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
VIP专免
2024-01-18
999+
32.9KB
3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
同志们,
根据这次集训计划安排和 XX、XX 指示,今天我围绕“如何
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与大家作个交流,也算是和大家谈谈
心。
讲这一课之前,大家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书
记”是什么?早在 160 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商讨
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后更名为共产党),恩格斯问这
个组织的负责人怎么称呼?马克思回答说:就叫“书记”。对于
“书记”的含义,后来马克思在他阐述巴黎公社原则中进一步解
释,“书记”就是“无利可图但是光荣的位置”。后来,各国共产党
的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都称为“书记”。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已
步入了“书记”的行列,是代表党在基层开展思想工作和组织工
作,可以说是岗位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特别是经过上
任以来几个月时间的实践,相信大家对自己肩负的沉甸甸的责
任已经有了切身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称职的、合
格的党支部书记,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六种能力”。
一、抓大事、谋全局的能力
我们常讲,“连队要走上坡路,关键依靠党支部”。作为基
层党委(支部)书记,把握方向、掌控大局是首要职责,也是
最根本的职责。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认识:方向是上边定
的,下边只管怎么干,基层营连谈不上什么方向。其实这种认
识是非常片面的。一个单位、一级组织,无论大小,都有一个
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个方向,既包括政治方向,又包括具体工
作方向。作为书记,如何统好全局、把好方向,我感到有三句
话要把握:
一是不离上级谱,唱活自己戏。就是无论干什么都要以上
级的指示精神为准绳,就像唱戏不能离开谱子一样。也有人把
这比喻成“顶天立地”,就是说要上能顶天,跟上级的思路对接
起来,确保建设方向正确;下能立地,与单位实际紧密结合,
确保谋划思路实在。那么我们部队建设的谱是什么?就是上级
的法规制度、政策规定、决策指示,这些都是我们想问题、干
工作的重要依据,能不能按这个谱去干,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则
性问题。眼下,在我们基层党委(支部)书记中有一种很不好
的现象,就是不注意学习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开会不认真记,
回去不认真学,甚至前一天发的文件,第二天就找不着了。对
于能不能记住上级指示精神、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各级领导是
非常看重的。为什么有的单位经常出现扎眼问题?很重要的一
个原因就是对上级指示精神学习领会不够。我们作为基层党代
表,是上级党组织委派到下边来做工作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要与上级保持一致,这是一个大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学习好
上级指示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是当好书记的基本要求。
二是从全局着眼,向根本着力。
就是说作为书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注意把握全局,从总
体上去筹划单位建设。具体干的时候,又要从最要害的地方着
手。历史上凡是干成大事的,都是这么办的。我们看东汉末年
三国争霸,诸葛亮作为蜀国军师,他的大局就是联合孙权、抗
击曹操,核心就是巩固西川、向中原发展,最终帮助刘备建立
了蜀国。而作为一国之主的刘备反而没有这种全局观念,对于
关羽的死意气用事,一心只想报仇雪恨,贸然和孙吴开战,最
后损兵折将、病逝白帝城,让曹魏得利。现在,不少基层政治
主官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工作上,对其它工作过问甚少,
致使对某些工作失去发言权,不能驾驭局面,这种现象必须注
意防止。作为书记,无论什么时候观察问题都要从全局着眼,
要有战略眼光,不仅单单领导政治工作,还要领导军事工作、
管理工作、后勤工作,也就是说对单位的全面建设、各项工作
都要有一个总体把握。毛泽东既没当过司令员,也很少当过带长
的官,
但重大战役都是他指挥的,他管后勤、管生产、管生活,
无所不包括其中。当前,营连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书记也不
能事无巨细、全面出击,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先有
战略布局、后有战术动作,注意从纷繁杂乱的工作中把握轻重
主次,在一个时期突出一两个重点,或者用军事上的话说,要
集中优势兵力打好主动战。现在我们下基层有时问连队有什么
想法,回答:“争创先进连”。再问具体措施,就马上含糊其辞、
不知所以然。实践证明,抓基层建设必须要有目标、有口号、
有措施,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样才能有进步、有提高。
三是抓倾向问题,会预测分析。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善于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是当好书记的一项基本
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过硬的“做”功,而且要有扎
实的“坐”功,就是要坐下来,静下心来想问题。历史上有不少
军事家身体不如常人健全,像孙膑就是个残废,刘伯承右眼失
明,但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能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
未察,照样能打胜仗。所以说,作为书记必须要多想、多看、
多思考,特别是要注意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如某
个干部不出操,某个战士违犯了纪律没有处理,单就这一件事
来讲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联系起来分析,这件事情就不能算小。
俗话说,“量变不觉悟,质变止不住”。作为一名书记,如果不
懂得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道理,那必定是要坐受其乱的。我们有
的连队很乱,并不是一开始就乱得一塌糊涂,往往是从一个、
一次看似很小而实际又不小的人和事开始的。因此,我们抓工
作时,一定要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见微知著、小中见大,
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来修正好连队建设的方向。
二、统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唱大戏讲的是“戏份”,干工作同样要进“角色”。有的同志觉
得书记是虚的,指(教)导员才是实的,以书记的身份开展工
作没有什么权威,自己不把自己当书记看,不按书记的职责和
