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1-17
999+
20.38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调研报告
【摘要】现阶段,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被长期锁定
在某种低效率的“闭锁”状态下,导致内部审计内生动
力薄弱,无法为企业实现实质增值。基于业财融合的企
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整合了审计作业管理、实质性测试
与佐证、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报告、审计运维管理等内
部审计核心工具,是一种全新的“业财审”融合闭环系
统体系。具体做法为:在数据采集检索方面,以财务共
享服务中心为平台,与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
理系统对接,通过对影响企业持续有效增值数据的收集
和分享,设置审计作业链来实现;在数据分析佐证方面,
以审计数据智库中心为平台,通过审计作业链设置多维
风险评估与测试,形成审计预警链。构建基于业财融合
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为企业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
报告的提质增效提供高可信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作业链;审计
证据链
一 、问题的提出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坚
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
业的本质要求,强化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
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这
个过程中,基于新时代信息化共享的背景下,企业内部
审计信息系统需要“高质量、可靠增值的、信息化智能
的”高可信的审计制度和审计工具,突破内部审计内生
动力薄弱的工作瓶颈,落实内部审计保值增值的责任要
求。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实施,进一
步增强内部审计权威性、独立性,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
更加凸显。 “内部审计成了‘长牙齿’的老虎”,正成
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普遍共识。
如今,审计作业系统、审计风险评估与测试、审计报告
等内部审计工具已在企业审计信息系统中,并随着信息
化的成熟,有序地开展追踪问效的审计作业。然而,在
实践中,如何有效改善这些工具的系统效用,如何与财
务共享中心系统协同运营,减少运行机理中不必要的重
叠与交织,形成高可信的审计作业,是一个复杂的理论
与实操问题。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
意见》中指出,严格控制高负债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国有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是打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内部审计如何布
局和实施重点监管作业线?如何将市场前景、资金成本、
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等因素与监管作业线的临界设置
综合考虑?如何在保持财务稳健、业务有竞争力的情况
下满足审计监管服务到位的责任要求?在企业的经营管
理中,基于业财融合的内部审计实现对国有企业业财数
据无脱节、无漏网、多维系统佐证的全局监控服务成为
了国有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
二、 文献回顾
(一)业财融合的相关研究。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中指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管理
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
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与业务等有机融
合。郭永清[1]指出业财融合是指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
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
数据源的及时共享,基于价值目标共同做出规划、决策、
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以保证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实
现。罗乾宜[2]指出兵工集团自 2007 年起进行连续的管
理会计创新变革,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平台,对财务结构
性指标设置风险边界,实施有效管控,创立了边界管控
体系并获得成功应用。边界管控系统整合了全面预算管
理、绩效评价、风险控制与管理会计报告等管理会计核
心工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业财融合闭环制度体系,具
有独特性和管理创新研究价值,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复制
与学习。该管理会计制度创新既为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
整合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也为企业推进“提质增效”
与“去杠杆”提供了可行制度路径。周洁[3]指出业财
融合为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软件系统将业务、财务和
管理流程紧密联系,建立业务处理的系统流程,实现信
息实时处理和数据集成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其关键
之处在于使用信息手段将业务信息及时流畅的转变为财
务信息以提升管理经营效率。业务流程面向整个公司,
将原始数据信息存储于共享数据库中,保证其实时共享;
业务流程的所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理,统一纳入共
享数据库,提高财务系统处理效率;会计信息系统全面
收集各方面信息,不再以处理后的财务信息为主,保证
数据始终如一,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 刘慧芬[4]
提出从证据链理论出发改进审计证据体系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印证取证,该理论认为证据之间印证的越多,证据
的真实性越能得到保障。二是证据链闭合,间接证据之
间印证性高,且呈闭合状态,其证明力才与直接证据效
力相当。现行独立审计准则强调审计程序,而对于审计
证据体系自身的证明力与证据力缺乏系统整合,造成间
接证据链不闭合,直接证据不完整,证据之间印证显著
不足,审计结论模糊,而这些缺陷往往给舞弊留下隐蔽
渠道。实际运作中,闭合审计证据链设想关键难点在于
审计平台以及审计资源整合的开放度。云计算支撑下的
整个社会资源共享下的审计平台,可以实现关键技术的
突破。黄卫红等[5]阐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调研报告【摘要】现阶段,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被长期锁定在某种低效率的“闭锁”状态下,导致内部审计内生动力薄弱,无法为企业实现实质增值。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整合了审计作业管理、实质性测试与佐证、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报告、审计运维管理等内部审计核心工具,是一种全新的“业财审”融合闭环系统体系。具体做法为:在数据采集检索方面,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平台,与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对接,通过对影响企业持续有效增值数据的收集和分享,设置审计作业链来实现;在数据分析佐证方面,以审计数据智库中心为平台,通过审计作业链设置多维风险评估与测试,形成审计预警链。构建基于业财...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