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VIP专免
2024-01-18 999+ 171.23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新时代以来政界、学界和社
会各界共识度较高以及使用频率较高的政治术语之一,但由于
学界对其探讨尚不充分,使其成为一个“被使用”远胜于“被理解”
的政治术语。这也就引出了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当我们在谈
论制度优势问题时,究竟在谈论什么?而“谈论什么”从根本上要
求阐释好“是什么”的问题。因而,全方位、深层次探究“何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一词的使用考察。中国共产党
自成立起,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早期中共
领导人虽未直接使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词,但通过革命实
践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肯定。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学习借
鉴苏维埃制度来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通过明确革
命前途来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是
通过与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封建制度的对比来肯定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献中,“制度优越性”和
“制度优势”往往被共同使用,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主要使用“优越性”一词来论述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领导集体分别使用“优越性”“优势”“好”等词语来分析社会主
义制度。显然,“优越性”“优势”“好”等词语在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优
越性方面发挥了同样的功能。新时代以来,“优越性”与“优势”词
语仍然在被使用,但随着习近平先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
体学习中就“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四
个主要优势”、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13 个显著优势”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便成为一个共识概念。从语义上来
讲,“优越性”与“优势”基本一致,但从具体用法上来讲,“优越性”
更强调从形态层面来理解制度,而“优势”更强调从效能层面来理
解制度,这不仅拓展了制度优势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赋予了其
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涵界定。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学界或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
势”这一概念直接拿来使用,或者从“中国特色”“治理效能”“比较优
势”“影响效力”等宏观层面来阐述制度优势,致使概念界定问题
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既有研究已经为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优势”内涵指明了方向,但亟须对其进较为系统、深
的阐释。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术语使用、当前
学界相关概念的考察及其内涵、外延的分析,可将其概念界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
实践活动中形成而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内在优势与比较优势,
是制度理念、制度设计、制度改革、制度运行等各个环节综合
用的果,是文基因、制度产、文明成果等多种优势
组配置的产,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形的制度表达,
集中体现了理论优势、价值优势和实践优势的内在一,体现
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本质
1.认识方法视域:制度优势是一个范畴概念。从认识方
视域,制度优势是一个范畴概念。范畴即要求
通过比较来理解制度优势,而比较致可分为同形态比较与
异质形态比较两种。一方面,可以在同其形态社会主义
制度的比较中理解中国制度优势。一是将中国制度与苏制度
模式比较。中国与苏联都选择了本具有优越性与先进性
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苏在践社会主义制度期也出现过
短暂兴盛期,但为何苏解体了而中国起了,这被国
内国学者为值得深探索的界“历史”。二者的对比有
力说明,制度本的优势不等同于制度模式的优势。也就是
说,制度优势的后,其实政党这一影响因二是
将中国制度与其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模式比较。虽然,
中国、朝鲜古巴、越老挝同为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但由于历史背景、国、文等因不同,中国的发展要远远
于其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都是社会主
义,因而中国与其社会主义国家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在
上是通的,中国的经验必然可以被借鉴考。一方面,可
以在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中理解中国制度优势。一是将中国
制度与以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进比较。具体可
产力标准、政治有序标准、社会标准标准、共
富裕标准标准、效率标准标准等指来对
两种制度。通过比较可,中国制度在以上标准都体现出了
比较优势,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以上标准中的比较优势逐渐
丧失。可以说,中国制度在起,西方制度在衰落,这是一个
实。萨拉·弗朗德斯说,“中国抗击病毒的成功与
抗击病毒失败,表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及国资本
主义制度的失败”。二是将中国制度与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制度进
比较。秦刚认为,主社会主义“既不彻底资本主义,也
彻底社会主义”。是说,主社会主义虽批判资本主义
制度弊端,但又坚持生产资料私有制,力维资本主义制度,
其虽然和了阶级矛盾,但也面临财负担过重、产力
下降失业率高等现实困境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
期共,我们党要不断完善制度体保持制度的竞争
优势。
2.制度本体视域:制度优势是一个结构范畴概念。
摘要:

党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新时代以来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共识度较高以及使用频率较高的政治术语之一,但由于学界对其探讨尚不充分,使其成为一个“被使用”远胜于“被理解”的政治术语。这也就引出了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当我们在谈论制度优势问题时,究竟在谈论什么?而“谈论什么”从根本上要求阐释好“是什么”的问题。因而,全方位、深层次探究“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一词的使用考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早期中共领导人虽未直接使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展开>> 收起<<
党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docx

共17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