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在全市选派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VIP专免
2024-01-21
999+
21.55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在全市选派挂任乡镇
党委副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投身乡村振兴,砥砺担当作为
以实际行动书写许党报国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么一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
流。在座各位来自全市各系统、各领域、各战线,都是充
满激情、充满活力,而又表现突出、极具潜力的优秀年轻
干部,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当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亟
待优秀年轻干部接过接力棒、加入主战场。市委把大家选
派到基层任职,充分体现了对加强年轻干部锻炼培养、加
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
一次难得的提升自我的机会,又将是人生履历中一段难忘
的经历。希望大家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静心学习、
认真思考、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全面提升谋发展、抓落
实的能力水平,更好地肩负起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
责任。
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投身乡村振兴,砥砺担当作为
以实际行动书写许党报国新篇章。
A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
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
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作
为农业大市,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高质量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
全面发展,是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广大年轻干部必
须答好的时代问卷。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和个人思考,
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深刻认识,系统理解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
A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
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
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
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回顾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历史,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
正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注重保护农民积极性,才为
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虽然
诞生于城市,但是真正成长、壮大、发展起来却是在广大
的农村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确立“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把广大农民紧紧地
团结在党的周围,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力量。新中国成
立后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让近三亿无地、少地农民
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土地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发展热情,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
放的号角,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
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生活水平。党的
十八大以来,以 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动“三农”工作
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
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A新时代“三农”思
想。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并写入党章,成为
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这是史无前例的。这也
是以 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
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
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
重大战略部署,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一)从时代背景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
矛盾。这样的矛盾,在我国农村地区尤为突出。从新时代
大背景看,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越来
越高,土地规模经营的冲动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包产到户
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化需求、市场化要求。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基
础上,推动土地向各类经营主体有序集中,加快发展现代
高效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利用价
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另一方面可以把更多农民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加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供广阔
空间。二是农产品消费需求改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
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已经
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农产品的竞
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品质的高低。如果农业供给体系还是停
留在“重量不重质”阶段,必然与消费需求脱节。据有关部门
统计,2000 年,我国粮食进口量为 1356 万吨,出口量为
1400 万吨;2017 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到了 2560 万吨,出
口量则下降为162 万吨,如果再加上当年的大豆、油籽进口,
总进口量则上升为 1.3 亿吨(2018 年以来,因中美贸易冲突,
粮食进口量有所下降、出口量有所上升)。我国作为传统
农业大国,为什么却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以及大豆、玉
米?一方面是相对不足,即符合群众消费需求的粮食,国
内生产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补充;另一方面是相对过剩
即国内粮食产量虽然年年增长,但品质与群众日益提高的
需求存在明显脱节,反而造成大量库存积压。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就是要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
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供给水平,切实走好质量
兴农、以质取胜之路。三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减弱。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世世代代与土地相依,土地就是农民
的“命根子”。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广大农
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大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
年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老龄化
农村空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时缺人手、农业缺人才、
农村缺人力现象尤为突出。我们过去把居住在农村的人笑
称为“993861”部队,说的就是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
而现在很多老人和妇女都跟着孩子到城镇陪读,有的村庄
“只闻犬吠声,不见有人来”,一片荒芜、一片孤独。乡村振
兴,就是要让想种地、会种地的能人大户来种地,让农村
充满人气、充满活力,让农村不再是荒芜的农村、不再是
孤独的农村。
(二)从客观现实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尽快建
立完备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巩固确立城市地位,我国长期实
行“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方针,并通过征收农业税
与工农产品“剪刀差”等措施,促使投资主要向城市和工业倾
斜。这在特定历史阶段起到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
积极效果,但也在客观上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区
域分割、资源分割和城乡分割,导致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
工业发展,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农村生产力水
平、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滞后于城市水平,这些也是农民不
愿留在农村的最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发
展阶段,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能否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补齐乡村短板
重塑城乡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逐步消弭城
市和乡村之间的巨大差异,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
系,把乡村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谋划
和推进。拿我们来说,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取
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农民群众期待仍
有差距,城乡二元结构还是比较明显,镇村面貌、公共服
务、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村集体经济缺少持
久的经营性收入,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还有较大差距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管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农村人口都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农民这一群体决不能忘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在全市选派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投身乡村振兴,砥砺担当作为 以实际行动书写许党报国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么一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在座各位来自全市各系统、各领域、各战线,都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而又表现突出、极具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亟待优秀年轻干部接过接力棒、加入主战场。市委把大家选派到基层任职,充分体现了对加强年轻干部锻炼培养、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提升自我的机会,又将是人生履历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希望...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