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
VIP专免
2024-01-18
999+
24.76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
进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领导人民维护国家
安全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客观安全形势为依据,持
续推进国家安全观内含的国家安全保护对象、国家安
全行为实施主体、国家安全威胁来源、国家安全涉及
领域以及国家安全实现方式和手段等要素的丰富和创
新。为不同时期我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思想引领
的同时,开辟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进的历史进程
(一)萌芽与奠基:争取民族独立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萌芽与奠基大致始于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旧中国在严格意义上
已经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因为,在近代国家理
念中,主权是国家的核心,清政府囿于眼前利益,几
次三番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我国政治主权
和领土主权受损,从而使传统以华夏为中心的国家遭
遇重挫。随着西学的涌入和爱国救亡运动的兴起,近
代中国也开始逐渐形成了“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
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了中国民众主权国
家意识的普遍觉醒。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以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呼唤中应运而生,并在苏
联影响下举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1922 年中共
二大召开,经过一年对社会实际和国情进行分析,党
深化了对革命的认识,提出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并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纲领,正式指明了中国革命
的民主革命性质。随着革命的步步推进,党对争取民
族独立内涵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形成了彻底清醒的认识,
这也意味着我们党主权意识实现了彻底觉醒。
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的领导权问题。1925 年中
共四大召开时,党内出现了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正确
认识,但是由于右倾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将理论贯彻
于实践。大革命的失败在揭示大资产阶级反革命本性
同时,也让党充分体制内写作助手微信 zhushoux13
认识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形成了
党的领导是克敌制胜重要法宝的正确认识。其次,是
争取民族独立的基本策略问题。近代农民阶级、资产
阶级等自救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恰恰反映出
各革命阶级的革命特性。毛泽东在廓清“朋友”与“敌
人”问题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还自觉将中国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命运紧密相
连,摒弃了革命中的关门主义,顺应了民心和世界历
史发展的潮流。再次,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根本原则问
题。党自成立起就深受国际共产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影
响,但是在遵义会议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突破了俄式的民主主义,开辟了中国式的新民主
主义道路。最后,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出路问题,这也
是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民族独立是作为主权国家
的基本要求,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而言,民族
独立实质是实现政治独立,因为政治独立是一切自主
的前提,为了实现政治独立,必须建立“一个政治上
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1]。
(二)形成与确立:捍卫主权安全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确立时期始于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 年新中国成立,“国
家”机构的正式组建为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确立创设
了根本前提。但是,新中国成立之时恰逢美苏冷战全
面展开,作为“异己力量”,我国受到了美国等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打压。并且,由于当时国内尚存
大量反革命余毒,使得新生政权面临极为危险的局势。
为了防止国家主权利益受损,党确立了对内“就是肃
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
湾、西藏”[2]74 ,对外“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2]74 的
总方针,将维护主权安全作为党开展一切工作的重点。
捍卫主权安全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亲历近代
民族屈辱后形成的意识自觉。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
正在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身份转换的中国共产党来
讲,维护主权安全的根本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因为“不这样,革命就要失败,人民就要遭殃,国家
就要灭亡”[3]。核心力量是维护军事安全,通过“建设
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2]233,提升国家安全
的防御能力,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定有步骤
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经济的任务和计划。其中,加
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必然要求。因为,“在六万万人口
的伟大国家中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知识分子中
和广大人民中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并在这个思想战线上取
得胜利。没有这个思想战线上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
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就将受到严重阻碍。”[4]重要
举措是在捍卫国家安全基础上,维护世界和平。毛泽
东十分重视并强调,在爱国主义基础上发扬国際主义
精神,要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来保卫我们的国
家,保卫社会主义”[2]335。
在这一系列思想指导下,我国既巩固了内部的团
结和稳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得以顺利开启,
在国际社会中也树立起了威望。
(三)拓展与深化:维护发展安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强势推动下,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
成为各国较量的新竞技场。但是,此时的中国,因为
长期以来受“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经济和科技发展
处于落后水平。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邓小平在对我国现实国情状况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党国
家安全观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转折。同时为了增进各
国的发展共识,自 1984 年开始,邓小平多次在公开
外交场合提出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此过程
中,我们党也逐步加深了以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的
安全自觉。19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并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基本路线。自此,在基本路线指导下,维护发展安全
正式被确立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
0BDA59C4-00FE-497C-BB75-7A2A340F969B
维护发展安全确切来讲就是维护经济发展安全,
之所以将经济发展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从
逻辑上来讲,是对社会主义安全本质认识的深化;从
历史上来讲,是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错误思
想的深切反思;从现实来讲,是对如何消除国家内生
性安全威胁的切实回应。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了一系列
“左”倾错误,对国家安全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这
也让我们党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正确认识
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密切关注矛盾变化,适时调整
策略。所以,自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提
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党的安全工
作重点围绕为经济营造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主。一
方面,依旧重视对国家主权利益的维护;另一方面,
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坚持改革开放,打破
了意识形态的思维局限,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
境。
1991 年“两极”格局瓦解以后,经济全球化呈现出
不可阻挡的趋势,以经济安全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
题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上升。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表
现出的复杂性、跨国性以及治理难度大等特性,以江
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积极倡导各
国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处在了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
实现和平发展的愿望变得更加恳切。以胡锦涛同志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
变化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重
大战略主张,反映出我们党在纵深推进现代化建设过
程中,已经开始形成由“内”而“外”、由“国”及“世界”的
大安全思维。在以发展为第一需求的国际大背景下,
中国共产党的“新”国家安全观无疑为稳固世界和平发
展态势提供了新的范式。
(四)完善与成熟:塑造总体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
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
人类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虽然和平
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是国家安全整体面临的新
形势和新任务更加复杂、艰巨。从国家安全新形势来
讲,随着传统安全风险与非传统安全风险的联动性、
倒灌性、放大性效应持续增强,导致国家面临的安全
威胁空前纷繁,辐射的时空领域极度宽广,威胁的成
因也极为复杂。从国家安全的新任务来讲,立足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国家安
全是关乎“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
战略问题。2014 年,习近平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领导人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客观安全形势为依据,持续推进国家安全观内含的国家安全保护对象、国家安全行为实施主体、国家安全威胁来源、国家安全涉及领域以及国家安全实现方式和手段等要素的丰富和创新。为不同时期我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思想引领的同时,开辟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一、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进的历史进程(一)萌芽与奠基:争取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萌芽与奠基大致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旧中国在严格意义上已经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