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关于家风的那些事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8
999+
21.1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关于家风的那些事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
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
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
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
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
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
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
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
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本次廉政党课
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
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
家风的实践要求。
一、家风的由来与传承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
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
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
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
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
“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
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
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
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
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
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
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
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
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
《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
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
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
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
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
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
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
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
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
的港湾。
二、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
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
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
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
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
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
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
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
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
风”。2015 年10 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
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 年10 月,党的十
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
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
家风”。同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
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 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
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
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
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
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
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
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
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
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
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
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
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
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
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
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
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
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
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
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
强大的正能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关于家风的那些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本次廉政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