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云南乡村振兴新篇章,必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总要求。结合云南实际,我们要重点突出这几方面工作。一是以产
业兴旺为重点,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质量。立足云南多样性资源
这个独特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打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这张牌,推进“大产业+新主体+
新平台”发展模式和“种植养殖+深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
发展特色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
农业龙头“小巨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
主体,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茶叶、花卉、水果、坚
果、蔬菜、核桃、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药品、保健品,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
化发展,力争到2020 年形成若干个过千亿元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的产业,大力发展“三农”现代服务业。二是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
进乡村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继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
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恢复和提升农
村生态,用美丽乡村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打底色、为打造健康生
活目的地增特色。三是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坚
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
设,传承发展提升各民族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
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
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
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四是以治理
有效为基础,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
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
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注重培育引导农民树立现代价值观念和法
治意识,深入开展“村霸”和庸、懒、滑、贪“四类村官”专项治理,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