展开>>
收起<<
适合讲愿意听记得住用得上——讲话稿的四条写作心法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讲话稿从文字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文采还相当不错,但要么审稿的时候通不过,要么讲出去效果并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原因在“诗外”。这就是说,对多数文秘工作者来说,讲话稿写得好不好,主要不是文字表达能力问题,而是文字以外的问题。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有“拳法”缺“心法”。提高文字驾驭能力,如同“练拳”,需要掌握招式、熟习套路,更重要的是掌握“拳意”,用“意”去指挥出拳的方向、控制出拳的力度。这个“意”,就属于心法的范畴。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不是先在脑子里想来想去,而是一开始就在套路上转来转去、在文字上搬来搬...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