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安全管理09.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VIP专免
2024-01-16 999+ 125.5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1.2. 灼烫事故可能导致人员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
伤、物理灼伤、电弧灼伤,甚至会可能危及生命。该事故发生无明显
季节特征。
1.3. 危险源
1.4. 在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窑头、破碎机、高温风机、
余热发电、高温炉、电热板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
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熟料等高温物料烫伤;贮存和使用强
酸、强碱等化学原料的部位;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气割、电焊
等火焰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1.5.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6. 灼烫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
疼痛;重者皮肤 烧焦,甚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呼吸道
可能烧伤。面部和手烧伤对功能和外形影响最大,而呼吸道烧伤对生
命的威胁最大。化学烧伤最严重的后果是眼烧伤,处理不当,极易造
成失明。烧伤的剧痛能起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
而危及生命。灼烫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7. 危险性分析
1.7.1. 公司熟料生产设备如窑头、篦冷机、破碎机、窑体、
预热器、高温风机等多
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
灼烧烫伤;
1.7.2. 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物料、高压蒸汽泄漏。在预热器
清堵等检修作业时,料、跑鞥可能发生高温气流及炽热
物料喷出造成较严重 灼烫事故;
1.7.3. 在窑内挖补、篦冷机砸大块、熟料地坑检查清理、窑头
理喷煤管结料等检修工作时,由于预热器物料垮塌和窜料均可造成灼
烫伤害,可能性较大,一般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
1.7.4. 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不当。
1.7.5. 电气设备短路爆炸,高温金属或电弧烫伤。
1.7.6. 气割、电焊等工器具使用和管理不当。
1.8. 事故前的征兆
1.8.1. 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或者防护设施等。
1.8.2. 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预热器清堵、篦冷机清大块
等职业时未配备防火服。
1.8.3. 高温、高压蒸汽、润滑油泄漏,高温物料喷出。
1.8.4. 在链斗机地坑或锅突然发电锅炉、管道等部位检维修
时,未采取有效防护。
1.8.5. 接触化学品时。
1.8.6. 用电负过重、电气设备化、电器元件发热时。
1.9. 事故引发的生事故
1.10. 由于灼烫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
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残疾瘫痪
二次伤害。
2. 应急工作职
2.1. 组织机
2.2. 灼烫事故现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灼烫事
故现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维修部部
担任小组,维修部体、体维修工、党群处、物流处、
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 10灼烫事故现
工作小组机构图》
2.3.
2.3.1. 的职
2.3.1.1. 掌握项目事故害及险公司应急救援
导小组报告关情况
2.3.1.2. 根据事故现情况启动并组织施现置方案
2.3.1.3. 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
2.3.2. 长(管理者的职
2.3.2.1. 协助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不在位时,行其
2.3.2.2. 组织落实置方案
2.3.2.3. 场应急根据改进措施;
2.3.2.4. 组织落实场善恢复
2.3.3. 伤员营救组职
施现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根据
场情况调整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1.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2. 监督应急人员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
安全
2.3.3.3. 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 医疗救护组职
2.3.4.1. 在外部救援到达前,对受害者必要
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受伤部位受染等
2.3.4.2.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护。
2.3.4.3. 协助外部救援受害者至医疗,并指定
员护理受害者。
2.3.5. 警戒疏散组职
2.3.5.1. 维护现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对危险区域进
行有效的隔离
2.3.5.2. 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
或周
2.3.5.3. 事故现场治安,维场秩序,保护事故现
证据
2.3.6. 质抢救组职
2.3.6.1. 伤员营救后组织修设备;
2.3.6.2.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
2.3.7. 组职
2.3.7.1. 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
转运工作。
2.3.7.2. 责抢救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7.3. 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 清理恢复组职
2.3.8.1. 事故后的现恢复工作。
2.3.8.2. 事故救援场供水、电、气的保做好应
急通讯和运等工作;
2.3.8.3. 事故结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3. 应急
3.1. 事故应急
3.1.1. 灼烫事故发生后,现人员立即向四周呼并采取
置措施,用电、对机或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
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汇报。现小组宣布启动置方案
应急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场进应急处理。
3.1.2. 发生一般灼烫事故(Ⅱ级)伤亡、经损失较小
的事故,由位负人或现人负责启动置方案灼烫
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 由现小组组长下达救援根据事故情况
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救援方案
3.1.4. 按照小组组长下达指令,现场抢救
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开展抢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
施。
摘要: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1.2.灼烫事故可能导致人员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电弧灼伤,甚至会可能危及生命。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1.3.危险源1.4.在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窑头、破碎机、高温风机、余热发电、高温炉、电热板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熟料等高温物料烫伤;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原料的部位;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气割、电焊等火焰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1.5.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1.6.灼烫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

展开>> 收起<<
公司企业安全管理09.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

共32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3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