程序办,自觉不自觉地把党委支部撇在了一边。这是书记的大
忌。我们要切实进入书记角色,挑起“班长”担子,把班子运转
起来。
一是按原则办事,靠集体领导。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强弱,
关键看集体领导作用发挥如何,而集体领导又是通过党委(支
部)会来实现的,离开了会议,就没有集体领导。那么,怎样
开好党委(支部)会?我个人的想法,要握好“四句话”:(1)
会上工作会外做。要把党委(支部)会开好是不容易的,它的
功夫不能仅仅限于会上,还应把会外的工作做细做实。重点是
以下四步工作:①确定召开会议。党委(支部)会具体开几次
没有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掌握。确定召开会议的
权力在书记,但书记要和副书记进行商量。②确定议题。定了
开会以后,书记要收集议题,审查议题,确定议题。凡是不该
会议研究的事项不列入议题,会上也不搞临时动议。在确定议
题的同时,还要确定列席范围。③出“安民告示”。议题确定后,
要提前通知各位委员,让其有充分酝酿时间。④准备预案。各
委员接到通知后,要对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考虑,准备预案。
必要时要准备几个预案,以便为会议研究提供依据。以上四步
做好了,开会就有了基本保证。(2)大事小事要把握。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时很难把握
比如,对本来开个“碰头会”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要提交支委会
讨论;本来行政会就能决定的事情,也要由支委会研究。前段
时间下基层检查调研,发现有的连队一个月开了 XX 次支委会,
会议泛滥程度可见一斑。会议开得多、开得长,并不见得是好
事。我军历史上的“皖南事变”就是吃了开会的亏。中央让新四
军退到江北。怎么退?项英组织开会研究,一直争吵了两个月,
是我军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这一拖为蒋介石调兵遣将
腾出了时间,新四军一到茂林,便遭到上官云湘 7个师的包围,
酿成了“皖南事变”。如果接到中央的指示就走,什么事也没有。
党支部究竟有哪些大事?《军队支部工作条例》第十条明确了
12 个方面。凡是在这些规定范畴之内的事情,都必须集体开会
研究决定。当然,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条例没有
明确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有 3条原则可以遵循:一
看是影响全局的问题,还是局部的问题;二看是倾向性问题,
还是非倾向性问题;三看是政策原则性问题,还是日常事务性
问题。如果是前者就是大事,就需要集体研究。(3)讨论问题
讲民主。民主发扬得好不好,关键看书记的民主作风。作为书
记,开会时应首先简要说明议题形成过程、上级的指示要求和
有关事项,每研究一个议题先由负责同志向会议报告有关预案。
具体开会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①不能提示。书记不能提
前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告诉其他委员,先划框框,定调子,要
求委员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顺着自己的杆子爬。②不能开场就
讲
。你是书记,你先讲了,别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好讲了,尽
管都是一票的权力,可你这一票在委员的心目中似乎要重一些。
先讲还有一个坏处,就是没有退路,失去主动权,容易造成尴
尬。比如,有一个单位研究记功问题,书记先讲了自己的意见,
结果被委员们给否了,最后弄得下不了台。③不能堵塞言路。
委员发言,不管讲的是对是错,都要让人家把理讲清、把话讲
完,不能一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立即驳回。驳多了,以后有话
大家也不会再讲了。(4)集中意见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少
数服从多数”。也许有人会说:“有时正确的意见在少数人一
边。”这种情况有,但毕竟不多。在我党的历史上,像八届十中
全会开除刘少奇党籍,上千人的大会只有陈少敏一人没有举手,
这种情况也只有那么一次,而且是在党内政治生活很不正常的
情况下出现的。作为会议主持者,我们当然希望出现一边倒的
局面,都赞成或者都反对。但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很多时
候是众说纷纭,多种意见相持不下。这种情况怎么办?遇到这
种情况,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引导,防止
节外生枝,当意见大同小异时,就要当断则断、作出决议,有
时候时间也等不起。根据我的经验,总结或决议时要尽量引用
别人的话,这样就会使大家有存在感、获得感,从而愉快地服
从决议。
二是既肩扛帅旗,又手拽风筝。
一个好的班子,应当是攥紧成拳,伸开成剑。攥紧成拳是
集体领导,属于党的范畴;伸开成剑是行政领导,属于行政范
畴。这样有攥有伸,攥攥伸伸,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转状态。
党委(支委)会作出一项决定之后,由军政首长分工组织大家
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当“甩手掌柜”、对工作彻底放手了。
书记是负总责的,无论谁担负这项工作,书记都有责任和权力
去了解情况,实施监督,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在这个问题上
常犯的毛病有两种:一是有的同志担心放了权就减了威,事必
躬亲,统得过死,致使下边放不开手脚;二是彻底撒手,不管
不问,完全信任。这两种现象对干好工作都是十分不利的。正
确的做法应当是“肩扛帅旗,手拽风筝”,就是对决定了的事情,
让班子成员放手大胆去干,同时又要密切关注工作进展情况,
把好关、定好向,调节好各方面的矛盾。唯其如此,才能做到
统而不乱、分而不散,驾驭好整个局面。放风筝大家都知道,
风筝飞多高,往那个方向飞,风筝说了不算,是牵线的人说了
算。有了风筝你不把它放出去,这个风筝没有用;如果放出去
你又管不了它,这说明这个风筝不是你的风筝。正确做法可以
让风筝使劲飞,至于飞多高,飞往那个方向,由我去控制。
三是能知人善任,会搞好团结。毛泽东同志讲:“领导者的
职责,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作为书记,
要高度重视用人这个问题,用人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用得
好、用得当。
摘要:
展开>>
收起<<
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同志们,根据这次集训计划安排和XX、XX指示,今天我围绕“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与大家作个交流,也算是和大家谈谈心。讲这一课之前,大家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书记”是什么?早在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商讨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后更名为共产党),恩格斯问这个组织的负责人怎么称呼?马克思回答说:就叫“书记”。对于“书记”的含义,后来马克思在他阐述巴黎公社原则中进一步解释,“书记”就是“无利可图但是光荣的位置”。后来,各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都称为“书记”。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已步入了“书记”的行列,是代表党在基层开展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