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VIP专免
2024-01-21
999+
24.14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泗洪县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
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
变化的形势下,如何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
农村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带着这个问题,近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基层组
织建设年的有关要求,利用驻村“三解三促”的机会,在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
党委书记黄利群的带领下,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形式,对泗
洪县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总起来看,†该镇农村基层党
组织牢固树立“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
努力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着力点
和结合点,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党组织
与广大党员能够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但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方
式的变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给基层党建工作也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亟待加以解决。
一、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魏营镇位于泗洪县西南方向,距泗洪县城 15 公里。历史悠久,《中华人民
共和国地名辞典》称:“此地为三国曹操屯兵处、故得名”。境内古文化遗存
有豆冲古人类化石遗址、西周文化遗址、大夏文化遗址、吕布辕门射戟台、五
营之哨遗址。全镇面积 105平方公里,耕地 10.5万亩,现有两个居委会和 10
个行政村,171 个村民小组,3.6 万人。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 25 个,其中,
党委 1 个,村(居)党支部 13个,机关党支部9个,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共
有党员 1087 名(含预备党员 46 名,占总数 4.2%),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
下的有 241 人,占总数 22.2%,36-60 岁的有 622 人,占总数57.2%,60 岁以上
的有 224 人,占总数 20.6%,其中,年龄最大的是 90 岁,年龄最小的是 22 岁;
从性别结构来看,有女党员 115 人,占总数10.6%;男党员 972 人,占总数
89.4%
;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188 人,占总数17.3%,高中
(中专)文化程度的416人,占总数 3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 483 人,
占总数 44.4%;从职务上看,村(居)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人数3人,在
13个村(居)党支部中占 23.1%。从对 13个村(居)党支部的问卷调查中看,群
众认为作用发挥好的党支部8个,占 61.5%;较好的 5 个,占 38.5%。总体上,
该镇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年龄、学历结构更趋合
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较大
的作用。
二、魏营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魏营镇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市、县工
作大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农
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优化党建资源配置,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基础。主要从三个方
面入手:首先,从抓村级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入手。按照《党章》要求,以便于
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
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其
次,从抓党建示范点入手。采取开源节流、多方筹措的办法,募集资金为魏营居
委会建设了条件比较好的党建示范点并逐步推广,使农村基层党员活动有场所,
学习有去处,党建工作有载体。再次,从抓学习教育资源共享入手。充分利用县
委党校和地方院校的学习资源,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聘请有关
专家学者进行辅导授课,使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得到深
刻理解,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
组织基础。
二是注重选拔培养人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县委的
要求,实施“领头雁”工程,切实把握发现、选拔、培养、管理四个环节,着
力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人才队伍。首先是注重选
拔。由
群众推荐,将政治过硬、发展有本事的能人选拔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其
次是加强培养。充分依托县里对农村党员干部轮训、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的大平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举办各类培训班,使他们学会做党
建工作,掌握多种种养技术,不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的能力。第三是有效管理。
按照县里《村级组织评星争优暨“四有一责”建设考核办法》制定下发《村
“两委”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管理考核机制,使党员干
部在得到有效管理的同时,对照标准找差距,聚精会神干工作,充分调动他们
创业干事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大力激发农村基层党员的创先争优热情。镇党委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
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热情。
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借鉴县、乡(镇)、村三级共创的做法,把镇、村、
组三级共创活动作为构建镇(村、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有效载体,建
立镇、村、组三级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
新格局,努力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上台阶”的目标。开展创
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结合村级组织评星争优,按照“五个好”
先进党支部的标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
水平的提高。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动为契机,着力构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社区、学习型镇(村)等学习型
组织,探索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创新设立了“田间课
堂”,把农村党员培训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大力向农民群众传授养、种殖业
和玉米薄膜覆盖技术等知识,使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
开展创建“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活动。按照
每年培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的目标要求,
邀请县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队,为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
致富示范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
四是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
镇党委坚持用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后制定了
《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党
支部承诺为民办实事制度》、《村级班子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等。同时,建
立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实现了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结合。建立为民办实事承诺机
制,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把“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
作为主要内容,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向社会公开承诺,党组织和党员根
据公开承诺的内容,细化践诺步骤,明确履诺时限,确保群众满意。建立考核
评议机制,规定村(居)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每半年由所在村(居)的党员进
行点评,每年底由镇党委班子集体进行点评;村(居)其他两委党员班子成员
每半年由村(居)党支部书记进行点评,每年底由所在村(居)党员进行点评,
无职党员按设岗定责制度由所属的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进行点评。建立经费
保障机制,参照县委提高村(居)党组织书记待遇的办法,依据村级组织评星
争优的考核结果,按五星、四星、三星等次给予村(居)党组织书记在基本报
酬每年 12000 元的基础上,分别发放每人6000 元、4000 元、3000 元的考核奖
金,对连续两年被县里评定为四星级以上村的村党组织书记,统一办理企业养
老保险。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从而充分调
动了村(居)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坚持搞好结合渗透,用党建成果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
展。镇党委为破解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的难题,紧紧围绕县里开展的“千名
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三解三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寻找对策措施。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了“一村一项目”的长远发展规划,按照“企
业+基地”、“企业+协会+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草莓、养猪等一批农产
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并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
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资金来源,将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工作
中,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保障和
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
三、当前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
题
从调查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实际
情况、生产关系、农民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魏营镇在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
摘要:
展开>>
收起<<
泗洪县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如何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带着这个问题,近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关要求,利用驻村“三解三促”的机会,在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黄利群的带领下,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形式,对泗洪县魏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总起来看,†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努力找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