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六篇
VIP专免
2023-12-20
999+
204.95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六篇
第一篇: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我们伟大的党,九十五周年华诞。在这
里,我祝愿她,历久弥新,青春常在。
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追寻的足迹》
九十三年前,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
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
地, 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
这个
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九十年的风雨春秋,九十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
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
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了社会
主义的改造和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
产党人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了历史性
的抉择。
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是涌
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共产党员代表。他们的奋斗历程,见证了
中国人民为追求理想自由而创造的光荣和辉煌,显示了中国
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饮弹洒血、
慷慨就义的瞿秋白,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
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铁人
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
部的楷模郑培民,他们身处的年代或有不同,但他们体现的
精神却是一致的,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
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
他们保持了经久不变的共产党人本色,散发着不可磨灭
的精神光芒,不愧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英雄,不愧是时代的
先锋、道德的楷模。而在 XX 年汶川大地震中,共产党员更
是起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大无
畏英雄主义精神,再一次让世界对中国瞩目。
时间的尘烟,掩盖不了历史的沧桑,艰难的历程,阻挡
不住前进的步伐。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九十年征程,岁月
峥嵘,九十年征程,光辉灿烂。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
地上,京九铁路,世纪之交的经济大动脉,在城乡结合处拉
响了充满期盼与追求的汽笛;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
轮廓,有着未雨绸缪的准备;奥运会领奖台上,飘扬的五星
红旗,给雄鸡形版图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神舟系列飞船,
先后飞天成功,中国古代神话里“嫦娥奔月”的梦想,正在
一步步实现。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奇迹。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
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描绘蓝图的世纪老
人,已经不在,但音容婉存。90 年的时间, 一叶孤舟,已
经 红遍壮美河山,90 年的时间, 一个更强的中国,屹立于
世界 民族之林。90 年, 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书写的却是
中国的
辉煌, 一个由共产党人书写的辉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光荣而响亮的称号,她将永远
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也将永远成为中国历史那最辉煌的
一页。让我们追寻她的足迹吧,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走上这讲台,我的心情是这样的激动不已!很多次登上
舞台、讲台,很多次面对话筒、面对我赤诚地父老乡亲兄弟
姐妹,都不曾有今天的心情:这样的忐忑,这样的羞怯,这
样的自豪,这样的庄严!因为今天是党——13 亿人口中国的
6800 万党员的先进集体—— 中国共产党、让我站在这里,
对
党说我的心里话!
从小学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从历
史课本中,我听到了甲午战争和芦沟桥的枪炮声;在图书馆
里,我读懂了江姐、刘胡兰;在父辈们发黄的党费证上,我
看到了镶着金色镰刀斧头的鲜红的旗帜;在烈士纪念碑前庄
严的誓词中,我理解了共产主义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的
理想 ……
今天,我还认识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于是我知
道:1921年7月的这一天,浙江嘉兴南湖上那只漾着清波
的 小船,已经闯过了无数的暗礁险滩,满载着祖祖辈辈中
国人 的希望,浩浩荡荡地驶进了现代文明、全面小康的社
会主义
大海洋了。
我们始终站在历史前沿,领导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中国共产党,我们
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世纪,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经受了84 年沧桑巨变风雨洗礼,
却仍然铁骨铮铮气贯长虹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变得无比的成
熟和坚强!
今天,在新的考验面前,面临着带领人民迈入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任务,舵手们决定进行这次保持党的先
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反复的学习、认真的思考,我深深地感
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她能在各种考验面前顺应
时势、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及时地修正自己机
体不良和落后的因素,因此我们的党才能在任何历史条件和
生存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今天这样永不枯竭的生命
力和勃勃生机!于是,我想大声地说:我们的党就是这样一
个永葆先进性的党!
我——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国家公务员,也许只是
一滴水、 一粒尘埃,我的生命没有耀眼的光华,我做不出什
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在党的指引下,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愿意是一颗星星、 一个火种,
与我的同胞们汇聚成灿烂星空,燃烧出美丽图景,做建设小
康社会的生力军!
