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2023年专题党课学习讲稿最新
VIP专免
2024-01-18
999+
117.28KB
8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从党章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
同志们:
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方面起着统领性
作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二十大党章共修改 50 处,
其中总纲部分修改 37 处,条文部分修改 13 处,集中体现了党的十
九 大以来党的建设新成果,体现了二十大报告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
求, 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
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一 、 党 章 发 展 史 , 折 射 百 年 党 的 自 我 建 设 和 自 我 革 命 史
从党的一大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到党的二大制定第
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再到历次党代会上对党章的修改完善,我
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百年发展,先 后制定了 1 部
党 纲、19 部党章,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供
了根 本遵循。党章的每一次修改,都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
新和制
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自我革命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一大党纲到七大党章,我们党通过卓有
成效的探索,基本确立了党章的内容与框架结构。1921 年,党的一
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
提出了党的最终目标。1922 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一次把"纪律"单独列为一章,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1923 年,三大党章对入党介绍人数量要求
进行了修改,第一次规定入党候补期。1925 年,四大党章规定党员 3
人以上成立一个支部,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将原有党章中“委员长”
的称呼变为“总书记”“书记”。1927 年,五大党章首次规定入党年
龄必须在 18 岁以上,明确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党的组织系
统分为 5 个层次,设立党的领导机构为中央政治局,选举产生中央监
察委员会和省一级监察委员会等。1928 年,六大党章规定了民主集
中制的 3 条原则,较以前几部党章,突出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对
中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1945 年,七大党章第一次有了总纲,把
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规定
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等内容,党的建设内容进一步完善,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章继续修改发展,党的建设在曲折
中前进。八大党章是执政党的首部党章,突出强调了加强执政党建设
的内容,在总纲中增写了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实现现代化
的目标,突出强调了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原则,增加了党员的义务与
权利,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执政党建
设指明了方向。十一大党章虽然对九大、十大党章进行了拨乱反正,
但仍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提法,在党的建设上继续
使用特定含义的"五十字建党大纲"来概括党的性质和建党目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章得到恢复发展。1982 年,十二大党章彻
底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对党的性质、
指导思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任务等都作出了正确的
规定,标志着党的建设步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轨道,是党章发
展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章。1987 年,十三大党章在党内选
举方面,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办法,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
规定党内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使党的制度建设有了很大进展。1992
年,十四大党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明确提出围绕党的政治
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反对腐败的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加深。1997 年,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
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2002
年,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
入党章,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党的性质
作出了新阐述,对党的工作和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07 年,
十七大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党的组织制
度方面增写了党务公开和巡视制度内容。2012 年,十八大党章在总
纲中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完善了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内容,
体现了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
2017 年,十九大党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通过的
党章。在总纲部分,党章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明确了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等;在条文部分,充实了关于党员义务和发
展党员标准的相关规定,充实了干部选拔条件的要求,增加了巡视巡
察制度,修订了党的纪律和党的建设制度方面内容。十九大党章凝结
着新时代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体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经验新
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
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
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向纵深发展,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二十大党
章修正案充分总结和吸收这些重大成果和宝贵经验,对总纲部分进行
了适当修改,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写入党章。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
中增写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大政
治论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和无可替代
的领导作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这一党的性质的丰
富和发展。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同十九大党章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
势一起,构成了新时代党的领导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样的修改,有利
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
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将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 100 多年来历经生死斗争和各种风险考验锤炼出
的鲜明政治品格。将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
要求,让伟大建党精神永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我
们传承红色基因、磨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羽1"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写入党章。习近平总
书 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
创造
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并指出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
率的第二个答案。二十大党章修正案郑重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
社会革命”的政治要求,其实质在于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证,警示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
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通
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
调整充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一是在党的建设基本
要求第一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增写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
性的内容。这对于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
势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是在第
二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增加时
代化的新要求。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
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全党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不
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三是增加新时代党的组织路
线的内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首次写入党章,并增写增强党组织的
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利于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四是在坚持从严管党治党的基本要求中增写
党 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不断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内容,从 而警
示全 党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
面从严 治党,坚持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和根本之策
的定位,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支撑。
三、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
思主义执政党
党章因管党治党而诞生和发展,管党治党因党章而有章可循。党
章是全面从严治党之“纲”和“本”,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章之“目”
和“末”。纲举而目张,本执则末从。广大党员要自觉按照党章要求
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以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应对
变局、开创新局,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与之
相适应的,党章不仅是调整党的自身建设的总章程,而且是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的总依据。新征程上,广大党员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始终
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我们党在
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
心骨。
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确保全党团结统一。全党思想统一,首先是
对党章认识的统一;全党行动 一致,首先是在执行党章上的一致。广
大党员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用党
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按党章要求规规矩矩办事,做到毫不动摇坚定理
想信念、打牢信仰根基;不断强化组织意识,相信组织、依靠组织、
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党
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到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
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坚定性自觉性。
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改造客观世
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系统工程,统一于我们党统揽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统一于党员个人履职尽
责、干好工作、党性锻炼、自我改造的全过程。新征程上,我们必须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
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
持久战,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
核心,带领人民夺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专题党课讲稿
2023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 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思想)
同志们: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共
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笃信笃行。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
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大潮波澜壮阔。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中国共产党,正扬帆再
起航,团
结带领人民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面对新征程上催人奋
进的目标、复杂严峻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思想建
党、理论强党,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
强大力量,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所证明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
马 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
根本 所在。我们这个建党之初只有 50 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何以 能够领导亿万人民进行前所未有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
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个根本原因在
于,我们 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通 过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
化为强大物质 力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
广泛而深刻的社 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
践创新。伟大时代 催生伟大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伟大思想引领伟
大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
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 生历史性变革,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所证明的科学
理论。
闪耀真理光芒的理论成果。衡量一种思想理论是否具有真理力量,
关键要看其能否科学回答时代课题、回应实践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
