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党课讲稿:勇担当 善作为 努力奋进新时代
VIP专免
2023-12-21
999+
30.58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七一党课讲稿:勇担当 善作为 努力奋进新
时代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
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
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xx 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
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
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
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
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
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
新的时代篇章。
一、什么是担当作为?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
(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
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
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
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
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
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
位。领
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
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
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
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
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
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
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
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
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
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
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
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
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 xx 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
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
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xx 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
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
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
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
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
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
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
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
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
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
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
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
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
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
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
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
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
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
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
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
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
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
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
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
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
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
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
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
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
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
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
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
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
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
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
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
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
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
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
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
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
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
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
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
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
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
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
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
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
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
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
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
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
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
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
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
谋其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是
“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
展处在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
险推动改革大业。特别对群众,须常怀“衣食父母”之心
恪守“民穷我愧”之念,竭尽“干事创业”之能。
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领
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凡勇于担当者,其境界必定
是为公、为民、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
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领导
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
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才会不
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
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
力。
一要勤于学习。这是党员干部能够担当的前提。事有
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
部的实力大部分来自学习。要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
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
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
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
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二要实践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来”。事实表明,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经历艰苦环境
的锻炼和严格党内生活的考验,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破解难题,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
力。
标签: #七一
摘要:
展开>>
收起<<
七一党课讲稿:勇担当善作为努力奋进新时代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xx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一、什么是担当作为?“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