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高效,各方面的监督信息资源未能及时有效地传送到相关部门,存在信息流
失或失效的情况。对大数据的运用不够科学,虽然对腐败问题和线索进行了大
数据分析,但预测的能力和水平不足,不能准确发现和把握案件背后的关联和
规律,全面梳理出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地域、时间节点等,治标迈向治
本推进比较缓慢。
2. 政治监督责任压得不够实。一些基层主要领导政治监督职责履行不够到
位,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没有站在更高更全面的 角
度,对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力量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纪检组专责监督、纪
检委员基层监督和业务部门职能监督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党内监督中 存在
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等现象,监督的整体效能不高,协同推进工作不够有 力。一
些领导同志没有把政治监督融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中,融入生 产经营之
中,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支撑力不足,监督治理 效能仍有较
大的提升空间。
一、廉洁文化建设素材,共30条
1. 廉洁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有些高校的廉洁文化建设看似开展得如火如荼,
实则并未在各类群体中引起足够重视。首先,高校的部分领导干部对廉洁文化
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些领导干部往往只注重学校的硬件建设,注重招生规
模、就业率和升学率等显性指标的扩大和提升,却将廉洁文化建设视为高校建
设发展中并不十分重要的“佐料”,可有可无。因此,廉洁文化建设并未被摆在高
校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有的高度。其次,教师群体对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
足。很多教师片面地将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的主业,以提高所教授主干课程的教
学质量作为提高学生满意度的主要途径,而将廉洁文化建设视为学校领导层的
业务而不屑一顾,还有的教师热衷于职称评审、外出进修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
“直接红利”,更无心思顾及学校廉洁文化建设。最后,大学生群体对廉洁文化建
设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大学生认为廉洁文化建设与自身无关,自己只要努力学习
就够了。现实中,有些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在干部竞选、班级评优等活动中
结帮拉派、搞小动作等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正是对廉洁文化的建设未予以足够
重视、对其内容学习不足的反映。
2. 各类主体建设行为的聚合性不足。部分高校的廉洁文化建设呈现零散、
碎片化的状态,各类主体的建设行为往往各行其事,目标和方向不尽统一,因
而未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良性局面,即没有形成廉洁文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