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感悟
VIP专免
2023-11-29
999+
32.08KB
6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感悟
(2篇)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
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
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
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
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年 1月27 日,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
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
相承,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
示批示,内涵深刻、思想精深、论述精辟,为新时代文物
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
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感
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感悟(保护好中华民
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感悟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
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
敬
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
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
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年 1月27 日,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
产山西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
来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一脉相承,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
重要指示批示,内涵深刻、思想精深、论述精辟,为新时
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
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
指示批示,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航指路。
2014 年2月25 日,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
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
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
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
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
实做到在保
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14 年9月,在一份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缺失的相关材料上
批示:“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
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
貌。”
“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
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15
年11 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指出。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
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6 年3
月23 日,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
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
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
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
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
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
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16 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
信,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作出
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
系统考古
发掘, 不 断加 深 对 中 华 文 明 悠 久 历 史 和 宝 贵 价 值 的认
识。”
“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
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
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2017 年2月
24 日,在北京考察时指出。
2017 年6月,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
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
好。”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
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
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2017 年7月,鼓浪屿
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不久,作出重要指示。
“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
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
营养。 要 加 强 国 家重点文 物 保 护 , 让 优 秀 文 物 世 代 相
传。”2018 年6月13 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
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
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8 年10 月24 日,
在广东考察时指出。
2019 年1月17 日,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
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
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
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
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
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老北京的一个
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
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 年2月1日,在北京考察时
强调。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
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
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
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
国情怀。”2019 年11 月2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
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
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
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
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
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2020 年5月11 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2020 年8月20 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
谈会时指出:“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
改
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
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同时,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
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
貌’。”
2020 年9月28 日,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
学习时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
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
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
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
参与。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
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
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
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制定‘先
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
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
得使用。要深刻汲取国内外重大文物灾害事故教训,督察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整治,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
力。要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
罪。”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是这
样越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
焕发新的活力。”2020 年10 月13 日,在广东考察时指出。
2020 年11 月13 日,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
方,
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
城。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
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
河永远造福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
共识和呼声。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
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
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
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
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
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
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
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
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
文化街区进行修复。”2020 年11 月14 日,主持召开全面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
2021 年3月24 日,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
脉。
对待古 建 筑 、 老宅子 、 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 、 尊崇之
心。”
“100 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
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
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 年10 月17 日,
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 周年强调,
“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
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
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
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革命文物
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的独特价值持续彰显。
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从党的一大
会址到党的各个重要革命根据地,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纪念地点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重要
纪念场所等,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
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
一 次 洗 礼 。每次 都 是 怀着崇敬之心 去 , 带着许多 感 悟
回。”说。
2013 年7月11 日,在河北考察时指出:“西柏坡我来过多
次,
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
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
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
的 生 动教 育 , 就 更 加 坚定 了 我 们 的 公 仆 意 识 和 为 民 情
怀。”
2015 年2月13 日,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甘宁革命老区
在我们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
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
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
中国的出发点。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
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
和力量。”
2015 年6月16 日,在贵州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
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
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
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
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016 年2月2日,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
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
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
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
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2016 年4月24 日,在安徽调研时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
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
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
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
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定要把会址保护好、利用好”“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
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
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
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
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
脉”……2017 年10 月31 日,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
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
2019 年4月19 日,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
习时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
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要抓紧
把同五四运动有关的历史资料收集好、历史文物保护好。
要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
段保护和展示五四运动史料。要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
专业化能力,多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这次到赣南,
就直奔于都来了。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
国
摘要:
展开>>
收起<<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感悟(2篇)“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年1月27日,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内涵深刻、思想精深、论述精辟,为新时代文物事...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