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时代党的义利观
VIP专免
2024-01-18
999+
175.38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新时代党的义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义利思想为根脉,继承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
理论精髓,科学概括社会主义义利观,赋予"义"与“利”
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义利观。"义,
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
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 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
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
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
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
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
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这是领袖总书记关于义利问题的深刻阐述,对于我们科学
把握新时代义利观的精神实质和全面理解新时代义利观的思
想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试图阐释新时代中
国共产党义利观的理论内涵,并揭示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
于推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义利观的理论内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义利观以"义是共产党人、社会主义
国家的理念"为逻辑起点,坚持国家利益观,坚守以人民为
中心的人民利益观,倡导以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利益为核心
的国家价值观,秉持尚正义、讲情义、重道义与求大利、贵
公利、尊当利有机结合的理念,将用于规范个人道德行为、
国家政治伦理的义利价值观,延伸至国与国交往、人类前途
命运的维度,建构了一种新型的国内国际伦理关系,具有丰
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1. “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利益是
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是
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它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
化利益等多个方面,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
利益。国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国家利益,就会给世
界和平发展造成巨大伤害。领袖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
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
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
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
利益的苦果。”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利益观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大
利,主张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首先,坚持主权
平等。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稳定发展、战略安全、根据本
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等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国家无论大小、
强弱,主权是一律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侵犯别国的主权。
其次,维护长远利益。在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
同时,要兼顾长远利益。始终着眼长远,坚定维护和发展开
放型世界经济,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原则,
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不断推进世界经济优化升级,共同实现长远发展。只有牢固
树立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意识,
国家间形成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各国强化协调与合作,
避免冲突和对抗,才能维护好各国的长远利益。再次,坚持
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是义利统一的最高形式,在国际关系中,
树立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树道义,不搞你输我赢、
赢者通吃。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努力寻找
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扩大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
在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双赢、共赢和多赢。
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利益观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大义出发,
倡导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建构更加公
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可以说,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符
合世界各国意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
理论。
2. "共同快乐、共同幸福"的人民利益观。坚持人民
利 益至高无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始终是
中国 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
的最集 中体现。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
终把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
历史伟业。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义利观把“义”作为共产党
人、社会主义
国家的理念,阐明其“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内涵和社
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主张"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共同快
乐、共同幸福”就是满足人民利益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社
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富裕,是指人民利益得到极大满足,全体
人民普遍富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具体
来说,就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水平的物
质生活需要,实现了人民的经济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
达,依法治国体系健全,实现了人民的政治利益;整个社会
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激发,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成为
一体,实现了人民的文化利益;社会公平正义,各项富民惠
民政策深得人心,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科学完善,实
现了人民的社会利益;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实现了人民的生态利益。“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就
是实现天下大同,世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正如领袖总书记指出: "各
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中国把
自己的事情做好,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是对世界的贡
献,中国的繁荣发展成果惠及世界,也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
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坚持公平公正,落实支持非洲和最
不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倡议,并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
资源;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对人民健康和国
际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控制疫情,稳定国内经济,最早提
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开展大规模全球人道主义
行动;中国实践形成的减贫经验,已成为全球贫困治理和减
贫合作的宝贵财富; 中国倡议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打造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劲引擎,让世界远离贫
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就是世界人民共同快乐、共同幸
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义利观秉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
理念,追求实现全世界人民“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它继承
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形成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
3. "义利兼顾、义利平衡"的和谐发展观。和平发展是
大义,合作共赢是大利,两者并育而不相害、相辅相成,只
有均衡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共同利益和个体利益,才能实
现和谐发展。领袖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
快速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
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
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
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 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
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义利
观主张义利统一的和谐发展原则,即把自身发展同他国、他
人发展联系在一起,把自身利益同他国、他人利益结合起来,
在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实现双赢、共赢、多赢。第一,
只有和谐发展才能避免义利失衡。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大多数
都是义利失衡引起的,国家间合作不兼顾义利,就不可能带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新时代党的义利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义利思想为根脉,继承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理论精髓,科学概括社会主义义利观,赋予"义"与“利”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义利观。"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