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X—2025年)
VIP专免
2024-01-16
999+
70.39KB
3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某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X—2025 年)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在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 习近平 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第七个
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XX—202x 年)顺利实施完成,“谁执法谁普
法”普法责任制普遍落实,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治阵
地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治示范建设不断强化,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显著
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法治 XX 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
作用。
202X 年至 2025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 XX 立足新发展定位,不断提升
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关键五年,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
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好法治保障的重要五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
习近平 法治思想,做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
力度,根据《中共 XX 省委、XX 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
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X—2025 年)〉的通知》
(云发〔202X〕24 号)精神和市委关于加强法治 XX 建设、平安 XX 建设
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以 习近平 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习近平 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
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习近平 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
指南。必须用 习近平
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 法治思想和 习近平 总书记考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紧紧围绕服务 XX“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
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新定位,坚持把全民普法作为推进全面依
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
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
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坚持统筹推进、分类实施、示范引领,以“法律七进”(进机关、进乡村、
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为手段,大力开展法治
示范创建及普法责任落实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水平。
到2025 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法治文
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
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达到新水平,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
平显著提高,“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落实质量全面提升,全社会办事
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社
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法治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法治文化熏陶引
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
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方面,始终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始终
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
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十四五”时
期XX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服务和融入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兴
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发展定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边疆民族
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坚持全民普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
正司法一体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全面依
法治市全过程,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
域。
坚持讲求实效。深刻把握新时代 XX 市情特点,遵循和把握普法工作
规律,分类施策,全面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守正创新,补齐
短板,实现全民普法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有效推进。
二、普法重点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 习近平 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
要求,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继续把宣传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广泛宣
传党内法规,结合实际做好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宣传。
(一)突出学习宣传 习近平 法治思想。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 习近平
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把习近平 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
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把习近平 法治思想
融入学校教育,做好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运用好普法阵地及各类媒体平
台,推动 习近平 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突出宣传宪法。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
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
义,阐释好宪法精神。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
宣传。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
誓。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
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青少年成人仪式
和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三)突出宣传民法典。坚持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作为重点工作,大力
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阐释好
民法典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及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各级党和
国家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广泛开展以“美
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活动,建立民法典常态化宣传机制,
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组织编写民法典通俗读物,组织
创作展播民法典公益广告、短视频等优质普法产品,开展民法典知识竞赛。
充分利用全媒体、运用案例开展宣传,积极制播民法典“以案释法”节目(栏
目)。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民法典主题公园,村(社区)建设民法典主
题长廊、院坝。
(四)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继续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
基本法律,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适应立足新
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深入组织开展“服务大
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
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
转化、财会监督、统计监督、审计监督等相关法律法规。聚焦服务和融入
国家发展战略,紧扣全省和全市区域发展布局,大力宣传外商投资法、优
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深入宣传与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
法规。适应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需要,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宣传国家
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
法等,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适应更高水平
的平安 XX 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
路交通安全法、社区矫正法等宣传教育。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
往的需要,围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养老、食品药品安
全、旅游、消费权益保护、社会治安、扫黑除恶、禁毒防艾、消防安全、
安全生产、边贸纠纷、退役军人保障、社区管理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防治家庭暴力、防范非法集资、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人民群
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适应筑牢祖国西南安
全稳定屏障需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强边固
防工作要求,大力宣传国(边)境管理法律法规,强化边民教育管理,增
强群众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国民意识,有效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不断提
升边境治理能力。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党内法规学习宣传责任制,以党章、准则、
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
传的衔接协调。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把学习掌握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
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列入党员干部日常
考核。探索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内法规应知应会清单制度,促进党内法规
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七)深入宣传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贯
彻党的民族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坚持各民族一律
平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
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深
入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XX 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因地制宜突出宣传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加强宗教界人士
和信教群众法治教育,健全完善宗教教职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党
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引导宗教
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围绕推动各族群
众共同迈向现代化,大力宣传“十四五”期间支持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
法律法规。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大力宣传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的法律法规。结合进一步推
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XX 省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条例的宣传。
(八)深入宣传与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生态文明
示范创建,高质量建设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目标,大力宣传与生态文明建
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和
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出宣传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国土绿化、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目标任务,
大力宣传河湖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土地管理等与改善环境质
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宣传与绿色生产和
消费、绿色生活、节能减排降碳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全面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大力宣传与节约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地
方立法成果,深入宣传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地方性
法规。
(九)深入宣传与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主动加强融
入对接“一带一路”、XX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在推进口岸城市建
设、XX 自由贸易试验区XX 联动创新区建设中,强化有关涉外法律法规、
国际公约、商业惯例的学习宣传。围绕加强开放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加
强区域性普法与依法治理合作。聚焦产业兴边、民生安边、开放睦边、强
基固边、团结稳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要求,大力宣传与推进设施联通、
促进贸易畅通、推进资金融通、促进民心相通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主动
服务和融入国家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对我市境外企业、机构和人员开展关
于企业境外经营风险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驻在国(地)法律宣传,积极
对来普、在普外国人开展法治宣传。
摘要:
展开>>
收起<<
某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X—2025年)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XX—202x年)顺利实施完成,“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遍落实,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治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治示范建设不断强化,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法治XX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202X年至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