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1435-学习贯彻视察辽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心得体会、理论文章-12篇
VIP专免
2024-01-20
999+
62.3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目录
1.
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 3
2.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6
3.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英雄城市名片..................................8
4.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振兴发展精神动力.............................10
5.用振兴发展成果托起老百姓的“幸福梦”.........................13
6.做生态文明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16
7.让红色基因成为锦州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18
8.投身新时代振兴实践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21
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秀美宜居生态环境.........................23
10.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26
11.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
面.........................................................28
12.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挑战性领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辽宁考察对领导干
部工作学习的启示...........................................36
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辽宁的创新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到
辽宁考察,还是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创新”都是总书记强调
的关键词。此次考察辽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
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
在我们自己手里。全省上下务必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
引育壮大新动能。
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要坚持“四个面向”,牢记“国之大者”。 面
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作为科教大省,
辽宁肩负的使命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辽宁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
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
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突出,必须面向
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充分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
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等领域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让优势产业更加突出,
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
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要坚持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
技
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深化改革
是关键。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要坚持
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
强化科技型人才特别是年轻科技型人才引育,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
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要坚持企业主体地位,集聚要素资源。相比于
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新需求十分敏感,具有强烈的科技创新诉求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的积极性。应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
化的主体,尤需抓好头部企业本地配套和“新苗”培育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头
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加
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让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充分释放,让科技
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创新创业沃土上的“新苗”越来越多,推动数
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要坚持调整产业结构,重塑竞争优势。当前,
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正在重塑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使产业
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科技创新的价值必须更好体现在产业转型升
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对辽宁而言,须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清
单化、项目化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把“老字号”由硬变软,加快
把“原字号”由短拉长,加快把“新字号”由小做大做强。
方向已明确,关键在落实。全省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习近平总书
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进科技创新的真抓实干。只要我们最大限度激发科
技作
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
大潜能,辽宁必将以更强引擎驱动经济航船闯峡口、涉险滩、扬激流,
驶向更加壮阔光明的未来。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习近平总书
记到辽宁考察,来到人民群众中间,一句句殷殷嘱托,一声声嘘寒问暖,
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让广大群众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是总书
记的祝福和期待。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重要论述,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立命为生民,奋斗为共富。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
百姓的“幸福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解决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
入差距等问题,倾心倾力倾情办好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
实事,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高度关注“一老一幼”,补短板、增
供给,优服务、兜底线,不断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
质量发展,特别是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让振兴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脱贫地区产业支撑,强化各类乡村振兴项目和工商
资本下乡项目与农民利益联结,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抓
产业促就业,稳就业促产业,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城,所以盛民也。”安居乐业、安危冷暖,城之所载、城之所系。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
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下气
力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既要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也要加强社区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要抓好城市管网改造、休闲公园等项目建设,留白、留璞、
增绿,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全、更美好。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
连着千头万绪事、关乎千家万户利。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通过
一项项具体工作、一件件具体实事,让广大群众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身边。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件“天大的事”。8月仍是北方
地区防汛关键期,必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警觉,始终如履薄冰,绝
不麻痹大意。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细抓实防汛工作,把底线思
维转化为具体行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应对预案,提高洪涝地质灾害防
御和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加强风险隐患排
查,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确保人民
群众生命安全。要加快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有力保障群众生产和
生活需要。
振兴发展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就一定
能让广大群众生活更幸福、日子更美好,就一定能最大程度激发奋进之志、
最大范围凝聚振兴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英雄城市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
利进程时指出,东北人民不仅为辽沈战役胜利和东北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
也为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
忘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
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
相传。
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是辽宁“六地”精神的重
要承载地,从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雷锋
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以及抗疫精神中,我们孕育出永恒的红色文化,积淀
成宝贵的城市品格。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
的重要要求,更加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增强表现力、传
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新时代振兴力量,打造英雄
城市名片。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英雄城市名片,必须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
史是每一位党员的义务。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
员、干部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牢记为民初心。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我们要始终保持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讲好党
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作为必
修课和常修课,使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生产生活,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
火相传。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英雄城市名片,必须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必须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带着责任、
带着感情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宝藏”。要向历史学、向先进学、向身边学,不
断挖掘劳动模范、抗疫英雄、沈阳好人等先进人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对标先进典型,用好鲜活教材,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身边典型、优秀做法结
合起来。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
握工作主动权。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英雄城市名片,必须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共和国
工业长子”,是“闯”出来的,更是“创”出来的,这种血脉,给了沈阳勇于创新
的禀赋、迎难而上的气概。不论是疫情防控中我们白衣执甲守护城市支援
全国,还是战风斗雪中万众一心对抗极端天气;不论践行“两邻”理念,还是
在叫响“党派我来的”,沈阳经历大战大考,全方位展现了英雄城市的勇毅,
赢得了英雄城市的赞誉。要坚定必胜信心必成信念,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迈大步赶考新征程,展现更
大担当和作为。
红色基因,赓续绵延。英雄传统,代代相传。沈阳承载着光荣与梦想,
充满着澎湃动能和强劲活力。面对振兴路上的新挑战、新机遇,必将继续
焕发无尽英雄气概,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壮
丽答卷!
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振兴发展精神动力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高度重视。此次在辽宁
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
辽沈战役胜利进程,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全省上下要认
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要求,用好红色
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振兴发展精神动力。
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新征程。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
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
精神发祥地”,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是宝贵的精神财
富。在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笔精神财富必将为4200 多万辽宁人民提
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为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要讲好红色故事。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辽宁是红色资源大省,要
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带着责任、带
着感情,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宝藏”,做好党史文物史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强
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要深入阐释红色资源的
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革命
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要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发力,使红色精神
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传承红色基因,要用好鲜活教材。
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用
好党史这一鲜活教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广大党员干部要
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
崇德、学史力行。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
非凡历程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感悟实践的力量、前行的力量,
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传承红色基因,要写好新的篇章。
摘要:
展开>>
收起<<
目录1.加快引育壮大新动能32.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63.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英雄城市名片..................................84.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振兴发展精神动力.............................105.用振兴发展成果托起老百姓的“幸福梦”.........................136.做生态文明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167.让红色基因成为锦州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