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放射出耀眼的真
理光芒,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这一科学思想,以原创性理论贡献
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
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强调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窿续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科学把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
展;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等等。这一科
学思想,展现出强大现实解释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
"矢"去 射 新时代中国之" 的 " , 对 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
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成为我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科学思想,提供一系列科学方法:既
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
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现实践伟力的思想武器。“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
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说
服力、感召力从根本上说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
民创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
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
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提升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
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地位,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货物贸
易第一大国,两条母亲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经济区连接成势、协同
发展;我们党向贫困宣战,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占世界人口近
1/5 的大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我们党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
序 政治参与,有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 国,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
化新辉 煌,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我们党提出以人
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
医、老有所 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
改善;我们党 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广袤中 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
更普惠、更可持续 的绿色福祉;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开展史无前例的反 腐败斗争,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
期率的成功路径,党 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
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 两个大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
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
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凝聚起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
新
时代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业、
续写的华章足以彪炳史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真
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在实践中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
影响着世界。
推进自我革命的科学指引。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大的马克
思主义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在科学思想指引下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的有
效路径,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新时代管党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回答
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全党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解决大
党独有难题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我们党把全
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
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得罪千百人、
不负十四亿"“补钙壮骨、排毒杀菌、壮士断腕、去腐生肌",试问哪
个政党能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勇气担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组织体系更加
严密、纪律规矩更加严明,成功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
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能力显著增强,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正是有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科学指引,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经受革命性锻造,成为今天这样一
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我们已经踏上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的新征程。伴随新征程的,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确立
的奋斗目标宏伟远大,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在这个充满光荣与
梦想、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新征程上,尤须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不懈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我们党才能团结带
领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
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
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
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能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在于能否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
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需要以科学
理论指引前进方向,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经验,深刻回答现代化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
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
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
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指引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
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
铸魂,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牢牢锚定中国式现代
化的奋斗目标、充分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广泛凝聚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战胜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面临新的
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
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
综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
争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一系
列风险挑战,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
险挑战考验,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在科学理论指引
下经受住惊涛骇浪,还要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
风 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
鹅”"灰犀 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坚持运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
风险挑战的新
特征新变化,不断深化对风险演进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战胜各种风
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应对
风险挑战的能力,才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韧劲,发扬“狭
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迎难而上,沉着应对,赢得优势、赢得
主动、赢得未来。
坚持团结奋斗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力量生于团结, 幸福源自奋
斗。” 团结奋斗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
炼铸就 的宝贵精神品质,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
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团结奋斗离不开思想引
领,统一思 想才能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新时代十年,无论面对何
种困难局面、 艰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周围,以“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
力,以“越是艰险 越向前"的不懈奋斗,赢得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
利。实践充分证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团结奋
斗的思想旗帜、精神旗 帜。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 想上行动上就有了根本遵循,团结奋斗就
有了思想根基和信心底气、 就有了明确目标和行动指南。越是形势
复杂、任务艰巨,越是走上坡 路、开顶风船,就越需要团结奋斗,
就越需要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 础、激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新
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
铸魂,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把准团结 奋斗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以
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的志气、骨气、 底气,才能把人民群众最广
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方方面面的智慧
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不断开创强
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局面。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
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新
时代,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
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
的头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
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
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运用党的
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
新,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新征程上,只有坚持
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保证我们
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
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理论,从来不是为
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全党深入开展学
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
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
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
的成效。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的强大
力量,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
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
力量源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就不可能经受住那么
多生死考验、战胜那么多艰难险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任人欺凌走
向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民族从衰败凋零走向欣欣向荣,让中华文明从
难以康续走向繁荣昌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
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深刻彰显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信念,深刻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远大抱
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的强大力
量,就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
着追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
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
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锤炼党性的强大
力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习近平总
书
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中国
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首先体现为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
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为党分
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
化为锤炼党性的强大力量,就要紧密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紧密联
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
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深刻把握“两
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
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
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
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坚定拥
