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解读汇编(14篇)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8
999+
368.11KB
9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二十大报告解读目录
1. 新华视点·二十大报告解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3
2. 二十大报告解读②丨田书为: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
伟大变革的里程碑........................................................9
3. 二十大报告解读①丨李海青: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
华章..............................................................................17
4. 二十大报告涉台内容解读:引领新时代中国统一大
业..................................................................................25
5. 独家解读〡二十大报告指引方向..............................29
6. 二十大报告解读|我国老龄工作有何进展?..........35
7. 专家解读:二十大报告让全球看到了坚持开放、共
赢的中国......................................................................42
8. 专家解读二十大报告中对外开放的新信号..............49
9. 二十大报告解读丨聚焦 18 亿亩红线 守住耕地才能
端牢饭碗......................................................................53
10. 解读二十大报告之能源转型:新型能源体系需要补
哪些短板......................................................................59
11. 二十大报告解读|如何理解“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63
新华视点·二十大报告解读|不断实现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二十大报告看人民生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2-10-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
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
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部署的民生新举措、
描绘的民生新图景,引发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和广大干部群
众的热切期盼。
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报告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
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
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
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报告回应了百姓期待,说出了群众心声。完善收入分
配制度,在城乡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低收入
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将让更多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觉
得有盼头、有奔头。”圆通速递湖南省长沙市高桥分公司营
运部经理马石光代表说。
我国政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
已经形成了 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按照“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我国将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
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
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就业乃民生之本。报告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出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和就业歧视。
“这些举措瞄准了社会焦点、难点,抓住了稳就业的关
键。”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公共就业服务实训指导中心主
任于砚华代表看来,就业不但关乎个人和家庭生活,也事
关社会和谐稳定。我国每年新增 1000 多万就业人口,要不
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
业。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大
幅增长。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
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将为相关就业人
员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据了解,当前北京、海南
等七省份及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正在开展新就业形态就
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社保: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
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对社保体系建设提出安全规范的新要求,体现了
底线意识、长远眼光。社保制度安全可靠、规范运行,才
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稳定预期和充分保障,才能实现可持续
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
报告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基本
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
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大病保险和医
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
郑功成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
体系,要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保障水
平,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医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
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
布局。
“这意味着,未来更多患者能在家附近享受优质医疗资
源,不必动不动就往大城市、大医院跑。”湖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三部ICU 护士长徐芙蓉代表说,当务之急,要提升基
层医疗设施水平,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增进百姓对基
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
徐芙蓉说,2022 年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
作任务,就包括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发挥
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发挥
省级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
县延伸。
“一老一小”: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报告提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长期奔走在养老服务一线的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琴台
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小娟代表说,空巢、孤
寡老人是服务的重中之重。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落地,将加
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让更多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敬静代表说,
报告从优化人口发展战略高度,作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
系”顶层设计,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指明方向。要积极构
建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打
好政策“组合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教育: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
样化发展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
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
学生资助体系……报告作出系列部署。
不少代表认为,报告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群体的
现实关切,作出及时回应。应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
源供给。此外,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有利于促
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褚新红代表说,群众对
基础教育的诉求也有所变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应通
过完善学校治理、健全教师研训体系等,全面落实报告对
基础教育的目标要求。
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制度
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 多万套,
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人民群众
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国家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亿万百姓喜圆安居
梦。”宁夏银川市公交公司102 路公交车驾驶员杨彦锋代表
说,“我有一位50 多岁的同事,前几天刚刚成功申请了80
多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一家老小特别开心。希望相关制
度能更好为百姓安居托底,让更多人住有所居。”
环境: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
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
告对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作出一系列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上升
至84.9%;与2015 年相比,2021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下降34.8%,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妙云代表
说,未来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聚焦百姓身边痛
感强烈的污染问题开展专项和系统性治理,持续深入打好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十大报告解读②丨田书为:深刻认识新
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
2022-10-19
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深刻指出
“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
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
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成就来之不易,启示弥足
珍贵。我们要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进一步坚定历史
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首先要
把握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
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
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
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
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这三件大
事,对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办成的一系列事关长
远的大事要事进行了集中概括,是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
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鲜明体现。
回望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
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
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
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
进程。
新时代十年,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
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
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
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
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
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
“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
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
隐患。正是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科学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
策、促改革的能力不断提升,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
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
变色、不变味。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充分证明,全党有核心,党中
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
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十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
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
之源,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也必将产生理论的时代。新时代
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站在历史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
