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VIP专免
2024-01-18
999+
31.17KB
4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的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
义
党的十九届 X中X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xx 周年、开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中央全
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
程和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以更恢弘的视角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
奋斗的历史意义。这五个方面的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
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
劳和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从公元 170 年的东汉时期到公元 1820 年的清朝中叶,中国的生产
力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一直占 1/4到1/3,中国的科学技术在
世界上领先长达 14 个世纪以上。但是受制于生产力水平的整体低
下和封建土地制度的根深蒂固,即使在所谓的太平盛世,广大劳动
人民也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也换不来衣食
无忧的生活,如果再遇上国家衰败、自然灾害、连年战乱,老百姓
更是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名句——“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便是古代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
上,除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之外,又多出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两座大山。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
益贫困化。面对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的中国人民,深受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浸润的先进分子,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抱着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思想,不屈不挠,上下求索。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次又一次的尝
试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茫然无措的中国人民发现了救国救民
的新希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xx 周年
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牢记初心使
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
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
革命,在土地革命中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根据地人
民对于土地的需求;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全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人民对于民族独立的渴望;在
解放战争时期,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国民党展开殊死搏斗,
最终取得胜利,实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正是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流血牺牲,人民才把“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才铸成了红军时期的
“铜墙铁壁”、汇成了抗日战争中的“汪洋大海”、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
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共产党
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颁
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剥削制度,使 3亿多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
进而又引导农民通过互助合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道
路上,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村基础
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农村特困群体五保供养和救济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与此同时,在恢
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探索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尽管
探索中经历严重的曲折,但还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满足了世界 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中
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坚挺地站在了世界舞台上。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
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就是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装在心
中,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幸福,在稳定解决了 10 亿多
人口的温饱问题之后,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而开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了。
但是,此时的“富”还只是就国家整体经济状况而言的。按照新
的扶贫标准,2011 年,我国扶贫对象有1.22 亿人,相对于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2012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
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
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锚定了这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经过 8年的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
困的艰巨任务。同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20 年全国九年义务
教育巩固率95.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中国建成了世界
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显著提升。
仅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
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开展患者救治、全员检测、疫苗接种,不
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出生 30 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 多岁的老人,
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自开展大规模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以来,
截至 2021 年11 月19 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 24 亿剂
次。
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
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
山,守的是人民的心。xx 周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真诚、热
血、实干,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
人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从而感动了人民,赢得了人民的
选择、拥护和爱戴。
二、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早在公元前 2500 多
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
合一的宇宙观。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
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做出过独特贡献。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等,都彰显了古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荣景象和科技文
化创新的巨大智慧。17 世纪中叶,西方一些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
革命并完成工业革命,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侵
略掠夺和殖民扩张。这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
自然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对此却茫然不
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全面滞后,再加上傲慢、冥顽
不化,再也逃脱不过“落后就要挨打”的厄运。
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一次又一
次穷凶极恶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独立的中国逐步成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从 1840 年到 1919 年的近 80 年中,帝国主义国
家对中国的侵略,仅大规模战争就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国侵略西
藏的战争以及在中国土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每次战争都是入侵者
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国人民被直接杀
害或死于颠沛流离;每次战争都是入侵者对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
富的疯狂掠夺,仅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就把圆明园毁于一旦;每次
战争都有入侵者强迫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他们凭着这些条约侵
吞了中国 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在大小城市设立了近 30 个
租界;每次战争都是入侵者对中国的强盗式勒索,从《南京条约》
到《辛丑条约》,主要赔款就有八次之多,数额高达10 亿两白银。
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成为近代以
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从此,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太
平天国农民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有力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
侵略势力,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吵
吵嚷嚷煞有介事地闹了10 年,结果是破坏了一切,而什么也没有
建设起来”。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武器装备,但是安庆军械所也好、马尾军港也好、北洋水师也好,
无不折戟沉沙、灰飞烟灭。戊戌变法,从公车上书到君主立宪、从
时务学堂到强学会、从废八股到兴西学,改良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但百日维新之后六君子喋血法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
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
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窃取,“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就
这样,各种力量前仆后继,各种方案轮番实验,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究竟谁能承担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呼唤着真正
的承担者,民族复兴需要一个全新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一
经诞生,就毅然决然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在党的二大通过的宣
言中明确阐发了中国革命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
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的统一。革命的前途
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
志充满诗意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
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擘画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遵义会议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
问题的新阶段;全民族抗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和空前团结、
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解放战争埋葬蒋
家王朝,建立新中国,基本完成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的历史任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8 年浴血奋战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党留下的“污泥浊水”和大量匪特,
面对鸭绿江对岸美国点燃的熊熊战火,面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
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面对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的“一张白纸”,面对
糖衣炮弹的攻击,人们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同志的豪言正告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
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正是在这种不怕困难、
不畏强敌、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精神的鼓舞下,从抗美援朝保家卫
国到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再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人民于险境中谋生存、于逆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的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届X中X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中央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以更恢弘的视角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这五个方面的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