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
VIP专免
2024-01-15
999+
55.68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县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
为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习近平 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 XX 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一系
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乡村振兴工作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
家风、淳朴民风为重点,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培育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工作目标。到2022 年底,全县建成 10 个以上“乡村文化合作社”和 6个以上乡村旅
游示范村,建设一批以乡村旅游为主要特点的文化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一批懂文化、爱农村、
爱农民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农民群众文明素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到 2025 年,
力争全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都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建成 16 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习近平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更加深入人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有成效,乡村思想文化
阵地更加巩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较好保护传承,“部门牵头、赛事牵引、协会组织、政策激励、
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乡
村文化振兴主体,乡村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乡村文化
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政府主
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创造条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事务,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前瞻30 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同频共振,既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注重与河南“十四五”规划、2035 年远景目标和市
“十四五”规划、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相衔接,明确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时间表、任务书、
路线图。
3.坚持统筹协调、融合推进。统筹文化振兴与其他振兴、文明风尚养成与文明村镇创建、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与文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守正创新等各方面关系,增
强乡村文化振兴与其他工作的协同性、系统性。
4.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科学把握村庄变迁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
段的乡村实际情况,分类推进,既注重地域特色又尊重文化差异,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推动乡
村文化振兴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农
村干部群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讲好百年大
党奋斗、奋进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圆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故事,讲好 习近平 总书记关心关注
“三农”的故事,讲好 习近平 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督战带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打赢新冠
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 XX 生动实践的故事,
讲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故事,讲好 XX 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的故事,
推动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广
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1.持续开展“共产党好”宣传教育。深入宣传贯彻 习近平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
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我们不会忘
记”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深入领会党团结带
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深入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
民就是江山”的赤诚情怀。结合农村实际,大力宣传伟大抗疫精神,让广大群众明白,中国共产
党无愧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习近平 总书记无愧为中国人民的领航掌舵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大力宣传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让广大群众明
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创造出来
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大力宣传党中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广大群众明白,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
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
道路自信和发展信心,增强紧跟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责任单位:县委宣
传部、县委网信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文联、县乡村振兴局)
2.深入实施理论政策乡村行。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组
建乡村文化振兴百姓宣讲团开展示范宣讲,加强基层群众教育引导。挑选政治立场坚定、实践
经验丰富、群众感情深厚、宣讲接地气的宣讲骨干,成立县委百姓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
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创新宣讲方式形式,制作理论微视频、专题片、广播电视节目,
利用“学习强国”河南平台、“云上XX”、融媒体中心和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择优推送,让理论
传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不断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
网信办、团县委、县妇联、县文联、县委党校、县融媒体中心)
3.加强农村青少年、农村妇女等特定群体理论宣传教育。实施“青蔓乡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专项行动。每年组建不少于15 支“理论宣讲青年志愿小分队”和“文化服务青年志愿小分队”,围
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文艺美育等主题,深入农村开展不少于200 次理论
宣讲和志愿服务,引导乡村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坚定文化自信。
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关爱帮扶,
关注其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情况。充分利用中原女性大讲堂·XX 讲堂、大别山女儿大讲堂、基
层巾帼宣传队等载体,依托“妇女之家”“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场所,深入
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理论宣传宣讲,团结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
跟党走,发挥好广大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责任单位:团县委、县妇联、
县民政局、县委宣传部、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
(二)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行动。立足 XX 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文旅文创战
略建设为契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
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乡土文化相适应、与乡村现代
社会相协调、与乡村产业发展相衔接。
1.传承弘扬豫南农耕文化。
加强政策指导,制定出台《XX 县重要农耕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指导意见》。开展农业文化遗
产调查,做好我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推介、展示和交流工作。深入开展农耕文化社
会宣传教育,丰富农耕文化传承发展载体。谋划建设农耕主题博物馆、农耕文化产业园等反映
村庄与田园风貌并且记录乡村变迁和文化传承的纪念设施,出版民间文学、民间习俗作品,为
豫南农耕文化留下鲜活记忆。2022 年,建立 2-3个村史馆示范点,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历史
文化名镇名村要全部建设村史馆;县级以上文明村镇、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要建立村史文化
墙,到 2025 年,村史文化墙达到全覆盖,全面展示乡村发展的历史文脉,传承乡土文化和民
俗风情,让农民群众留住乡愁记忆。推动历史、民俗文化与淮河文化融合,有序振兴民间传统
工艺,加强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鼓励开展传统工艺理论研究,支持泥叫吹、船家女红、船模技
艺等改进工艺、完善功能、拓展用途、提高品质,力争到 2025 年培育发展 1-2个具有地方特
色的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联、县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振兴中国传统节日。
依托重要传统节目、重大节庆日纪念日,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节日文化内
涵,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县主要新闻媒体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
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制作推出系列特别节目、报道,注重家国情怀和时代表达,
持续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开展“一地一品、一节一魂”创建,打造一批传统节日示范区、品牌民
俗活动示范点和基层活动示范点。以农村青少年为重点群体,组织开展相关传统节日主题实践
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节日习俗、热爱中华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鼓励具
备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立非遗展示馆、传习所,鼓励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项目在传统
节日期间积极开展活动,到 2025 年全县建成 5个非遗传习馆。传承弘扬好地方优秀民俗文化,
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开展广场舞、舞狮舞龙、划
旱船、篮球、乒乓球等豫南乡村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培育人才传承豫南体育特色项目,增强农
民体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责任单位:县文联、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县
教育体育局)
3.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县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为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XX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乡村振兴工作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重点,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