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党课: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
VIP专免
2024-01-19
999+
227.2KB
2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大党课: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XX 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
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之一就是“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
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上也曾强调:“新的征程上…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
性进展。”这段论述深刻地表明了新征程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就
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只有正确认识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的困
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安排进度表,制定线路图。这不仅有
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的探索,对于进一步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朝着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努
力奋进,不仅从未放弃过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和愿景,而且在
“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之际将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定
位。
1.共同富裕已然成为新征程上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党中央准确把握
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新要求,把战略重心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转向到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上来。党的“十四五”规划中就多次提及
共同富裕,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021
年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纲要,让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2 年10 月党的 XX 大
报告中再次明确要求“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
极分化”。作为一个远景目标,党中央多次就实现共同富裕展开
讨论、制定纲要、推动部署,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更
加表明了党中央在新的征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信心和
底气。
2.共同富裕已然成为新征程上社会发展的顶层逻辑。
通过回顾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 XX 大关于
“共同富裕”相关表述的纵向对比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其背后的逻
辑理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走共同富裕道路”,五中全会的“扎
实推动共同富裕”,六中全会的“促进共同富裕”,XX 大报告的“扎
实推进共同富裕”“走……道路”是一种目标导向,更侧重于思想
引领。从“走……道路”到“推动”,到“促进”,再到如今的“推进”,
背后关于共同富裕的递进逻辑愈发清晰。2021 年是吹响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之年,在开启新征程这个
伟大节点上,共同富裕作为顶层逻辑的形成绝非主观臆断上“拍
脑袋”所能决定的。这样一项集理论、路线、方针、路径为一体
的顶层设计,必然是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对现实基础的正确
判断,反复钻研、推敲、持续推动,才能从一项理论目标和社
会愿景,逐步成为国家的战略思维,直至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发
展的顶层逻辑之一。
3.共同富裕已然成为新征程上的大政方针。
最近三次全会和 XX 大报告中关于共同富裕的表达,有力地
佐证了这一结论。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五中全会
谈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
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六中全会则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
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协同推进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XX 大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
本质要求中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对共同富裕的表述还只是停留在愿景和
倡议上,而六中全会和 XX 大报告对共同富裕的表述则完全不同
于前两次全会,它是一种高屋建瓴式的全新战略性表述。结合
六中全会关于“共同富裕”前后表述,“三新一高”是国家未来长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改革开放”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根本原
则;“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协同推进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是国家顶层设计的内核框架。
因此,共同富裕首次与国家的重要政策并列出现在党中央的公
报中,意味着共同富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想目标,而是正式
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之中,在新征程中逐步升华为国策级别的
大政方针。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既有战略思考又有战术实施,
一方面明确核心要义、构建顶层逻辑,一方面制定大政方针。
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共同富裕,
无疑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理智、清晰的研判。因此,推
进共同富裕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蹄疾步稳,勇毅笃行,问
题才能迎刃而解,目标方能水到渠成。
二、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经过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
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开始步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轨道。但
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严峻,区域、城乡、收入差别依然
较大。同时在思想层面,对共同富裕存在着一些误解和抵触情
绪。所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持久战,有许多问题亟待党和政
府的有力解决。
1.“两大拦路虎”: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
做大。”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蛋糕”不够大,分得再
好,也只会越分越小,越分越少,越分越穷。所以,做大“蛋糕”
依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首先,我国的发展仍然不充分,其主
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总体富裕程度有待提高。根据
国家最新数据,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 万亿元,稳
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 仅1.2 万美元,虽然相比
以前有大幅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其二,内
需不足。2021 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仅占GDP 比重的
65.4%,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占 GDP 比重的 80%,发
展中国家 70%的水平。由此可见,中等收入群体的塌陷不利于
长线推动消费这个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所以解决好内需不足的
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其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方面,各区域、各领域存在“一
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在以下三个部分有突出表现:
其一,区域差别。根据官方数据,2021 年各省市人均GDP 最
高的北京达到了 18.39 万元,而最低的甘肃才4.09 万元,北京
是甘肃的近 4.5 倍,而在 2021 年的各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最高的上海是7.8 万元,最低的甘肃 2.2 万元,上海大约是
甘肃的3.5 倍。在新的征程中,区域之间发展的较大鸿沟在很大
程度上约束和抑制了社会的发展。其二,城乡差别。最新的数
据表明 202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4.74 万元,农村居
民可支配收入是1.89 万元,前者是后者的2.5 倍。所以,破除
二元城乡对立,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通渠道,缩小城乡差距任
重而道远。其三,行业收入差别。截至2021 年底,全国上市公
司总计4697 家,其中制造业3051 家,占整个比例的64%,
而金融业总计127 家,占比2.7%。但是在 2021 年全国上市
公司排名前十位中就有 5家金融机构,制造业只有 1家进入前
十。由此可见,利用垄断地位和市场准入渠道的稀缺性导致一
些行业获得了巨额收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畸高不下,这
不仅造成了其从业人员获得了超过自身能力和贡献的收入,也
造成了明显的行业收入差距,使得行业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2.两个“绊脚石”: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和相对贫困问题显现。
在专心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把“蛋糕”分好。社会保障体系
作为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直深受国家重视。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但是其仍存在不少
问题。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单一,这不仅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同时还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对于个性化、多样化社会保障的需求,
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遇到巨大挑战;二是区域之间社保
水平和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较大。一方面东部发达地
区因为经济水平高,所产生的“虹吸效应”导致大量的青壮劳动力
涌入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失严重,甚至出现了人口
负增长。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水平上差距
较大,农村每月养老金支付水平平均仅有 188 元,仅占城镇支
付总额的5%,再加上农村配套的医疗设施和具有专业素质的医
护人员严重不足,使得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再次被拉大;三是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大党课: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之一就是“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大会上也曾强调:“新的征程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段论述深刻地表明了新征程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只有正确认识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的困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安排进度表,制定线路图。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的探索,对于进一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朝着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努力奋进,不...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