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脉络和线索
VIP专免
2024-01-18
999+
30.82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史教育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脉
络和线索
同志们:
学习历史,我们必须掌握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定论,
从历史脉络和线索来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 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 1949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 28 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
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革命”。第二个历史时期:从 1949
年10 月至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段历史 29 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
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建设”。第三个历史时期:从 1978
年12 月至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历史 34 年,这一时期最鲜
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改革”。第四个历史时期:从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复兴”。
一、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
事”,我们可以把“四件大事”用 4个“天、地”或是 4个“大业”
来高度概括,即: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
(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
地(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第一个“天、地”,即“开天辟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的“救国大业”。
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
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
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最终归于失败。在近代中国社会
矛盾的剧烈冲突中、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
激烈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
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 年7月23 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
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的正式建立。(1941 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把 7月1日作为
建党纪念日,7月23 日是诞生日,7月1日则是纪念日,两
个日子是有差别的),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
党的早期组织。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
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
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
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 28 年浴血
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
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
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
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
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
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
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据不完全统计,从
1921 年至 1949 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
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 370 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
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
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
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开始走
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第二个“天、地”,即“改天换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的“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异常艰难
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
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解放,很多
基层政权尚未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
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
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
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
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
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
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
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
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
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1954 年6月,毛泽东主席提出
过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6 年,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大规模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
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有了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
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顺利
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
杂交水稻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20 多年间,以毛泽东同志
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它
不仅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又赢得了经济上的独
立,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为增强国
防力量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条件,而且为之后中国社会
的全面发展和一切进步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
了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
经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
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
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
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喊出“石油工人一声
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口号。1964 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
“工业学大庆”的号召。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
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
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
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铁人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国
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1960 年2月,河南省林县人民
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
至1969 年7月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灌溉面积达
54 万亩),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
的精神财富。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
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
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
基础。
第三个“天、地”,即“翻天覆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的“富国大业”。
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 1958 年以后也开始
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 10 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
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 。
1978 年9月16 至18 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指出:
“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
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 12 月13 日,
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
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
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主题报告,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 年12 月18 至22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
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
碑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
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
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
“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
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 年6月23-24 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
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纷繁
复杂的形势,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
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
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
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
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史教育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脉络和线索同志们:学习历史,我们必须掌握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定论,从历史脉络和线索来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28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革命”。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段历史29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建设”。第三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