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课:百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6500字)
VIP专免
2024-01-18
999+
184.52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高校党课:百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A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党
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
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
全部工作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
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
障。
一、百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
从党的百年历程出发,以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召开等为参照,高校基层党组织经历了
初始初创、全面恢复、规范建设和高质发展等四个阶段。高校
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程,是党百年建设历程在教育事业中的缩
影,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征
程。
1.1921 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初始初创期。五四运动前
后,高校师生作为活跃在社会进步潮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
中国共产党组织创建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高校基
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截至 1921 年底,全国仅有的 5个
党支部中,有 2个党支部创建主体是高校师生。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开展革命的同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事
业,
先后建立了中央红军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等一批高等学
校,并在学校建立初期就加强党组织的建设。五十年代,基层
党组织建设迎来新的生机。1948 “年底,党中央提出 公开建
”党 的口号,改变了过去秘密建党的方式。1951 年,党的第
一次组织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
议》,提出到 1953 年逐步完成党的基层组织整顿工作,建立
“健全各级党委管理党员和支部的机构。 在 1952 年下半年,
所有 500 ”人以上的专科以上的学校都有了党的基层组织 。截
至1953 年6月,全国基层党支部的数量已达近 33 万个,全
国各大中专院校都设立了党组织。1956 年,中共八大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
“ ” “ ”党章,将七大党章中的 基础组织 调整修订为 基层组织 ,
“ ” “范围上由 党的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 拓展为 基层党委、总支
” “ ”部和支部 ,明确规定 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起领导作用 ,并
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权利义务、党员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这
“ ”是 党的基层组织 这一概念在党章中的第一次使用,体现了
基层组织的本质特征和地位作用。六十年代,随着党中央教育
方针的变化调整,高校党组织建设经历着波折与动荡,也经历
了转变与发展。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
“工作的指示》指出, 在高等学校中应该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
”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这是高校党的领导由五十年代初
“的 党委成员以行政负责人的身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党组织
”不直接领导行政
的校长负责制,向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的重大转
变。此后,高校在党委领导下明确党政分工,建立学生政工干
部队伍,同时逐步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展劳动、军训等
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在 1961 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
“ ”称高教六十条 )中,确立了党的领导在高校的地位,促进
“ ”了高校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此外, 高教六十条中
第五十五、五十六条分别对系党总支、教工和学生党支部的设
置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遵循。
2.改革开放前后的全面恢复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一时期,
随着对教育战线整顿工作的开展,高校领导体制及班子建设日
趋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日趋加强,在高校知
识分子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逐渐加大,高校党组织建设
工作进入全面恢复时期。1978 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
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报告涵盖了高校领导
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对加强高校
党的领导、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年 10 月,教育部发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将高校领导体制由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
的 校 务 委 员 会 负 责 制 ,改 为 党 委 领 导 下 的校 长分 工 负 责
制。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
“ ” “定, 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
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
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
”来 。党在高校的核心地位重新确立起来。这一时期,党和国
家还尤其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共产党员,纠正了对知识分
“ ”子 左 的看法,持续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1989 年后,
针对高校党的领导淡化、思想政治工作软化等错误倾向,党中
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高校党的建设。1989 年6月至
7月,国家教委先后召开部分高校党委书记座谈会及全国暑期
高校工作会议,确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
议,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使高校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强阵
地。同年 8月,党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必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抓党的建设,
明确指出党委书记要把抓党的建设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切实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
核心。
3.21 世纪前后的规范建设期。进入21 世纪,高等教育
的改革发展对高校党委的领导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
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通过颁发文件、召开会议等
方式,分析形势、指明方向、紧抓过程、落实细节,推动高校
党建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育秩序持续稳定,师
生精神状态有了新的改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1990 年,首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
结高校党建工作经验,研究和解决党建工作中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为高校党组织科学发展保驾护航。随后,中共中央印发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规定 国家举办的高
”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
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基本定型。此外,这一时期高
校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员制度不
断完善。1999 年召开的第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进一
步强调:加强高校党建关键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充分发挥
党总支、党支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以上会议和文件为
高校基层党组织机构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确保了党建队伍的
稳定与发展。此外,1996 年及2010 年中共中央先后两次修
订颁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
简称《条例》),为加强高校党的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推
进高校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对
比1996 版和 2010 版《条例》 ,发现 2010 版《条例》在高
校基层党组织职责、支部设置等诸多方面均进行了完善。从高
校党委到师生支部、从组织功能到党员发展,内容的丰富和细
化充分体现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也体
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延伸。
4.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质发展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
央对于高校基层党建从顶层的制度支持、重大教育活动的效果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校党课:百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A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全部工作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一、百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从党的百年历程出发,以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召开等为参照,高校基层党组织经历了初始初创、全面恢复、规范建设和高质发展等四个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程,是党百年建设历程在教育事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