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1-17
999+
23.5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城区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 xxxx 县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城
市人口迅猛增长的新形势下,我县城区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
高度重视下,狠抓学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薄弱学校办学
水平,呈现出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
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良好势头。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城区学校建设滞后与学生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优质教育
资源供给不足所引发的“择校”和“大班额”问题,成为广大市民关
注的焦点。为逐步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客观中存在的问题,
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城“有书读、读好书、安全读书”,根据
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社事工委在县人大分管领导的带领
下,与县教育局从 3月下旬到 4月上旬对县城高中、初中、小
学、幼儿园和民办教育,共 13 所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城区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城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 33 所,其中:高中
学校 3所、初级中学 1所、纯小学 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5所、
民办学校 1所、成建制公办幼儿园 2所、附设及民办幼儿园 18
所;现有在校学生(含幼儿)44317 人,其中:高中 12789
人、初中 8054 人、小学 14420 人、幼儿 9384 人(含民办
2515 人);专任教师 1731 人,其中:高中 476 人、初中
524 人、小学 486 人、幼儿教师 245 人(含民办 137 人)。
县城中小学、幼儿园占地总面积 537.8 亩,建筑面积 22.64 万
平方米。目前,城区学校共有省级示范高中 1所,省艺术特色
学校 1所,市级示范学校 7所。
二、城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城区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县委、县政
府实施“两河工程”以来,城区学校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学校
硬件建设完全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设备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办学效益凸显,群众
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教育投入大,学校面貌新。县委、县政府将教育投
入列入财政支出重点。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
31.74%;全面化解“普九”债务 9489.51 万元;在城区,无偿
划拨土地80 亩,扩建了**中学、**实验小学、**实验学校,
新建了特殊教育学校;争取澳门政府援建xxxx 中学。xxxx 二
中,城关中学、城南一小,城守二小、城守三小等城区学校共
新增校舍56640 平方米,新增教室203 个(高中学校 125
个)。今年又将新建两所公办幼儿园分园。近五年,我县教育
投入是过去 10 年的 3.4 倍,城区学校育人条件不断优化。
(二)师资配置强,教师队伍优。在努力改善城区学校办
学条件的同时,坚持以均衡配置师资为手段,努力缩小校际间
的差异,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
性。201
8年以来,我县建立了高校选聘,社会考聘,有退有进,
年年补编的教师补充机制,先后从高校选聘、向社会考聘教师
977 人,多途径补充城区学校教师 481 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城区学校专任教师紧缺和学科不配套的压力。
(三)管理水平高,教育特色显。一是学校实施“管、教、
学”三个常规达标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常规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制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和检测标准,实施现
代教育技术应用工程,城区教师人人通过达标验收,教师教学
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提高。二是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如**中
学的“责任教育”,**实验小学的“美丽教育”,**一小的“模范教
育”,**小学的“行知文化”,**中学的“自信教育”,**一小的“书
香校园”和实验幼儿园的“多彩教学”等已初显特色。
(四)教育改革好,办学效益高。近年来,县城学校充分
发挥区域办学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明晰,办学特色突出,拉动了从
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发展,影响和推动了全县教
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2021―2022 年我县教育工作综
合考评、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均获全市一等奖。
城区教育的快速优质发展,有力地助推了城镇化进程,增
强了县城的承载能力,提升了县城的文化内涵,同时带动了土
地、房产增值,推动了经济发展,为建设“两宜”城市和**经济
区北部经济强县作出了积极贡献。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城区教育发展调研报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xxxx县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的新形势下,我县城区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狠抓学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呈现出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良好势头。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区学校建设滞后与学生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所引发的“择校”和“大班额”问题,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为逐步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客观中存在的问题,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城“有书读、读好书、安全读书”,根据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社事工委...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