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3-12-21
999+
16.59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掌握该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一步推进**县该
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摸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对症下
药”。我本人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
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乡地处**省***族自治县东南角**岭腹地,是**县最边远
的一个乡,距县城 52 公里,曾被外界戏称为“小西藏”。全乡
土地面积 345 平方公里,辖 4个行政村 13 个自然村共 814 户
3340 人。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整体发展长
期落后于其他乡镇。据了解,上世纪末,该乡处在几乎与世隔
绝的深山里,那个时候如果谁得了大病,往往是要论体重计价,
按每斤 3元的价钱请人把病人抬出山去治疗。在脱贫攻坚时期,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 262 户1131 人,占总人口 34.8%,是名
副其实的深度贫困乡村。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
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农旅融合、农民主体、
机制创新原则,高标准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模式,健康有
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
振兴,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农村发展动力。一是大力
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绿色高效致富路。通过“政府+村集体+
企业+科研院所+村民”联合发展模式,探索发展***产业,着力
打造“***之乡”。实施休闲田园农业精品工程,打造**村“田
园里”采摘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富裕;搭
建电商销售与乡村联结平台,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打造
“网红”线上销售渠道;大力发展橡胶、槟榔、黄花梨、沉香、
益智等经济林,扶持农家山鸡等养殖产业,形成以“经济林业
为主,养殖业为辅”的林下绿色生态产业,打破单一的产业结
构。二是积极盘活集体土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市场
化、专业化为导向,采取“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科院院所+市
场运作”的合作模式,把**村24.6 亩、**村16.4 亩集体经营性
建设用地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入股企业打造特色民宿,明确
村集体享30%的经营利润收益,形成利益联结,实现共享、共
赢。三是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打造“生态+乡村旅游”
新模式。近年来,**县依托**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打造该乡“***”文旅项目,充分挖掘*族人
文风情,大力培育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业态,
不断将该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守住青山换“金山”,
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蝶变。统计数据显示,
20**年“五一”以来,该乡共接待游客约 15 万人、旅游收入超
1000 万元,带动17 户村民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实现户均增收 13
万元、21 名群众实现本地稳定就业、83 名群众实现本地灵活就
业,32 户村民通过销售本地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实现户均增
收2万元,形成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
政府、企业、村民多方共赢。四是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在
有针对性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加大对村民*锦、
藤编、牛皮凳等*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培训力度,扶持一批手工艺
较好村民建设一批“流动的*家非遗工坊”,形成一村一作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传承和发展*族文化。
(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手抓。该乡是*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的核心区,矿藏资源、动植物资源极其
丰富。为保护核心区自然资源,遏制“烧山砍伐”现象,20**
年**县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族自治县关于
该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山林管护合
同制,每年拨付专项补偿资金280 余万元,将2万余亩生态公
益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每人每年发放补偿金720 元,惠及全
乡3248 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村民可以直接享受到保
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红利,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二
是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及规划,严守生态红线。**县委县
政府严控自然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生活空间体系,规划形成该
乡“一带、一心、三组团”的空间功能结构,严守生态红线,
增强管控力度,除政府已批复和审定的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禁
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同时,还落实生态管护制
度,组建森林巡逻联防队,严禁乱砍乱伐,偷猎偷采等一切破
坏生态的行为。三是开展环境整治,营造生态宜居乡村。**县
通过开展“三清两改一建”行动,推动该乡村庄道路全部硬化,
建成污水处理中心 10 个,污水排放管道覆盖 98%以上村民,基
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全乡无害化卫生厕所建
设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有效遏制农村面源污染,村庄人居环
境持续改善。
摘要:
展开>>
收起<<
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掌握该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一步推进**县该乡村振兴样板建设,摸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对症下药”。我本人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该乡地处**省***族自治县东南角**岭腹地,是**县最边远的一个乡,距县城52公里,曾被外界戏称为“小西藏”。全乡土地面积34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共814户3340人。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整体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乡镇。据了解,上世纪末,该乡处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那个时候如果谁得了大病,往往是要论体重计价,按每斤3元的价钱请人把病人抬出山去...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