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12火攻篇·精解

VIP专免
2024-01-22 999+ 58.07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孙子兵法·12 火攻篇·精解
《孙子兵法·火攻篇·第十二·精解》——
【题解】
水火无情,两者均可成为战争利器。本篇强调火攻与水攻均为战争
进攻的重要辅助手段,所谓“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但由标
题可知,火攻是本篇论述的中心题旨。张预曰:“以火攻敌,当使奸细
潜行;地里之远近,途径之险易,先熟知之,乃可往。故次《九
地》。”陈启天曰:“本篇主旨,乃论战争进行中实行火攻之方法。战
斗以能击败敌人为目的,然有时仅恃兵力,尚感不足以击败敌人,不得
不用火攻以补助之,庶易于取胜。此在实行决战前及实行决战时,最有
斟酌使用之必要,故次于《九地篇》而论之。”上引分析,均有助于人
们理解本篇何以编次于《九地篇》之后。
本篇前三段集中论述了火攻的类型、条件、实施方法、重要性等。
孙子将火攻分为五类,即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实施火攻必
级具备两大条件,一是“烟火必素具”,需提前准备好火攻的器具;二
是选择气候适宜的时日。在《孙子兵法》的《计篇》中,“天”乃“五
事”之一,“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地孰得”则为“七
计”之一;《地形篇》则有“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
穷”的精譬表述,将“知天”列为“四知”之一,但两篇却仅此而已,
均未展开论述。本篇谈火攻条件的相关文字,能够稍稍弥补此憾,分析
了合适的天文气候条件是火攻的前提,说明用兵者必须“知天”方能实
施火攻。在谈到火攻方法时,孙子提出了一条原则,即“凡火攻,必因
五火之变而应之”。“因”、“变”二字,凸显了这一原则的思想基础
实即“因利制权”,在进行火攻时,要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变化,机
动灵活地采取相应的办法对付敌人。孙子还通过比较火攻与水攻,来凸
显火攻的重要性,认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火攻具有更为强大的
威力。在孙子所生活的春秋后期,火攻战例并很多,但到了火
攻的重要,并设置专研究,足见其见识超前,眼光独到。
在最后一段,者集中阐释战思想。战旦发动,便很
适时停止。孙子提醒统治者在取得战胜利后,要适可而,不要
迷武力,更不要一时恼怒支配兵。“利不动,
不用,不不战”,有利于或稳操或陷入危境,在类
境下方可出兵战。战争不是儿戏,一旦失便亡国丧家的可能。
亡国不可以复存者不可以生。故明君慎之,之”,这
句犹如“兵者,之大事,生之地,存亡,不可不也”的主题
分展了孙子“安国全军”的战思想。者为什么在《火攻
篇》的篇末郑重论述其慎战思想?赵得好:“谓水火之
酷烈惨毒固仁人所不然水火无,情之制,攻人
而一不中,焚溺祸反在于,要不可恃之以为利也。故孙子于上篇,
虽深入死地而机变活绝无危词于《火攻篇》以用兵为
者之用切切丁宁岂其恶其惨畏其危慎欤!
[原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
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火有时,起火
有日。时者,天之;日者,也,凡此四宿
者,起之日也
注释
1 一曰火人;李筌曰:“焚其营杀其士卒也。”杜牧曰:“焚其
营栅,因起曰:军居荒泽草木幽秽,可’蜀
先主伐吴陆逊拒之于夷陵。先攻一不利,将曰:‘空杀
