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推行十个“全覆盖”,脱贫摘帽“好又快”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7
999+
27.25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吉安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推行十个“全覆盖”,脱贫摘帽“好又快”
在江西古老文明史上,有一颗璀璨明珠,叫"庐陵文化",
而这一文化的中心,当吉安县莫属。吉安县古称庐陵,公元
前 221 年始置县,建县 2200 多年,1914 年改庐陵县为吉安
县,素有“金庐陵"、"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之美誉。
吉安县也是著名的"将军县",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
余秋里、肖望东等 46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曾山等 180 多位
地师级以上老红军,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烈士 10049
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吉安县也是个国定贫困县,2015 年
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356 户 32632 人,贫困发生率
为 8 .4%;贫困村 86 个,占全部行政村的 28%以上。
2016 年以来,吉安县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吉安、井冈
山时提出的“吉安、井冈山在脱贫攻坚中要带好头,做示范”
的重要指示精神, 紧紧抓住“精准、落实、可持续” 三大
关键,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 民生工程”,精
心谋划、聚力破局,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到 2016 年底,全
县贫困人口由 2015 年底的 10356 户 32632 人减少到
2133 户 4910 人,贫困发生率由 2015 年底的 8 .4%下降到
1.27%,86 个贫困村中退出 83 个。贫困发生率已经远远低
于国家规定的“摘帽线”。
2017 年 3 月,春意正浓,时值国家即将对吉安县开展
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之际,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对吉安县
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期间,我们深感脱贫攻
坚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也对吉安县富有成效的做法印象
深刻。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个战役,那么战役的组织指挥、
目标定位、力量部署、战术选择等等就是战役成败的主要影
响因素。吉安县的做法, 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用一句话
来概括,就是"推进十个‘全覆盖’"。
一、通过脱贫攻坚责任“全覆盖”,解决好攻坚战的组织
指挥问题
组织指挥系统是战役的神经中枢。为解决好脱贫攻坚战
的组织指挥问题,确保信息传导迅速、准确,精准脱贫工作
全县一盘棋,吉安县通过强化与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协
调体制、责任落实体系、资金整合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实
现了脱贫攻坚责任“全覆盖”。
一是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协调体制。成立由县委书
记任组长,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
书记任常务副组长, 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
办、县扶贫和移民办、县委农工部、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
和社保局、县教体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为
成员的吉安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脱贫攻
坚办公室,由县委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分管领
导、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
综合指导组、资金统筹组、项目实施指导组、督导组、宣传
舆情组、考核验收对接组等六个工作组,由分管县领导分别
担任工作组组长。工作组长每周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县脱
贫攻坚领导小组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及时协调解
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建立县负总责、乡镇落实、部门配合的脱贫攻坚责
任体系。村向乡镇、乡镇和行业部门向县委政府签订责任书,
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乡镇党委、政府是落实脱贫攻坚任
务的直接责任主体,成立乡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举措,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动项目和资金落实到村滴灌到户,
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各行业部门建立分工明确、
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发挥
行业和职能优势,认真制定和落实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
实施方案,确保行业部门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及时准确到位。
特别是在乡镇一级, 吉安县主动在机构改革上大胆创新,按
照有固定机构编制、固定工作人员、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工
作经费“四个固定”的要求,在全县 19 个乡镇成立精准脱
贫服务中心,由乡镇人大主席或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和移民
工作并兼任服务中心主任, 内设政策咨询、产业扶贫、劳务
扶贫、安居扶贫、智力扶贫、保障扶贫、健康扶贫等七个窗
口,为贫困群众办理扶贫业务建立了绿色通道。
三是完善脱贫攻坚考核问责机制。健全脱贫攻坚考核机
制,完善对乡镇党委政府、县直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考核办法,将乡镇和县直单位脱贫攻坚考核评分权重分别提
高到 60%和 20%,并实行“ 一票否决”制,引导各级领导
班 子和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上,注
重在 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和培养干部。向19 个乡镇和 16
个县直 单位下达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对在扶贫工作中
有实招、 干实事、见实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对
工作表现突 出、成绩显著的,可优先重用、提拔或列入后备
干部名单培 养。对年度考核不达标的乡镇、单位和部门,
追究其主要领 导责任。同时,县纪委牵头成立了 9 个脱贫攻
坚专项督查组, 每半月对各乡镇、各单位推进脱贫攻坚政策
落实、帮扶成效、 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推
进不平衡和滞后现 象,原汁原味反馈给各乡镇,对落后单
位和部门的及时约谈 整改,确保脱贫攻坚整体联动、高效
推进。坚持把纪律挺在 前面,始终把扶贫项目资金置于阳
光之下、置于群众监督之 下,对无视纪律,触碰法律底线,
特别是挤占、挪用、截留 和贪污脱贫资金的人和事, 一旦
发现,县委坚决从严、从重、
从快查处。
二、通过贫困对象动态核查“全覆盖”,解决好攻坚战的
目标定位问题
目标不明,则战必败。吉安县紧紧扣牢“精准识别”这
一关键环节, 通过对象核准到位、分类扶持到位、动态管理
到位" 三个到 位" ,实 现贫困对 象动态核 查"全 覆盖 ", 解决
好了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定位问题。
一是对象核准到位。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对象的精准识别。
针对建档立卡对象中存在对象不准、信息不实等问题,吉安
县组织交警、房管、市场和质量监督等部门,对全县建档立
卡贫困户中存在的财政供养人员、购有小轿车的、购有商品
房的、私营企业主、村干部等五类人员进行了全面比对核查,
并将比对结果通报给乡镇,乡镇在逐一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
上,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剔除,确保扶贫对象更加精准。
二是分类扶持到位。在核准扶贫对象的同时,也就基本
了解了扶贫对象的差异性特征。吉安县根据贫困户的劳动能
力、收入水平、务工状况等因素,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为蓝
卡户、黄卡户、红卡户三种类型。其中,对有劳动能力、家
庭经济收入处于贫困线边缘的 4750 户蓝卡户,主要采取产
业和劳务扶贫方式;对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
深的 7245 户黄卡户,主要采取产业和保障相结合的扶贫方
式;对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 2582 户红卡户,
主要采取兜底保障扶贫方式。
三是动态管理到位。按照国家和省关于贫困户、贫困村
的退出标准和程序,吉安县制定了《关于建立贫困户和贫困
摘要:
展开>>
收起<<
吉安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推行十个“全覆盖”,脱贫摘帽“好又快”在江西古老文明史上,有一颗璀璨明珠,叫"庐陵文化",而这一文化的中心,当吉安县莫属。吉安县古称庐陵,公元前221年始置县,建县2200多年,1914年改庐陵县为吉安县,素有“金庐陵"、"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之美誉。吉安县也是著名的"将军县",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曾山等180多位地师级以上老红军,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烈士10049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吉安县也是个国定贫困县,2015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56户32632人,贫困发生率为8.4%;贫困村86个,占全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