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
VIP专免
2024-01-15
999+
23.18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
XX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生态本底良好、发展活力强劲,
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
一步深化示范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现
就支持XX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
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统筹发展和安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
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
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着力厚植绿色生态
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
园城市民生福祉,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
力,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
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
融的公园城市。
(二)工作原则。
——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坚持全
周期管理理念,统筹生态、生活、经济、安全需要,立足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发展潜力,促进人口分布、经
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强化规划先行,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聚焦重点、创新突破。突出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和建设
要求,聚焦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促进城市宜居宜业、健全现代治
理体系等重点任务,探索创新、先行示范,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
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顺应国情实际、树立国际视野,
根据XX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特点,制定
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公园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
——稳妥有序、防范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稳妥把握建
设时序、节奏、步骤,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尽力而为、量力而
行,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严格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发展定位。
——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把良好
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充分挖掘释放
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城市在大自然
中有机生长,率先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
——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
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
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城乡融合更为深入,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
的幸福家园。
——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践行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的理念,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治理理念、
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
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
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形态与
城市空间深度融合,蓝绿空间稳步扩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
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步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初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
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各
类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
升,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全面完成,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
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养
老育幼、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更趋普惠共享,住房保障体
系更加完善,覆盖城区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本建成。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明显提升,绿色产业比
重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治理
体系更为健全,城市实现瘦身健体,社会治理明显改善,可持續
的投融资机制初步建立。
到203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园中建城、城中
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生态空间
与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绿
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全面形成,现代
化城市治理体系成熟定型,人民普遍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生
活,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
二、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着眼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优化城市空间布
局、公园体系、生态系统、环境品质、风貌形态,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五)构建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融合格局。依托龙门山、龙
泉山“两山”和岷江、沱江“两水”生态骨架,推动龙泉山东翼加快发
展,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使城市成为“大公园”。科学
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科学划定耕
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刚性控制线,保
护XX平原良田沃土,布局发展大地自然景观。划定落实生态保护
红线,合理确定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划定落实城镇
开发边界,创新城市规划理念,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严格控制撤县(市)
设区、撤县设市,培育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生
活宜居的郊区新城,推动周边县级市、县城及特大镇发展成为卫
星城,促进组团式发展。完善城市内部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比例,促进工业区、商务区、文教区、生活区及交
通枢纽衔接嵌套,推动城市内部绿地水系与外围生态用地及耕地
有机连接,适度增加战略留白,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
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四川省、XX市、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负责,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四川省
XX市贯彻落实,不再列出)
(六)建立蓝绿交织公园体系。描绘“绿满蓉城、水润天府”
图景,建立万园相连、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
园体系。建设灵秀峻美的山水公园,依托龙门山、龙泉山建设城
市生态绿地系统,推进多维度全域增绿,建设以“锦城绿环”和“锦
江绿轴”为主体的城市绿道体系,完善休闲游憩和体育健身等功能
为城市戴上“绿色项链”;依托岷江、沱江建设城市生态蓝网系统
强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流互济、水系连通,加强水资源保
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提高水网密度,打造功能复合的
亲水滨水空间。统筹建设各类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
均衡布局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推动体育公园绿色
空间与健身设施有机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发
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负责)
(七)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提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XX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生态本底良好、发展活力强劲,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示范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现就支持XX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