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引领和思想保证--某某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3-12-21
999+
24.87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引领和思想保证
-—某某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为更好发挥文化振兴对产
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引领、推动作用。
2021 年下半年以来,某某省委宣传部组成调研组就如何推进
乡村文化振兴,与省直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座谈,并赴某某、
常德、怀化、益阳等 4 市 6 县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 、某某省乡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把文
化振兴放在突出位置来谋划,作为重点内容来推进,乡村文
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持续推进县乡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制度,抓实面
向大众的理论宣讲,全省乡村干部群众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
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二是主流价值持
续彰显。发挥文化文艺涵育作用,办好"农民夜校”“道德讲
堂",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评选表彰乡村"最
美人物""身边好人",乡村道德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在省第
八届道德模范评选中,来自乡村的道德模范占 30%以上。三
是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完善乡村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
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依法推进农村宗教领域治理,乡村
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向好。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持
续完善。高质量完成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
动计划,全省共建成乡镇实体书店 1600 多家、行政村农家
书 屋 23800 多家、乡村学校少年宫 1000 多家。二是群众
文艺活 动蓬勃开展。”欢乐潇湘”“书香某某”"农村公益电
影放映工 程"等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开展,"互联网+群众文
艺"创作与 传播新模式深受群众喜爱。隆回县向家村的村民
说,"逢年过 节,给点票子不如搭个台子、请个梆子”。三是
文化传承保护 有序推进。《某某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
例》等一批法规相 继出台,乡村古籍文献、革命文物革命
遗址、古村落古民居 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等各项工作顺利
推进,28 个传统古村落
入选国家保护名录,培育各级非遗传承人 3900 余名。
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文旅融合深入推进。
省里重点规划建设 23 个文旅小镇、7 条旅游精品线路、13
条 红色精品旅游线路、15 条自驾游线路,将全省旅游资源
串珠 成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省委省
政府表 彰的 100 个脱贫攻坚示范村中有 32 个是文旅扶贫
重点村。二 是文化赋能效果渐显。持续聚焦茶叶、美食、
非遗等乡村土 特产、手工艺品,开展“文化+”赋能行动,
实行全媒体传 播,全省 658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安
化黑茶从昔日的
边销茶、低档茶一跃成为收藏茶、健康茶,成长为从业人员
30 多万人、年均产值 220 多亿元的大产业。三是乡村文化
市 场日益兴盛。积极推进乡镇数字影院、乡镇书店建设,
培育 乡土文艺院团,激活乡村文化市场。桃源县九溪镇总人
口2.2 余人,现有各类艺术人才 1000 多人,每年演艺产值
达400 多
万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一是文明创建更上台阶。
全域开展城乡文明指数测评,推进文明村镇评选推荐,已培
育全 国文明 村镇 22 8 个,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分 别占
比 50.5%、70%。二是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将乡风文明建
设纳 入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内容,组织实施”文明潇湘、
爱卫同 行"三年行动,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
宜”,”婚事 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成为农村新风尚。
三是志愿服 务成效明显。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
设,122 个县 市区实现全覆盖。创新开展"四季同行 · 雷
锋家乡学雷锋"志 愿服务、“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
康”活动,对接帮扶
贫困人口175 万人次,帮扶资金物资价值 9.8亿元。
乡村文化队伍持续壮大。 一是基层文化管理队伍逐步完
善。乡镇宣传委员、文化专干基本配齐,”有人管事、有人办
事"的乡村文化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二是群众文艺骨干培育
成效初显。全省县乡一级均组建了文艺志愿者队伍,积极鼓
励文艺院团与乡村文艺爱好者合办节目、开展培训,既”送
文化",又”种文化”。宁远县涌现各类文体队伍 840 多
支,"
乡村文艺人才荒"逐步缓解。三是文产领军人才不断涌现。
安化县着力培育既懂种植、又懂加工,既懂产品营销、又懂
品牌培育的复合型茶业人才,涌现了肖一平、邓超芝、李俐
等一批"茶业新贵",为安化茶业迈向高端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 、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吹拂大地,引
领某某乡村焕发无限生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宣
传思想文化系统紧扣立根铸魂中心任务,坚持系统思维、精
准施策,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来势喜人。但与中央、省委
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
不足。主要表现在:
乡村文化振兴整体氛围还不够浓厚。 一是在思想认识方
面。少数同志没有从全局高度给予足够重视,认为文化振兴
是软任务、软目标,文化振兴"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客观
存在。二是在宣传引导方面。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
和丰富内涵是什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关键抓手
和具体路径是什么,理论界的研究阐释还不够深入,新闻界
的宣传解读还不够全面,基层工作的同志还不够熟悉。三是
工作保障方面。全省县乡财政 "三保"压力较大,文化振兴
周期长、见效慢、考核少,有时沦为经费压缩的”排头兵”。
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专项经费、文
化事业费等 3 个指标占财政支出比重全国排名比较靠后。
摘要:
展开>>
收起<<
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引领和思想保证-—某某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为更好发挥文化振兴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引领、推动作用。2021年下半年以来,某某省委宣传部组成调研组就如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省直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座谈,并赴某某、常德、怀化、益阳等4市6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某某省乡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把文化振兴放在突出位置来谋划,作为重点内容来推进,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一是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县乡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制度,抓实面向大众的理论宣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