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感悟心得体会
VIP专免
2024-01-20
999+
125.46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感悟心得体会 1200 字(10 篇,1.4 万
字)
目录
凝神聚力、继往开来,百年赶考再出发
以“凌空始觉海波平”宏阔格局 用好“十个坚持”宝贵经验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研读“百年史诗” 品味“精神甘露”
以党的伟大成就凝聚磅礴力量
解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
以“赶考姿态”镌刻“时代华章”
新征程上“踏浪而来”更要“乘风而去”
答好新时代“考卷” 勿忘“人民至上”
读懂成就和经验背后的“相对论”
凝神聚力、继往开来,百年赶考再出发
11 月11 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正式对外发布,
公报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全面
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发愤图强的辉煌成绩,深刻凝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取得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正式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集结号”,为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
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读懂百年大党砥砺奋斗的
苦难辉煌。自鸦片战争以来,如何实现民族独立自主和发
展自强,曾有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多种尝
试,但是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勇于自我革命、自
我革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接续奋斗,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
断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从梦想成为现实。我们回顾党的百年奋斗的伟
大意义,就能更加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为这
是建立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的苦难和辉煌基础上的。
同时,也更加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
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也更加坚定“四个自
信”,从而用更强的信心和底气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书写
新的奋斗篇章。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感悟中华民族不可逆
转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代表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庄严宣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九年来,立足新的历史方位,
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引领时代潮
流,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
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
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特别是近一年来,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劣、新冠肺炎疫
情的全球肆虐、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内部改革发展任
务繁重等多种考验,我们仍然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的伟大历史性成绩,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真正感悟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
民族自信心,正以昂扬的斗志踏上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
从“圆满收官”到“乘势而上”,奏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最强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宣
告了百年党史革命、建设、改革的“豹尾”已经收官,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龙头”正在全面开启。鉴往知来,
向史而新。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全党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实现
了思想上又一次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看清楚了我们为什么
能够成功、弄明白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向第
二个百年目标进军路上,我们将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形
势和日益繁重的改革任务,必须永远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
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艰苦奋斗,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决不在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出现颠
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奋
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锲而不舍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
征程上,不管前面是惊涛骇浪,还是急流暗涌,不忘来时
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久久为
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
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以“凌空始觉海波平”宏阔格局 用好“十个坚持”宝
贵经验
11 月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
体会议公报发布。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长
期实践中,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
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
革命”的 10 条宝贵经验。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中国共产党立志千
秋伟业,唯有站在百年的时间维度中、站在时代的历史方
位前、站在人民的坚定立场上,才能用历史关照现实、汲
取经验,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
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大势、
顾大局、算大帐、怀大德,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推向前进。
以时间节点为坐标,党的百年奋斗昭示我们,要顺天
应地、顺时应势,培育“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定力。回溯
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
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之所以能在各个时间节点环
环相扣、节节取胜,正是因为善于把握事物本质、运动规
律、发展趋势,具有瞄定长期目标和主要矛盾的战略定力。
以“农村包围城市”取代“城市包围农村”;以“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打消“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以《论持久战》驳斥
“速胜轮”和“亡国论”的错误认识;这些都是我们党强大战略
定力的彰显。奋进新的赶考路,身处危机并存、危中有机、
危可转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
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理
解,毫不动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度的战略自信
和战略耐心,吃好“改革饭”、走实“开放路”、打赢“创新牌”、
开稳“顶风船”,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历史方位谋伟业,党的百年奋斗昭示我们,要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擦亮“涉深水者得蛟龙”的斗争成色。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垂范。抚今追昔,我们
党敢于搬走“三座大山”,历经 28 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带领人民“站起来”;我们党敢于重头收拾千疮百孔、一穷二
白的“旧山河”,“五年计划”热火朝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工业体系日臻完善、改革开放春雷阵阵、人民生活翻天覆
地,带领人民“富起来”;我们党敢于迎着“百年奋斗目标”爬
坡过坎、涉险过滩,应变局、灭洪水、防非典、抗地震、
化危机、除贫困、战疫情,带领人民“强起来”。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
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告
诉我们,必须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争韧劲、坚持“立
根原在破岩中”的斗争定力、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
品质,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在矛盾冲突前迎难而上、
在歪风邪气前拔刀亮剑,多当几回“热锅上蚂蚁”、多接几次
“烫手的山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不懈斗
争。
以人民立场贯始终,党的百年奋斗昭示我们,要依靠人
民、为了人民,树牢“携手人民辟江山”的宗旨意识。从石库
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打江山到守江山,历
史深刻昭示:站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百年辉煌的深刻启
迪、唯物史观的时代彰显、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
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
立场。8年来,累计脱贫近 1亿人,全国 832 个贫困县全
部摘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 亿人,居民人均预期寿
命提高到77.3 岁,缔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民之所盼,
政之所向。我们要树牢宗旨意识、厚植公仆情怀,谨记权
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常性深入到农户
家庭、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学校社区,看万家灯火、念
百姓忧乐、解急难愁盼,真正把群众路线贯穿到实现人民
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
居的全过程、各方面。百年党史雄辩地证明,为了人民,
我们筚路蓝缕;依靠人民,我们山海可蹈;造福人民,我
们未来可期。
俯瞰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立于群峰之上,更觉长
风浩荡。全会以宏阔的历史格局、深邃的战略洞察、长远
的发展眼光,带领我们回望光辉历史、总结发展规律、擘
画光明未来。我们要以“回首方能鉴古今”历史视野和“凌空
始觉海波平”的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地方大事、岗
位要责,深刻领悟《公报》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
能量、实践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
治执行力,坚定沿着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日拱一卒无有尽、
只争朝夕再出发!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标签: #六中全会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感悟心得体会1200字(10篇,1.4万字)目录凝神聚力、继往开来,百年赶考再出发以“凌空始觉海波平”宏阔格局用好“十个坚持”宝贵经验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研读“百年史诗”品味“精神甘露”以党的伟大成就凝聚磅礴力量解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以“赶考姿态”镌刻“时代华章”新征程上“踏浪而来”更要“乘风而去”答好新时代“考卷”勿忘“人民至上”读懂成就和经验背后的“相对论”凝神聚力、继往开来,百年赶考再出发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正式对外发布,公报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全面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