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关于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思考
VIP专免
2024-01-18
999+
196.33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关于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
思考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
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
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
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
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
项目标任务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以下问题:“两个确立”的确立
过程是怎样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
何形成的?马克思曾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
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
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
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
这就是说,如果要深刻认识一个思想、一个意识,就要了
解那个时代物质生活中的矛盾。
那么,分析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力量此消
彼长。第二,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
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经过艰辛努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习近平总书
记曾告诫全党,“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
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
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第三,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进步,社
会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带来的一些
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应对。第四,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
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
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
定。
一、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与战略
重心东移,“东升西降”持续发展,世界经济面临重构,人类
的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也
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要应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
需要一个理论来指导。这个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世界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世界经济“东升西降”持续发展
(1)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变化上看,2021 年发
展中国家 GDP 总和达到了 40.2 万亿美元,全球占比
41.75%;发达经济体 GDP 总和为 56.09 万亿美元,全球
占比 58.25%。而在2000 年的时候,发展中国家 GDP 总
量与发达国家 GDP 总量差距还很大。但我们看现在,这个
差距已经大幅缩小了。
1980 年,亚洲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还是比较少。
但是到了 2019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按
购买力平价标准衡量,亚洲 GDP 的全球占比为34%,而
美国与欧盟合计占比为31%;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更是高达6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代以来“西强东弱”“西主东从”
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2)从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变化趋势来看,世界也
正在发生大的改变。近代以来,西方是全球科技研发能力
最强的地区。但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以及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
体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显著上升,世界创新核心区也呈
现东移趋势。2022 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
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
重连续 4年超过6%。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首次对外发布的2016 自然指数排行
榜显示,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
次于美国。在自然指数排列前10 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在
2012 至2015 年期间呈现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并且有些
中国大学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
2023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最新数
据显示,2022 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自
2019 年以来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
2018 年,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新
组建科学技术部。重新组建的科学技术部,将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
国专家局牌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科学技术部管
理。2023 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案的议案,再次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这次重组强调,实
现科技领域“抓大放小”。把一些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其他部门,
有助于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筹划组织战略研究,
协调统筹全国的科技力量。
(3)从人才培养和储备来看,相比于西方的缓慢发展,
中国以高等教育规模和教育支出的跨越式发展为自己下一
步的发展储备了庞大的人力资本。2023 年,教育部公布数
据显示:202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比
2021 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 所。
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9 所(含独立学院164 所);本
科层次职业学校32 所;高职(专科)学校1489 所;成人
高等学校253 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 234 所。各
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4655 万人,比2021 年增加
225 万人。
2.世界经济体系面临重构
(1)全球生产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当前,从制造业增
加值的占比来看,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已和高收入国家不
相上下。从制造业的地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由北美、欧盟、
东亚和太平洋三足鼎立到东亚和太平洋明显占优的变化趋
势。
(2)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百多年前,早期
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国际分工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世界经济格局
已有很大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后,产品内分工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
工”发展迅速,同时,发达国家之间产业的“水平型竞争”持
续发展,“混合型国际分工”大量涌现。进入21 世纪,国际
分工协作网络化不断发展,商品的生产根据不同生产阶段
对生产要素、技术等投入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成本、
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差别,在全球范围之内,进行区位配
置,获取最大利益。
(3)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刚
结束时,美国是唯一的贸易核心。当时美国的贸易总额和
出口额的全球占比非常高。但是在 1950 年至1960 年期间,
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美、欧平分秋色的局面;1970 年至
1980 年,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欧、亚多极发展,一直到
20 世纪的最后20 年,这个格局都基本保持不变。
进入21 世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物贸
易中异军突起,不仅年均增幅比发达经济体高,而且与发
达经济体外贸总量的差异也大幅缩小。
(4)以“中心”与“外围”为特征的世界货币格局正在改
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世界货
币,一直占据着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位置,而其他国家处
于这一架构的外围。然而进入21 世纪,随着美国在全球经
济中比重的下降,美元作为世界各国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和重要性正在持续下降。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步很快。2016 年,人民币正
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当前,人民币已经
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大宗商品计价实现突破,人民币
越来越有国际范儿。2021 年12 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
会(SWIFT)发布数据显示,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
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位。
(二)人类社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征
1.生产力出现新发展
(1)劳动对象具有了新内涵。现今的劳动对象与一百
年前相比变化很大。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在
地域范围、深度等方面有了极大扩展。天空和深海成为重
要开发对象,矿藏资源开发利用从陆地向海洋进一步延伸。
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如生铁、粗钢、水泥、化纤、布、化肥
等产量极大提高。数据、新材料甚至生物品种成为当前时
代社会生产形态中新的劳动对象。
(2)生产工具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农业生产工具正
在代替旧农业生产工具。基于生物工程的育种使得生物实
验室、自动化设备、化学制剂,甚至物理射线等都成为新
的农业生产工具。现在,在工具生产上,工业机器人被大
规模应用。与数据等崭新的劳动对象相对应,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生产工具在当前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2.社会生产关系出现新调整
(1)生产的世界性具有了新的意义。物质财富生产的
国际化不断深化,已经具有全球化特征。精神财富的创造、
存在和应用也已经全球化。甚至人自身的再创造也越来越
世界化。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关于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思考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以下问题:“两个确立”的确立过程是怎样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