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财政政策选择

VIP专免
2024-01-19 999+ 16.97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财政政策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培育新
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深
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
其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支持力度,
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和经济增长新动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面临的挑战
  基于需求变动的发展动能后劲不足。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生动
能。长期以来,在“三驾马车”主导的需求管理范式下,我国形成
了由高投资、高外向度和消费支撑的需求侧动能体系。近年来,随
着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外部需求动力收缩、供需严重不匹配等结构
性矛盾的凸显,以“大投大放”式投资、“大进大出”式出口和中
低端消费为代表的传统外延式需求动能发展后劲不足。从表征来看,
虽然当前消费占 GDP 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总体上我国需求结构仍然
由高投资主导。在粗放式强投资刺激政策被抑制、供给管理范式凸
显的现实约束下,我国经济发展应多方发力强化开放带动,多措并
举提升投资质效,多管齐下激发消费新需求,通过优化内外拉力,
加速培育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新体系。
  基于要素供给的发展动能约束凸显。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基
础动能。长期以来,在高投资主导的总量扩增发展模式下,我国依
靠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扩张性投入,支撑着
GDP 的快速增长,以低技术为特征的要素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动能。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资源环境“紧”约束凸显
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刚性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成本优势趋
于式微,经济发展对要素动能由“量的依赖”转向“质的提升”,
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高端人力资本等新要素为代表的内涵
式要素供给,正成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力量。
  基于产业供给的发展动能亟待升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供给端
动能。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构重、产业链条较短价值链层次
低,传统产业比重大、新产业不发国际技和产业变革
趋势比,新旧动能转换后。出表现为:传统产业“智慧
化”深度不足,基础产、高能产通产产出高,高端产
比重;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智慧产业化”速度迟缓龙头
匮乏;产业体系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粘合不力,产
跨界融合力度偏弱;品牌建设投入不足,高端品牌凤毛麟角”。
在新常态下,我国应当做好去产能与补产能短板任务
以“新”化”,力供给侧结构动能优化升级。
摘要:

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财政政策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和经济增长新动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面临的挑战  基于需求变动的发展动能后劲不足。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生动能。长期以来,在“三驾马车”主导的需求管理范式下,我国形成了由高投资、高外向度和消费支撑的需求侧动能体系。近年来,随着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外部需求动力收缩、供需严...

展开>> 收起<<
【心得体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财政政策选择.docx

共11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