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 南梁精神党课讲稿汇编
VIP专免
2024-01-18
999+
37.06KB
5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目录
1
、传承南梁精神 牢记初心和使命............................2
2、论南梁精神与新时代文化建设
3、南梁精神饱含的初心和使命
4、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
5、南梁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内在一致性
6、南梁精神昭示着中国 GC 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让南梁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传承南梁精神 牢记初心和使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
中国 GC 党人,领导陕甘边军民,经过艰苦的武装斗争,创建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
甘革命根据地。这块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
存”的革命根据地,为 D中Y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
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
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形成了
“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
精神。在历史的时空里,南梁精神,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生存
和发展打牢了坚实基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员干部探寻陕甘边区 GC 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南梁精神的
红色文化基因,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思想之舵,加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南梁精神,就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
面向群众是南梁精神的根基。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过程中,边区的 GC 党人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
片,在边区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局面。陕甘边革命根
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革
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只有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革命
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
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
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
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
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二、弘扬南梁精神,就要坚守 GC 党人理想信念
坚守信念是南梁精神的核心。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
开展的多次兵运斗争几乎全部失败,但边区党员干部始终坚守
信念,积极开展革命斗争,践行着为党为国的革命誓言。“革命
理想高于天”,在艰苦卓绝的陕甘边革命斗争中,英勇的陕甘红
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浴血奋战,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
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 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就
是GC 党
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
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在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进一步对广大党员干
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受洗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
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忠
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三、弘扬南梁精神,就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顾全大局是南梁精神的特质。在陕甘边革命斗争中,由于
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领导干部大都经历过被无端指责甚至
排挤,但他们始终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坚持党性原则是GC 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当前,在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弘扬顾全大局的南梁精神,
对于做到“两个维护”至关重要。确保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既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大局。因此,党
员干部就要做到坚决维护 习近平 总书记D中Y的核心、全党的核
心地位,坚决维护 D中Y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
治上与 D中Y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都以D中Y的号令为基
本准则。
四、弘扬南梁精神,就要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
命
求实开拓是南梁精神的精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陕甘
边GC 党人始终坚持把党的任务与革命斗争实际紧密结合,不断
总结经验,适时创新斗争策略。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弘扬南梁精神,
就要学习陕甘边 GC 党人自觉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做法,不断开拓进取,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
之、我百之”甘肃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铆足劲头,扑
下身子,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 GC 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 GC 党人不断前进的根
本动力。”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
成就,党员干部都要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民族复兴的
使命,继承弘扬伟大的南梁精神,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论南梁精神与新时代文化建设
南梁精神是陕甘边革命老区优良传统作风以及革命精神的
总称,其主要的内涵是“面向群、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
拓”,这些精神内涵是我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
南梁地区特有的红色文化形态。南梁精神是在革命先辈长期的
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丰富和发展了革命地区的文化建设,也为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南梁精神内在的文化标志
南梁精神是陕甘边地区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的精神
成就,蕴含着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优良传统,有着鲜明的文
化标志。坚守信念是其精神的核心内容,GC 党人坚持革命理想
与信念大于天,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有着“君子自强不息”的奋斗
精神,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个人担当与
爱国情怀;顾全大局是南梁精神的特性,陕甘边革命老区的 GC
党
人,有着较强的大局意识,面对错误的肃反活动,能够坦
然面对,下定决心牺牲自我保全大局,体现了“成仁取义,以身
报国”价值理念;勇于创新、求实开拓,是南梁精神的精髓所在,
陕甘边革命地区的 GC 党人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在革命地区实
行了“三色”建军方案,不断开创新的革命局面,是对求真务实、
推陈出新思想理念的传承;忠诚奉献、勤政为民,更是南梁精
神的根基,陕甘边革命地区的 GC 党人始终坚持群众是进行革命
的基础,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进行武装革命,将人民群众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是“民者天下之本”“民可近不可下”的民本理念的体