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
治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始终忠诚核心、拥
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
践的强大力量,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理论的
威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出来;学习的成果,要靠实践
成效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
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
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的理论,它扎根现实土壤、回应实践需求,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
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指引着我们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际行动。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
大力量,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研究解决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
题作为着眼点,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起而行之的行
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
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以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充分彰显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实践品格。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
力量,努力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
要的任务,就是橹起袖子加油干, 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
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
报告中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部署了未来 5
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完成哪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不是
轻而易举的,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就要坚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学习成果
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
大兴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
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在知行合一 中担当作为、勇挑重
担,对精神懈怠、得过且过说不,对不敢斗争、避难逃责说不,用知
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落实好党的二十
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2 0 2 3 主 题 教 育 专 题 党 课
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
论的认同
同志们: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是强化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在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
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
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
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
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在新征程上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
论的认同,以及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
动的重要意义。这要求我们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
通,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
感认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团结奋斗。
一 、坚持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
忠诚是魂,魂固方能神聚;忠诚是根,根深方能叶茂;忠诚是源,
源浚方能流长。锤炼品格、强化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
向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和锐武器。奋进新征程,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
一致向前进,以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
忠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伟力。
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对“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认同。万山
磅礴看主峰,大海航行看灯塔。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来看,
还是从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来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破浪前行的根本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
挑战、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
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
关键在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两个确立"是"两个维护"
的政治前提和思想基础,”两个维护”是”两个确立"的政治责任和
实践要求,两者共同为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政治保证。我们要不断提高政
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
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彳于动自觉,
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筑牢政治忠诚,坚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对党忠诚,是共
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在百余年的征程中,我们党经历了无数艰险
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
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
出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民族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而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是中
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
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
业、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
们要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
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做到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
扣、不搞变通。
站稳政治立场,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一个国家实行
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
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于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中
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
指导,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历经百年砥砺前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
国 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开辟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科学回答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 坚福口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
选择。同时,更加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不断创造新辉煌、开辟新境界。
二、坚持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认同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新时代十年的
非凡历程,就是思想飞跃、理论创新的过程,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
添彩。
深入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增强
了人们的道路认同感。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在百余年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在革命、建设、
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
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
选择,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事
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解
决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引领时代潮流,团结带领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攻
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发展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
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
各种矛盾和问题,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
顽强斗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持续巩固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增强了人们的制度认同感。 一
个 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制度来保障。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的社会 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 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 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证。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
远出发,准确把握
我国国家制度的演进方向和规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不断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持续巩固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增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美好前景的信心。我们要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奋力谱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
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 的智慧结晶,
孕育和滋养着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
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还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崭新
的面貌和生机活力,赋予中国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我们
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不断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
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
三、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
清醒。学之愈深,方能知之愈明、信之愈坚、行之愈笃。中国共产党
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
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
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进。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解释力。理论的解释力在于其对社会存在解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中
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
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征程中,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
利,根本在于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地生根、本土化深入人心、时代
化与时俱进,在于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
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
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以同志
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
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认识,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我
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要把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
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生命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的历史,就是一部党的理论创新创造史。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征程中,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
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
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全面学习领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
求,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新变化,不断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并以此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感召力。理论的感召力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
程。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专题党课学习讲稿从党章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志们: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方面起着统领性作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二十大党章共修改50处,其中总纲部分修改37处,条文部分修改13处,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新成果,体现了二十大报告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一、党章发展史,折射百年党的自我建设和自我革命史从党的一大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到党的二大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再到历次党代会上对党章的修改完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