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六会议专题党课:百年辉煌,伟大荣光
VIP专免
2024-01-18
999+
28.02KB
3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的十九六会议专题党课:百年辉煌,伟大荣光
党的十九届 X中X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
三个历史决议。今天,我围绕《决议》讲三个问题:第一,党的百
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做出了四个历史
时期的划分,这个我们要明确;第二,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
成就,这是《决议》的重点内容;第三,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和历史经验。
一、党的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
《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对抗西方列强入侵,很长
一段时间是屡战屡败。原因很多,但以下两个原因尤为关键。
第一,没有新的思想充分唤醒民众。民众缺乏现代国家意识、
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仅仅依靠国家政权和军队的孤军奋战是难以
成功的。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
上,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冷漠地观看朝廷与外
夷的战事,好像在观看一场马戏表演。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
分疑惑,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
国。”意思就是国家不为老百姓考虑,老百姓心目中就没有国家。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据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很
多老百姓也是帮助八国联军运送物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
个国家对老百姓的剥削压迫,老百姓没有一种认同感,觉得战争是
朝廷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
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头,当时也是有很多老百
姓围观。先觉者、探索者牺牲了,但是民众麻木不仁,就像鲁迅先
生在小说中写的那样,“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
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辛亥革命为什么未竟全功?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唤醒民众,仅靠
革命者孤军奋战是无法取得成功的。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描写
了革命者夏牺牲后,华老拴买了夏的人血馒头给华小拴治痨病。姓
华的喝了姓夏的血,什么意思?寓意就是华夏民族的悲哀。鲁迅先
生在小说《阿Q正传》中也反映了,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没有唤醒底
层民众的“革命”,尽管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思想,结果却还是一幕不
堪回首的悲剧,封建秩序没有被触动。
进一步讲,反抗外来侵略不仅要唤醒民众,而且要有唤醒的新
思想。如果没有唤醒的新思想,即使把老百姓能量调动激发起来,
但是这种传统的造反精神也是不行的。我们都看过《西游记》,第
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玉皇大帝派佛祖去降服孙悟
空,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
将天宫让与我”。你看,他被唤醒了,但不过是一种传统的王朝造反
精神而已。
在传入的各种西方思潮中,比如君主立宪制、多党制、西方议
会政治等,当时也是影响很大的,但是后来证明这些只适合于西方
的国情,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
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
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与人民主体地位的揭示给我们以信心。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历史规律,我们可以把握规律,可以改造世界,
可以反抗侵略,可以奋起直追。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工农联盟
统一战线,特别是描绘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以上各个方
面恰恰契合了近现代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需要。
第二,缺乏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依靠传统的王朝政治和割
据的军阀政治不足以担当反抗外来侵略的重任。在近现代历史上,
各个阶级都进行了探索。比如同盟会,它由各个会党集合而成,内
部派系林立,同时,它的社会基础很大一部分在海外。
国民党尽管改组以后也向俄国革命学习,但是学得不彻底,因
为国民党代表的阶级基础主要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包括买办资
产阶级,主要集中在江浙、上海一带,在广大农村统治基础极为薄
弱。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的组织性、纪律性、
先进性、革命性远胜于国民党,是一种新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斗争中,这个结合点就是阶级斗争。这也是这
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成功的关键与奥秘所在。对这样一个
结合点,我们党实际上是有自觉认识的。比如,1936 年,毛泽东
同志在延安同斯诺谈话中说:“1920 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
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
国革命历史的影响。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
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
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
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
言》,陈望道译,这是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
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 年夏
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
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在这个时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
第一,党的建设。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所以党的建设
要搞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1939 年10 月,毛泽东同志在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豪迈地、独具匠心地把党的建设称之为
“伟大的工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
要建设这样一个党……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
第二,武装斗争。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这在毛泽
东同志的诗词中也有反映。比如,毛泽东同志在《清平乐·蒋桂战
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
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
忙。”意思是,风云骤然变幻,军阀重新开战。他们洒向民众的尽是
怨恨呀,他们的黄粱美梦仅是昙花一现。红军的旗帜挺进过了汀江,
直逼龙岩与上杭。收取了祖国山河之一角,急切地为农民分配田地。
第三,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同志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
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这在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中也有反映。比
如,毛泽东同志在《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写道:“此行何去,赣
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意思是,此行将去何
方?赣江畔风雪正迷乱。命令昨日已下达,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
吉安。
又如,毛泽东同志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写道:“百万
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意思是,所有的工农们要踊跃
与敌人争斗,让革命席卷江西,捣破敌人占领的湖南湖北。
再如,毛泽东同志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写道:“二
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
山下红旗乱。”意思是,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
天。我将唤醒千百万的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齐努力,那时不周山下
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第四,统一战线。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什么是政治,政治
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我们知道“三三制”
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
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孤立
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
重要作用。根据“三三制”的规定,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
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
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
子各占三分之一。
经过 28 年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民主党
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 1949 年10 月1日宣告成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
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
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
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
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
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
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实行男女权利平等,镇
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
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1953 年,我们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
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也是我们说的
“一化三改”。
1956 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党领导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
党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
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
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这个时期,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形成了重要成果。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的十九六会议专题党课:百年辉煌,伟大荣光党的十九届X中X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今天,我围绕《决议》讲三个问题:第一,党的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做出了四个历史时期的划分,这个我们要明确;第二,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这是《决议》的重点内容;第三,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一、党的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