现。由此可见,南梁精神内涵丰富而厚重,渗透着我国传统文
化的精髓,是在新时期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稳固基础。
南梁精神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红色文化精神指向,在整个
的红色文化体系中,南梁文化居于重要的地位,起到贯穿古今
的重要作用。南梁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央苏区倡导的精神,是
毛泽东思想在陕甘甚至是西北地区进行革命实践的最早革命精
神结晶。在经过多次的革命实践之后,以刘志丹、谢子长、习
仲勋等为代表的革命先辈,最终在陕甘边地区成立革命武装,
创建革命根据地,也是因为在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从而使
之成为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同时,南梁精神还是后来延
安精神的源头之一,中央和毛泽东非常珍惜并汲取陕甘边革命
斗争的经验,后来,毛泽东提出要坚持在延安和陕甘边去的艰
苦奋斗作风。现如今,南梁精神也成为贯穿时空并深刻烙印在
陕甘 GC 党人心中的红色文化象征符号。
二、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形式与使命
文化的自信与繁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复兴的重要标志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满
足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特别是红色文化,针对群众需
要设立一定标准,并且要注重生产多样独特的特色文化产品,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其次,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
基础上,还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的融入来培
养广大群众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以及道德观念等,提升
国民综合素养;再次,要从国家整体的发展与治理角度来看待
文化建设,真正使得文化成为推动国家与民族兴旺发达的持久
动力;最后,还要从国际形势发展的全局来考虑文化建设,特
别是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同时,还要关注传
统民族文化与世界的交流,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中,使
得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重要的支撑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与群众
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文化构建使得社会与民众广泛
接受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能够极大地提升国家整体的治理水平。
文化建设的内容除了基本的文化设施的提供、文化活动的开展
以外,更主要的是对人的道德教化与感染,以此来支持国家的
治理。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运用文化的
培养作用,弘扬主流价值理念,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推
动社会发展进步,提升国家整体文化实力,特别是对人的价值
塑造以及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支撑,这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使命。
文化建设对人的价值塑造主要体现为人文素养的提升、个
人文明素质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来看人文素养的
提升。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具有的最为基本的素质,对于
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日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包括个人对事物的审美理念以及自我钻研创造能力与精神等。
文化建设利于培养人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与爱好,提升艺术
审美能力,对于国民审美情趣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
要作用,这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成果。其次是
个人文明素养的提升。文明素养主要包括正确健康的三观以及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文明的行为,
有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个人的文明素养对于个人的
人格、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国家治理、国力提升等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最后,文化建设还能够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发展,
群众身心的健康发展是群众顺利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丰富和提升各类文化产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够传递正确
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特别是对于未来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
青少年来说,通过弘扬真善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形
成正确的三观理念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深远意义。
另外,文化建设的作用除了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以外,还
可促进规范正确良好社会制度的形成。文化是体现出的价值观
念也是社会的基本立场,其中包括传统习俗、惯例等,都与社
会主要规范制度相结合,而且在社会化过程中,从个体价值出
发,规范个体行为,影响着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模式。我国
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睿智的价值理念,如五常之道仁
义礼智信,就是我国古代要求遵从的行为规范。文化建设能够
树立起全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提
升全体社会的向心力,也能够获得其他外来文化的认同与
尊重。而从一个国家的整体治理来看,文化建设也是其必要的
考虑因素,融合文化建设才能使相关规范制度体系的构建与习
俗、传统等文化因素相适应。
南梁精神饱含的初心和使命
20 世纪 30 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GC 党人积
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陕甘地区高举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
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中央和中央红军长
征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是“硕果仅存”
的革命根据地。其间形成了伟大的南梁精神,饱含着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革命史上
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面向群众、忠诚为民的奋斗精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面向群众、忠诚为民的奋斗精神是南梁精神的核心。陕甘
革命根据地创建者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休戚与共。刘志丹参加革命后说,“我要使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
生活”,老百姓称其为“咱们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啊!”。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说:“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
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1936 年4月,刘志丹
牺牲的噩耗传出后,陕北高原为之震动,红军战士、战马都穿
白戴孝,中阳县一时白布为之一空。谢子长被群众称颂为“谢青
天”。在革命斗争中他经常告诫部队的指战员,“我们 GC 党领导
的部队,时刻不能忘了老百姓,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爱护他们,
给他们办好事,
摘要:
展开>>
收起<<
目录1、传承南梁精神牢记初心和使命............................22、论南梁精神与新时代文化建设3、南梁精神饱含的初心和使命4、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5、南梁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内在一致性6、南梁精神昭示着中国GC党人的初心和使命7、让南梁精神绽放时代光芒传承南梁精神牢记初心和使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GC党人,领导陕甘边军民,经过艰苦的武装斗争,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这块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D中Y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