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反对形式主义的新要求认识不够深刻。一些领导同志在未能时时事事
都坚持联系的、辩证的、全面的观念,对于“形式主义”和“必要的形式”区
分不够科学合理,对于一些该开的会、该发的文,该搞的督查,担心被定性为
形式主义,有时“一刀切”,带来了新的形式主义。一些领导同志对基层工作
的真实情况掌握不够具体,在谋发展、做决策的时候,对基层工作的客观规律
认识不够透彻,使一些点子、政策、方案不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一些工作或
激进或滞后,基层同志对此有意见。一些部门热衷于“数字化”,任何工作都
想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推进,各部门都一套信息系统,且系统类型复杂、功
能重复、标准不一、难以共享,重数据数量,轻数据质量,一些基层单位疲于
应付,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而编造数据、捏造材料,使基层干部做了很多无
用功。部分基层“数字政府”改革面临着重投入、轻运营,重考核问责、轻激
励赋能的情况。
2.整治“口号式”工作落实行为不彻底。一些基层单位没有搞清楚工作形
式和内容的关系,对上级的安排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点上热
闹面上冷清。如,对于我们下达的工作方案,一些基层单位对文件精神和具体
要求都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实践检验,就第一时间套用,很快就出成果;有的
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部署不做认真准备、深入研究,一味求快开会研讨,议而不
决,浪费时间;有的以“逐级分解越快越细越多,越能体现工作落实成效”的
心态,不分昼夜忙“挂图作战”,熬叔公众号原创,实际上却说一套做一套,
使我们的一些决策和想法,在基层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一些基层单位和领导干
部常常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自有一套能自圆其说的逻辑,骗得上级的理
解、同情、信任,如,有的错误地认为“以虚带实”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科学
方法,大可不必横加指责,等等,这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由于我们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不严不细、失管失察造成的。
3.基层减负成效与基层干部的期待仍有差距。以改革破解基层体制机制障
碍仍有不少短板弱项。如,虽然全力推动资源、服务、工作力量向基层倾斜,
不断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增效,但有时在减负中,统筹谋划不够科学,工作
标准“虚高”,有的不管是否劳民伤财,一味搞自我加压、层层加码;有的为
凸显自身特色,不管基层负担和实际效果,乐于耍花样,喜欢增加自选动作,
随意扩大工作要求适用范围;有的基层干部由于时间紧迫、能力不强,易采取
数据造假、经验造假的方法,把没做的事情假装成做了的,把刚刚开展的工作
假装成已经完成了的工作,把初步取得的经验假装成经过多次实践取得的经验。
甚至还有一些基层领导不计代价搞假经验、树假典型、造假“参观路线”;有
些干部在下级和群众面前搞“虚假激励”,熬叔公众号原创,漂亮的话说了一
大堆,兑现的时候无下文,也许短期能赢得下级和群众的赞同,但长期则是挥
霍了群众对他们的信任,污染了地方的政治生态,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四、党内监督
这个方面主要是专题查摆,除了“一把手”和纪委书记,一般的领导干部
个人可以不用查摆此方面问题。
以下问题实例,根据相关素材整理而成。
1.党员民主监督的内生动力不足。从全省看,党内监督主体的发展不够均
衡,自上而下的监督相对较为强力,自下而上的监督还比较乏力,特别是部分
党员监督意识淡化,民主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党员民主监督弱的短板日渐显现。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