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赵昕东(华侨大学统计学院院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这是
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
须优化经济增长结构,把重点转移到消费上来,通过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带
动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当前,高收入者已超越基本需求层次,出现了消
费饱和,而低收入者愿意消费却受困于收入增加缓慢。缩小贫富差距可以促进消
费结构升级。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教育、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型消费
和高端电器、家用汽车等的需求随之增加,消费结构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
乐型升级。中低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即便有高质量高水平消费意向,但其消费
能力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难以升级。若合理地提高低收入群体
收入,可刺激其从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过渡,消费结构整体上
会出现明显优化升级,消费的升级可以进一步增加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量,可
有效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经
济高质量增长。
对低收入群体加强保障
当前,应尽力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具体做法包括,首先,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社保体系不完善仍然是制约低收入群体消费主要原因。为低收入群
体搭建起比较完善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让低收入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其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政府应充分发挥分
配的调节作用,直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虽然可能造成财政的紧张,
但这里也需要转变传统的财政观念,财政应追求周期平衡而不是年度平衡,在当
前经济形势下适当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产生的债务能够用经济高涨时
财政的盈余来偿还,通过反周期操作来实现周期内的平衡。
第三,通过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向改革要红利。例如通过户籍等制度改
革,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减少对低收入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限制,这是降低贫富
差距的有效方式。低收入者流入大城市既可以提升自身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又
可以满足服务产业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大力需求,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3—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