科学判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
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
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
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
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
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
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新时代十年,谱写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新篇章
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
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
艰,有闯关之难,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
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稳经济、
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
危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
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
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
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理论创新、党的领导、战略部署、
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等十六个方面,对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
性变革进行总结和概括。这十六个方面的成就和变革,实
事求是、客观全面,道出了 14 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感受,全
方位展示了这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面貌。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
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十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
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如何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
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有力指导和推动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经过党的十八大
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
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走完
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
成就。这一伟大成绩向世人昭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拓
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
供了新的选择。
新时代十年,激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活力
二十世纪风云激荡,两次世界大战重构了世界格局,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危机走向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
高潮走向低谷。一些西方人士声称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
义制度。但是历史证明,我们不但顶住了各方面压力和冲
击,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办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
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事情,攻
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
事要事。中华民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使科学社
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
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
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奋进。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
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党和
国家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最
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
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
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十大报告解读①丨李海青:谱写新时代
更加绚丽华章
2022 年10 月18 日
10 月16 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为更好学习宣传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召开期间,大众日报特邀中央党
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学者围绕二十大报告进行解读,
今天刊发第一篇——《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
绚丽华章》。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未来 5年乃至
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
一系列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发出了为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
结奋斗的动员令。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报
告的丰富内涵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
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
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阐发了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
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
使命任务,系统部署了各个领域的具体任务,是一篇闪耀
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党的经典文
献,是指引我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行动指南。
系统总结成就变革,铸就坚定历史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
十年的伟大变革,特别强调,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
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可以说,新时代十
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
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种伟大
的成就与变革,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
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铸就了我们坚定的历史自
信:我们过去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展望未来,我
们必将取得更为伟大的胜利与荣光,我们一定能够继往开
来,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透彻阐发指导思想,开辟崭新理论境界
党的百年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
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
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
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
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
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
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
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
念,坚持胸怀天下。对于立场观点方法的强调,是对这一
思想主要内容更为深入的把握,更侧重精髓内核,更具有
哲学意义,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在此意义上,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以
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明确与强调,对于更为科学
理解、更为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更好发挥其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好、学习
好、运用好这6条,就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
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
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明确强调使命任务,提出共同奋斗目标
总结过去成就经验、深入阐发指导思想,是为了更好
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
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一步成熟定型,最终成
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
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打破了“现代化=西方
化”的错误思维定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
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
化的本质要求作了新的集中阐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
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
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
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强调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领域的重
点要求与战略任务。通过本质要求的阐发,中国式现代化
的方向更为明确、要求更为清晰、任务更为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特别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如果这五年我们的工
作做好了,各项任务部署能够顺利或较好完成,将为未来
宏伟蓝图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可
谓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
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
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对此,报告特别明确了前进道路
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我们要牢牢
把握这“五个坚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
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整体统筹谋篇布局,推进全面改革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提出共同奋斗目标,明确了目标
实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而且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
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对各个领域
的改革、发展、稳定、安全任务进行了谋篇布局与科学部
署。
这些领域的任务安排,既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也具有
思路的系统性。鲜明的针对性是指这些任务部署都是基于
当前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提出,体现了鲜明的
问题意识;思路的系统性是指报告注重各领域、各项任务
部署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内在统筹。新征程新阶段,统筹改
革、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凸显,改革发展自然应具有
全面性与系统性。基于此,必须更加注重各领域改革方案、
发展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突出方案协同、落实协同、
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
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如上所述,报告在阐发贯穿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时,强调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而对于各领域具体任
务要求的部署正是体现了以上科学方法。
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自身建设如何,关系到使命能否完成、道路能否坚持、
布局能否落实、部署能否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改
革发展的形势任务以及党自身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命
题,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
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时代以来,党的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特别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但全面从严
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
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
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
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摘要:
展开>>
收起<<
二十大报告解读目录1.新华视点·二十大报告解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2.二十大报告解读②丨田书为: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93.二十大报告解读①丨李海青: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华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