’逊曰:‘吾晓破敌之术矣敕各持把茅,以火攻之。
尔势成,通率诸军攻。冯习胡王沙摹柯等,
余营万数。备因夜遁军资械略尽遂呕血。”火人,
指焚烧烧杀。火,
2
二曰火积:李筌曰:“也。”杜牧曰:“积者,积也,
食薪刍是也。高祖项羽,为所败,北渡河,得张韩信
军脩武深沟高垒。使刘贾将二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
烧其,以破其业楚军乏食时,高颎献取陈之曰:‘江
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积,皆非。可密遣行人,因火;
修葺之。不出俱尽’帝其策,由是陈人
益弊。”火积,指焚烧敌人的粮草
3 三曰火辎,四曰火库:李筌曰:“烧其辎重,焚其。”杜牧
曰:“器财货军士衣装,在中上曰辎,在营垒已有
曰库,二者皆同。后袁绍许攸降曹公曰:今袁氏
重有万余之,不焚其,不过
三日,袁氏自败。,选精袁氏旗帜衔枚缚
从间抱束。所者,之曰:袁公恐曹
兵以备。以为然,自若既至围屯,大火,惊乱
因大之,辎重。”火辎,指焚烧的辎重。火库,指焚烧
物资库。
4
五曰火队:说:“《左传·文六年》:‘楚会师临品
分为二队以。,《广雅疏证·队,与。谓分为二
也。天子》:于是得绝钘山之队。郭璞队为
中险也。施子讲义》引张曰:候敌行在秽草地,
可以火而之。近。、何延锡曰:也。
也。’其说是。当为焚烧施,
运输线。”火队,指焚烧粮道运输施。队,
兵器,舟船为攻冲锋。可备参考
5 行火必有因:张预曰:“凡火攻,因天时营舍茅竹,积
刍聚粮,因之。”因,依靠凭借,这里火攻
的条件。
6 烟火必素具:曰:“烟火,具也。”杜牧曰:“艾蒿
薪刍膏油,先须事以备用。兵法有火、火、火、火
兵、火、火、火、火,凡此者可用也。”素,时,平常
具,准备好。
7 火有时,起火有日:梅尧臣曰:“不也。”张预曰:“不
然,当时日。”
8 时者,天之也:谓天时是天气的曰:“者,
也。”梅尧臣曰:“旱嫫。”
9
也,凡此四宿者,起之日也:李筌曰:
“《天文》:月宿此者多风。”说:“据天文学家们的考证
二十宿名称是到汉代才逐渐完备的。但在孙子时些星宿
人们意和利用了。二十宿近,天文学家们用
们的名称是:、心、、斗、
、张、
间接参中的所以‘宿’,来推测太阳的
。由阳在二十宿知一季节实这是在
的事,象(雨)有关直接的。不过当时的
天文学家认为个星宿多风们说四
月宿在此时必多风。《洪范有好有好西
方也有类说,伦就‘轸’。”
二十宿中的四
[]
孙子说:一说来火攻的方有五种:一是烧杀,二是
军粮草,三是焚烧的辎重,四是焚烧物资库,五是
粮道运输施。用火攻必须条件具备,火攻器材平常必须
准备好。火要选好天时日子。有利于火攻的天时的是天气
有利于火攻的日子的是亮运星位的时候,
凡是亮运行到这四个星时,是起的日子。
摘要:

孙子兵法·12火攻篇·精解《孙子兵法·火攻篇·第十二·精解》——【题解】水火无情,两者均可成为战争利器。本篇强调火攻与水攻均为战争进攻的重要辅助手段,所谓“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但由标题可知,火攻是本篇论述的中心题旨。张预曰:“以火攻敌,当使奸细潜行;地里之远近,途径之险易,先熟知之,乃可往。故次《九地》。”陈启天曰:“本篇主旨,乃论战争进行中实行火攻之方法。战斗以能击败敌人为目的,然有时仅恃兵力,尚感不足以击败敌人,不得不用火攻以补助之,庶易于取胜。此在实行决战前及实行决战时,最有斟酌使用之必要,故次于《九地篇》而论之。”上引分析,均有助于人们理解本篇何以编次于《九地篇》之后。本篇前...

展开>> 收起<<
孙子兵法·12火攻篇·精解.docx

共27页,预览9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2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