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2
999+
133.91KB
4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
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 2021 年经济工
作,分析全市经济形势,部署 2022 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并阐明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思想,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习近平 总书记发表重
要讲话,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深入阐述
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深
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任
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在省委经
济工作会议上,**书记、**省长分别作了讲话,对今年经济工作进
行了全面安排,提出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这些都为
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遵循。下面,根据
市委常委会研究意见,我就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进入“十四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
内外经济形势,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
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各
项工作,着力稳定大局、理清思路、推动发展、倡树正气,推
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综合实力连跨台阶。5年来,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 8.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 1.4 和0.1 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先跨 3000 亿、并有望 2025 年大跨步突破 4000 亿大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9.5%,突破 300 亿元大关。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9.4%,装备制造业有望成为 3000 亿级产业
二是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围绕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落实**发展新
战略定位,吃透上情、审视市情,提出了推进“9+2”工作布局、实
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加快建设副中心、
打造全省增长极的具体任务,绘就了建设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形
成并不断巩固了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的生动局面。三是
动能转换平稳接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两区叠加”效应不
断显现,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更加有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服务业加快向
现代化转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四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
着眼打基础、谋长远、创优势,突出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抓好农林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
通枢纽、快速路等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实现县县通高速,综合承载
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蓝
天、碧水等“五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正在好转。六是人民
生活显著改善。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年均增长 10.5%以上,每
年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
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 2016 年的
1.5 和1.6 倍,城镇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
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21 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
主题,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落地见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
总体平稳、质量效益提升、结构调整加快、人民生活改善的良好态
势,交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首张精彩答卷。主要有
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发展好于上年。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健全
定期研究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形势,着力稳运行、稳预期、稳态势,
着力扩大合理有效投资,着力深化地企合作,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全市经济增长逐月逐季回升,主要指标增长整体好于上年。预计全
年GDP 增长 8.8%、同比提高 0.2 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
长10%、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同
比提高 0.8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
总值等指标增速也分别高于去年同期。
二是质量好于预期。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三超三转”,全市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动能转换持续加快、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预计全市产业结构将迎来“二三一”向“三二一”的
历史性拐点,有望实现“三产超二产”;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
速有望连续 8个月居全省第1位,工业利润率上升至4.5%、为
2016 年以来最高;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
献率达 68%左右,同比提高 1.3 个百分点;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
33%,快递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3.4%,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新
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关联行
业快速增长。
三是支撑作用显著提升。我们着眼全局、立足**,精心谋划、
科学运作、务实推进,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和支持,全省增长
极的支撑作用正在彰显,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
年GDP 增速将高于全省 1个百分点以上,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有望时隔4年回升至10%;前 3季度,全市 GDP 在全
国地级以上城市排第47 位,扭转了 2017 年以来在 50 位上下徘徊
的局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增速分别
高于全省 1个、2个和 3.3 个百分点。
四是大事要事实现突破。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办而
没有办成的大事。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支持**
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设立用于支持**的15 亿元文物保护专
项资金和500 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自创区、自贸区、中
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规划加快落地,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和国际贸易
“单一窗口”投入运行、实现“一站式”通关。产业项目加快落地。银隆
新能源产城融合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石化炼油结构调整一期
工程、格力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中落
地,拉动作用、
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基础建设提速提效。呼南高铁豫西通
道、**机场三期改扩建等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地铁 1、2号
线梯次推进,古城路、王城大道等主干道快速化工程压茬实施,境
内6条高速同时在建、境内高速通车总里程将提高 66.5%,一批长
期进展缓慢的重大路桥工程将竣工投用;全面启动“四河三渠”综合治
理,重大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发展优势不断厚
植。要素资源加速汇聚。着力打通“四个通道”、推进“四链融合”,
“1+4”人才政策、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成效明显。预计全
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余额存贷比、新增存贷比均创近
年来新高,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龙头
企业分别是 2020 年的 2.26 倍、2.18 倍、1.5 倍,共享院士达35
名,10 个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落户**。
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强。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民生实事11 个领域60 项87 件具
体工作全面兑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市民中心即将投用,新建
成投用小游园51 个,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31 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大幅提升至70.6%,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突破 12 万
人,新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13 所,一批改制医院恢复公立属性,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上年的 2.68 缩小至2.56。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
导的结果,是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
省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
搏的结
果。尤为可喜可贵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干部的领导方式
和思维方式在转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在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内生性、包容性不断增强,**发展进入了新
的历史阶段、迎来了更加美好的光明前景。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关联指标看,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实际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增速偏低,与年度目标有差距、与**地位
不相称。从发展质量看,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仅为66%左
右、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 增速。从产业结
构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7.5%、比全省高 4个
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6.4%、比郑州低
3.8 个百分点。从发展动力看,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还需要进一
步增强,全市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2.1%、比全国低0.1 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支撑能力较弱,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充分。从人民群众美好
生活期待看,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
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必
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要求上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坚定信心、保持定
力,狠抓各项思路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顺应大势,进一步明确目标、把好方向
2022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
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加快推进“9+2”工作
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和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
增长极的重要一年。做好 2022 年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展望新的一年,世界经济继续复苏,短期内企稳向好;我国经
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将保持长期向好势头;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各项政
策,加强政策协同;省委省政府支持**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
增长极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优势日益厚
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些,为我们做好
工作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依
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外部挑战与自身深层次问题相互交
织,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综合判断,2022 年机遇与挑战
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凝心聚力、科学运作、真抓实干,
就一定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把2022 年工作做得更好。
2022 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
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高
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聚焦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聚焦加快建设
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聚焦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
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
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持续打好“四张
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2 年全市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地区
生产总值增长 8.5%、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一些,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 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进出口总值稳
步增长;结构不 断 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4.6%、7.3%、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8%,“三二一”
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1.8
个百分点;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5%左右、
税收占比不低于70%,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
达任务;民生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 10 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
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5.5%和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 3%以内。
标签: #经济工作会
摘要:
展开>>
收起<<
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全市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深入阐述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