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廉政党课三篇
VIP专免
2024-01-18
999+
241.48KB
4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廉政党课
同志们: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践行“三个务必”政治要求作出部
署,强调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
务必”。“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所处历史
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
断,是向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管
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是党进行自我革
命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和时
代意蕴,永葆赶考之路的清醒和坚定,始终牢记并践行“三个务
必”政治要求,在奋进新征程上坚决扛起“两个永远在路上”使命担
当,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下面,结合教育整顿前
段时间的学习,我和同志们交流三点: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宗旨意
识,始终做到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
1949 年3
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赢得革命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
志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2 年
10 月,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
郑重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
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两个
务必”到“三个务必”,其内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三个务必”
不仅在“两个务必”的基础上注入了时代伟力与理论创新,也同样
注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年间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成就的奋斗密码。“两个务必”为“进京赶考”提供了思想保证,
“三个务必”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
明、任重道远。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
什么出发。我们的事业越是伟大、任务越是艰巨,越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的讲
话中,习近平
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写入了
修改后的党章。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指
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
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
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
宗旨、初心使命。”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
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贯通融入监督执纪执法和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全过程、
各方面,在正风肃纪反腐中不断凝聚党心民心。
一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深刻理解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
人心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
题,彰显政党性质,也体现在重大关头的价值追求上。我们党向
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既关系着民
心之所向,也顺应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人民至上,
是纪检监察工作根本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应有之义。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而实现人民
对于美好生活向往中发挥着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一方面,要突出惩治职能,在“纠问题”上下功夫,盯住并解决好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
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有什么问题
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以正风肃纪反
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另一方面,要突出监督职能,在“抓落
实”上下功夫,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围绕关于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开展
政治监督、加强跟进监督、实施精准监督,确保一切惠及民生的
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也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监督主体作用。知屋
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根基和力量来源于人民,纪
检监察工作也必须紧密依靠人民。纪检监察机关要一以贯之坚持
党的群众路线,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多深入基层、深入
群众,了解实情、摸清民意,听一听群众呼声、问一问群众需求,
发现和提出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和上层决策,进而提高监督工作
的精准性、有效性。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做好宣
传教育和发动引导,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话语权,在着力完善“来
信、来访、来电、网络”等信访举报平台基础上,探索回电寻访、
上门走访、带件下访、重点约访等方式,进一步扩展信访举报受
理渠道,推动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协同贯通。要着力拓宽监督触
角,消除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空白和盲区,通过党务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公示等方式,把公职人员履职尽责情况
置于党组织和人民
群众监督之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监督。要高质量研
判处置问题线索,对群众反映强烈、反映集中、涉及切身利益的
问题,决不能一核了之、一处了之,把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都放在群众本身,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更好联系群众、团结
群众。
三要始终不断造福人民,坚定不移做到反腐为民、反腐惠民。
正风肃纪反腐,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
么。”纪检监察机关从人民利益出发,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造
福人民的实事办实,把造福人民的大事办好,把造福人民的难事
办妥,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忠诚。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
标准,就是“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
答应”,就是群众是否能真切体会到自己的事情有人管、自己的利
益有人护、自己的冷暖有人惦记。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同群众身
边的腐败问题作斗争,向漠视群众利益的行为亮剑,深入整治民
生领域的“微腐败”,坚决铲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让每
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
度,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坚持不
懈推进作风建设,用好问责利器,坚决整治庸政懒政怠政、避事
避难避责、乱为不为慢为等问题,用严谨的作风、过硬的素质、
扎实的业绩赢得民心。
四要始终牢牢植根人民,不断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坚定地说“虽千万人,吾
往矣!”再次彰显伟大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和“得
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气节胆魄。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
来自人民。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
终坚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牢牢植根人民,
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绝对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投入纪检监
察事业,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九死而不悔”。我们要做
到面对是非立场坚定,时时刻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两个维护”
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坚决同一切与党离心离德、与人民背道而行
的行为作斗争;要做到面对违纪违法行为敢于动真碰硬,以“不怕
鬼”的勇气、“不信邪”的魄力和“一严到底”的决心,义无反顾投身
全面从严治党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做到面对诱惑
始终冷静清醒,用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坚决捍卫党纪国法
的尊严。作为党的忠诚卫士,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不忘自我革命
的纯粹初心,守护好忠诚于党、担当为民、干净做人的底色,确
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持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作
为,继承优良传统、锻造过硬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党的光荣传
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XX 时期,中国革命处于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
的历史转折。1949 年3
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警示全党同志不
能被胜利冲昏头脑,防止“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
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等四种情
绪,防止资产阶级的捧场和“糖衣炮弹”的攻击,提醒全党同志“夺
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
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告诫全党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
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
必”的论述,立足于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准确
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和深刻领悟,对未来革
命和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科学回答了中国
共产党人如何正确对待胜利和执政的考验,应该怎样继续坚持党
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跳出历史周
期律的重大历史命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
复提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
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
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
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不论我们国家发
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
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一种基于实现奋斗目标长期性、复杂性
和艰巨性的认识。古人常讲“谦受益、满招损”,“谦虚谨慎”不仅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本色。只有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真正博采众长,吸收
世界先进科学文化,才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认
真听取民意、正确做出决策,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群众路线也是存
在内在统一的。而艰苦奋斗是一种基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的态度。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艰苦奋斗,贵
在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蕴含着无私的奉献、坚韧的意志
和执着的追求,也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实
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新时代十年,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党情国情世情,深刻认识到作风
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正是基于如此的高度警醒和自觉,党中央从
四风问题破题入手,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以党风政风的改变来改
进社风民风、凝聚党心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
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重要讲话中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
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继续纠治享乐
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
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长效化。”《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再
次强调,“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具体到我们的
纪检监察工作,一要求真务实、自觉担当。在审查调查工作中,
要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由风变腐、风腐一
体,纠“四风”、树新风必须久久为功,进而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
策部署要求,毫不动摇的抓好作风建设,持续纠治“四风”,坚决
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以办案的实际成效释放严肃执纪
的信号。同时,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
蕴含着知行合一的品质,鲜明的实干导向转化为为党执纪、为国
执法的责任担当,深刻认识党的优良作风和群众路线的内在统一
关系,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传承优良作风,老老实实做人、认认
真真做事、解决实际问题。二要理性平和、淡泊名利。在审查调
查工作中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有私心杂念,牢记个人永
远是组织体系的一分子,没有组织提供的平台,没有集体的努力,
没有大家的帮助支持,个人发挥的作用都是极其有限的,特别是
在办案过程中,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不能口大气粗,不计较
个人得失,勇于担当作为,始终要以平等、平和、平静的心态对
待他人,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
领,把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调查处置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纪检监察机
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忠诚于党、勇挑重担,
敢打硬仗、善于斗争。”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
“强化能力建设,打造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党的=+大把“坚持发扬斗争精
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要“加强
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并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
本领”的内容写入党章。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
实质是同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敢于善于斗争既是基本要求,也是特质和本色。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伟大自我
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全
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
跳出治乱兴衰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
新境
标签: #教育整顿
摘要:
展开>>
收起<<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廉政党课同志们: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践行“三个务必”政治要求作出部署,强调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向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管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蕴,永葆赶考之路的清醒和坚定,始终牢记并践...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