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治国理政专题党课讲稿:学好用好《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性
VIP专免
2023-12-21
999+
37.02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谈治国理政专题党课讲稿:学好用好《谈治国
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性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概况与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概况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
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2月3日至 2022 年5月10 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
指示、贺信等 109 篇,分为 21 个专题。
(二)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 D中Y,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
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
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
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
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权威著作。
(三)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
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
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
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
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
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极大地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途径
置身百年风云擘画复兴伟业,立足现实国情应对风险挑战
深入浩瀚文脉撷取文化精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
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无与伦比的时空贯通力、现实解释力、实
践改造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鲜明地凸显了我们党“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品质,充分彰显
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高度的理论自信。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丰富的内容彰显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强国复
兴伟业全部实践中形成的系统完整、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一
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并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伟力、
实践威力,是我们奋力夺取党和人民事业新的伟大胜利的科学
指南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的 21
个专题,全面系统地体现了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
确”的丰富发展,大大拓展了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贯穿着深入探索和系统回答
“三大时代课题”的实践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
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新时代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深邃思考
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
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
想新战略,为我们破解强国复兴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
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在“三大时代课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方向性
质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是目标路径问题,长期执政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的是力量保证问题,这些内容在《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都有直接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此
外,其他各专题也聚焦具体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其实也都属于这“三大时代课题”的范畴。可以说,这 21 个专
题为我们把握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
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和理论营养。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点内容
(一)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1.思想动因: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
斗历史中形成的独特优势,也是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新
挑战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
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在新的
内外形势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统一行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应对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
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是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期。新时代的各项
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需要解决的矛
盾和问题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掌
握工作主动权,沉着应对已知和未知的各种复杂因素,依靠高
质量工作和顽强斗争不断开创新局面。
2.理论支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
全党全国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
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拥有马克思主
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也是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应时代重大课题
应运而生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
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重大时代课题。新征程新阶段,党和人民要把握历史主动,必
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 、
运用好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之
“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清
醒自觉地不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推向前进,
形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我们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长期奋斗中,在抓住社会主
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
了善于从战略上研判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战略策略的优良
传统,这是我们在未来赢得历史主动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
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
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的是前无古
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任务之艰巨,使命之光荣,
面临形势之复杂,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系统观点,坚持“两
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坚持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
才能始终掌握战略主动,确保D中Y战略决策在实践中得到切
实贯彻执行。
3.道路依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的道路、积累的经
验、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物质基
础、成熟理论准备、可靠制度保障和深厚文化资源,使我们在
新时代能够以更加自信、更加主动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而绝
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和中国现
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具有明显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
势和文化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
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
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致力于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
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是形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守正创新之路,
彻底摒弃了资本至上、个人至上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在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基础上又增添了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的崭
新成果,是致力于综合创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只
有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把中
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领导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性质宗旨和独特优势决定
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领导是我们始终保持历史主动的最
根本保证,是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更好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可靠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
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宝贵经验、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
我们更好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在新征程新阶段,只有始终坚
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光
明前景。
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推动社会革命的根本途
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
党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蓬
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勇于自我革命,永葆马
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使得我们
党能够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而为解答如何跳出历
史周期率这个难题找到了有效路径,并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推动
社会革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5.
依靠力量:坚持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
之路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历史主动的力
量源泉。在新征程新阶段,只要全国人民在党领导下齐心协力、
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事业持续推向前进。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守这样的政治立场
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施政理念和政策措施为
具体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为带领人民翻身求解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为带领人民热火朝天搞建设,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体现为带领人民致富
奔小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体现为带领人民创造更
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形的变
化以及许多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对于我们党如何更好坚守人
民立场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有些甚至是全新的挑战。在《习近
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加坚定、更加清
醒的态度强调对人民立场的坚守,深刻体现了对把握政治主动
的考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传递出“党同人民生死
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以及体现于施政实践中的各项
政策措施,使我们党在严峻复杂的挑战面前牢牢占据了道义的
制高点和政治的主动权。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取得重大成果
政治成果主要体现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鲜明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 D中Y
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
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
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重大论断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
的普遍共识。
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提出了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列新
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必须体现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D中Y
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 D中Y集中
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
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等。这些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
律的认识。
制度成果主要体现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的领导制度
机制。其中主要有,将党的领导制度明确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
度,维护 D中Y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党领导
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
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
制度进一步完善,D中Y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
化,推动 D中Y重大决策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等。这些制度机
制为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践成果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党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
自觉空前提升,D中Y
摘要:
展开>>
收起<<
谈治国理政专题党课讲稿:学好用好《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性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概况与重要意义(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概况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二)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D中Y,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