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主题党课讲稿: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回顾
VIP专免
2024-01-19
999+
35.41KB
4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喜迎二十大主题党课讲稿:对新时代文化建
设的重大成就回顾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交流新时代文化建设的
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 D中Y高度重
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围绕举旗帜、
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
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
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
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
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
价值观自信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得到彰显,国家文
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
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研究基地、传播中心建设、话语
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扎实开展。社会心
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人民思想觉悟
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
效。
这些成就可以概括为五类:一是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四是人民群众的文化
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五是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更加鲜亮。
一、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 习近平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动全党全社会把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
量衡,更好用这一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
推动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举
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编辑出版《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习近平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著作和辅导读本,建好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
习平台,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通过
这些举措,广大干部群众对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践行更加自觉。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旨在推动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
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
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
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18 年8月至 2019 年8月期间,
我们在xx 等12 个省(市)的50 个县(市、区)进行了新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基础上,逐
步推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建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这是贯彻落实习 总书记关
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党大学
习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
新探索,是推动 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
传贯彻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共
中央宣传部主管,以 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
会的优质平台。2019 年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全
国上线。2019 年2月17 日上午,“学习强国”北京平台完成
各项测试准备,在 PC 端和手机客户端正式同步上线。2019
年2月28 日,“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在 PC 端、手机客户
端正式上线。
坚持不懈用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
员干部,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持续抓好全
党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 5次集中学习教育。2013 年6月
开始,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2015 年开始,围绕“严以修身、
严
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要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
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延展深化;2016 年开始,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在全体党
员中开展,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
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2019 年5月底开始,以“守初心、
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
部为重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开展;
2021 年开始,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要求做到学史明
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另外,2022 年3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
化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
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
问题,既绵绵用力又集中发力,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
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通过历次集中学习教育,广大党
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
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 GC 党人政治本色,挺
起GC 党人的精神脊梁。
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集中交流研讨等常态化学
习形式并用,全党掀起学习热潮,推动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热潮中接受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
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
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
的战斗力,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
现大发展大进步。
坚持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
容,大力加强各类各级干部教育培训。紧跟党的理论创新
步伐,抓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始终是干部教育培
训第一位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
干部学院都坚持把学习贯彻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中之重,作为主课,纳入培训计
划和教学布局,办好重点班次,分类分级抓好干部理论武
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
以来我们党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历程,既从总体上
把握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思想
精髓,又从各个领域深入理解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增
强学习贯彻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加强理论
教学骨干师资培养,组织开发精品课程教材,搭建理论学
习网络平台,推动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
堂进教材进头脑。深入研究理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索
新路径新办法,不断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领导
干部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在学习贯彻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要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重点抓
好
集中轮训,分期分批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一遍,
确保全员覆盖、扎实有效。发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
理论学习的龙头作用,坚持理论性、突出针对性、讲求实
效性,努力打造学习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示范班”。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以身作则、率
先垂范,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执着的信念学、带着实
践的要求学,自觉做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此外,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把推进 习近平 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
作,作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与中宣部共同启动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
修订工作。
2021 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
南》)。《指南》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分
别提出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同学段的学
习要求。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引导,在幼小心灵里埋下爱党
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初中阶段重在感性体验和知识学
习相结合,促进形成基本政治判断和政治观点,打牢思想
基础。高中阶段重在实践体认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促进理
性认同,提升政治素质。大学阶段重在形成理论思维,实
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使命担当。研究生
阶段重在深度探究,形成宣传、阐释、研究新思想的素质
和能力,做到融会贯通。
目前,进教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种新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
新修订的其他马工程重点教材也陆续进入了课堂。《习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
本》)于 2021 年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统一使用。《读本》
是学生学习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
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套读本
围绕 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按照从
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科学编
排不同学段分册内容和呈现方式,注重将系统性与学段针
对性、严谨性与学生适宜性紧密结合,体系完整、重点突
出、螺旋上升。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对 X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对拥护党的
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
同、自信和自觉。
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
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
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建设学生
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
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
治理论课。
通过一系列工作,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
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
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
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
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
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
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
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显著提升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
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
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
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
2013 年8月19 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
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
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
摘要:
展开>>
收起<<
喜迎二十大主题党课讲稿: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回顾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交流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D中Y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