因为党的事业就是靠着我们把根深深的扎进人民的心
里,靠我们实实在在地工作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出来,农民忙种地需要我们把各项
惠农政策落实下去,工人忙生产靠我们进行成本核算,商人
忙经营靠我们规范经济秩序,教育的经费靠我们拨付,国防
军备、水利工程、市政建设、生态环境等等等等,样样都离
不开我们财政人,我们是党的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我们一直
在为党工作!所以,我站在这里,才会如此地自豪!
我——还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也许没有深刻的思想
和远大的目标,但是,在党的感召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中,我坚持着一个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
到今天、走向明天,党的事业就是要领着人民过欣欣向荣的
好日子,我生长在从贫穷落后走向美丽富饶的中国,享受着
党的阳光照耀,我的生命已经与党、与我们的国家、与我们
的人民息息相通!我们可以不要宗教、不要图腾,可是我们
不能没有精神,不能没有信仰!
毛泽东一世英名为国捐子、周恩来鞠躬尽瘁两袖清风、
邓小平坎坷济世壮心不已、 xxxx 冒雨探民情除夕不归 ……
这 是怎样的领导人,怎样的党啊?!难道不值得我用一生来
爱戴
她、拥护她吗?!所以,我站在这里,是这样的庄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
按照市委组织部《202-年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和市局机关党委政治理论学习
安排,今天由我根据自己对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理解
和
认识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
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
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
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
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弹指间,改革开放已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四十年,40年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了万水千山,可谓一路风雨一路歌。
40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道路,凝聚了中国力量,
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书写了
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 春风化雨,中国人民始终敞
开胸襟、拥抱世界,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
伟大转折,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今天,我们
共同回顾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伟大成就,为推进新时代改革
开放增压充能。
一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
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等。这种局面不改
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
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
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
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
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
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
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
有一个:改革。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大会上,XXX 总书记指出:“改
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
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伟大觉醒"是整个历史逻辑的起点,其历史内涵是什
么呢?也就是“四个基于":“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
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
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可以说,这“四个基于”是我们党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关头,
对党的宗旨、思想路线、历史方位和历史经验教训重新进行
梳理与认识。
二、 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
总体来看,历经 40 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
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
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
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
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
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
民 生 产 总值从1978 年 的 3645亿元 迅 速 跃 升 到 2017年 的
82.7 万亿元,增长了 226 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
国 GDP 占世 界 经济比重从 1978 年不足 2%, 增 长 到 2016
年的 15%左 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说,当今中国是一
个名符其实的
全球性经济大国。
二是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
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
对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
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
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
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
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
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
内容。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 民主— 法治”的
动 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
务、社 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
府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
数据互联网
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
截至 2017年底,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1/3 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 85%。资质资格认定事
项压减 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 50%-70%;中共党
员总数达 到 8779.3万,党的组织达到436 万个;全国社
会组织数量突 破 80 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
个;经过微博平台
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
三是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
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 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
总 人口 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
度、 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
城市等 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
大量的农 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
高度的流动 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
市活力进一步
释放。
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的水平, 一
半 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市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
500
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
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
方式。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如此短
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城市居民为
主的国家,同时以高铁、互联网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
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成绩。党的十九大
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
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互动共融、
协调发展的城乡融合型新社会。
四是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
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
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
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
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 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
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 7 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
穷,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城乡居民恩格
尔系数的变化更证明了这一点,1978 年时,城镇居民家庭的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 311 元,恩格尔系数为 57.5%,到2017
年时,分别变为了 24445 元(增长了 78 倍)和28.6%;1978
年 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 116元,恩格尔系
数为 67.7%,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10955 元(增长了
94倍)和
31.2%,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开始走向更加富裕、
多元化消费的生活。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
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人民
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
开始成为新的追求目标。
三、 如何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
天。今天,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历史关
口。经济特区如何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继续当好开路先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如何
打赢,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怎样革除?如何才能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
他途。毫无疑问,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复杂程度、
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但因循守旧没有出路,
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拿出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永葆“杀出一
条血路”的闯劲,争当开拓者、实干家,就一定能让改革造
就新气象、开放带来新活力,让发展打开新空间,让我们赢
得“下一个 40年”。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要做到: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新时代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摘要:
展开>>
收起<<
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六篇第一篇:卫生系统微党课比赛优秀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再过一个星期,就是我们伟大的党,九十五周年华诞。在这里,我祝愿她,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追寻的足迹》九十三年前,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九十年的风雨春秋,九十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