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8876字)
VIP专免
2024-01-16
999+
22.44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2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8876 字)
为落实省“十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结合 XX 实际,制
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2 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
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
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 XX、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
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到 2025 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 习近平 亿斤以上,现代
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
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
做示范。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全面实现。
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一)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抓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
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融入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 XX 核
心片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构建现代
粮食生产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提高良种化、
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 2025 年,粮食种植面
积保持在 XXX 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发展到 XXX 万亩
左右,再生稻发展到 XXX 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 XXX 万亩左
右。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
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培
育力度,推动联合与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
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抓好 X县、
XX、XX、XX 等产粮大县和 XX、XX 县、XX 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
建设,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做强现代粮食产业。(责任单
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
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
(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
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
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
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
整改,到 2025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XXX 万亩以上。大
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
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 2025 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提升种业发展质量。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
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
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重点培育弱筋小麦、水稻、油菜、花生、食
用菌等优势农作物以及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林果、畜牧、设施
农业等急需优良品种,到 2025 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XX
%以上。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推动新县生猪育种新高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
院)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技
术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层次的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度,推动
提质增效,支持XX 县建设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
点县,支持XX 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争取创建农业高新技
术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
村局、市农科院)
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存栏,对年出栏 1万头以上
生猪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生猪全产业
链,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
式,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大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
厂,支持主销地龙头企业到我市布局屠宰产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
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就
地屠宰加工,不断提高猪肉深加工比例。大力推进“秸秆换肉”,实
施牛羊养殖大县和龙头企业培优工程,积极培育平桥、XX 县、
XX、XX 成为肉牛、肉羊养殖大县。打造华英 XX 亿级产业集群。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优质小麦、茶叶、水产品、花
生、中药材、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草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大高油、高
油酸花生面积,在沿XX 县区打造沿淮花生产业带,到 2025 年优
质花生发展到 XXX 万亩左右,高油酸花生占比达到XX%。支持油
脂龙头企业在我市花生主产区加快产业布局,建立大型油料加工企
业,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到 2025 年,油料加工企业加工业总产
值达到XX 亿元,培育年产值 X亿元以上的企业 3家。做优果蔬产
业,开展果蔬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以 XX 区、XX 县、XX 县、
XX 区、XX 县等县(区)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提升食用
菌工厂化种植水平,到 2025 年食用菌年产量发展到 XX 万吨左右。
实施中药材保护开发工程,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
明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到 2025 年中药材发展到
XX 万亩左右。做精茶产业,加强“XX 毛尖”、“XX 红”品牌运作与推
广,到 2025 年,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 XXX 亿元。(责任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三)链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
优质水稻、水产、畜禽、中药材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精
深加工水平,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条,培育超百
亿元的重点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规
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5
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
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
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力争省级以上农
业品牌数量在全省第一梯队。(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
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四)加强载体建设。统筹农业农村发展载体平台建设,推动
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叠加效益。坚持“一县一业”“-镇一特”“一村一品”,
到2025 年60%以上的县培育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创建30 个
以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培育大别山北麓茶叶、油茶
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体系,实施“园长制”,开展提升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国
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 2030 年,实现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
域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整市创建国家级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深入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生态
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到 2025 年,
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稳定在 XX%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
合利用率达 XX%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XX%以上,基本实现农
用薄膜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和质
量安全追溯管理,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到 2025 年,绿色
食品产品认证数量进入全省第一梯队,XX%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级农
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实施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发挥特色农产品优
势区带动效应,大力培育“XX 毛尖”“XX 山茶油”“XX 弱筋小麦”“XX
虾稻米”“南湾鱼”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塑造“食尚 XX,道地
食材”公共品牌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8876字) 为落实省“十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2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XX、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习近平亿斤以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