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VIP专免
2024-01-15
999+
35.5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2 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2 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 习近平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
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
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
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引育创新,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人社业务区域一体化
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兜牢民生底线,防
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
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一)完善政策体系。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
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35 万人以上。增
强扶持就业政策精准性,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分类
施策,动态调整。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
就业形态。
(二)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全市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将区(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纳入
就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建立向
市委、市政府定期报告制度。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发挥
成员单位促进行业就业的职能优势。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
支持区(市)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就业工作品牌。评选表扬一批就
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创新工作举措。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
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青雁归巢计划”,提高驻青高校大学生留
青率、外地高校大学生来青率和 X生源大学生回青率,组织见习
实习 2万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 98%以上。实施
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完成 3.7 万个以上岗位创设任务。
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帮扶率 100%。鼓励社会机
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探索建立”海利尔模式”乡村困难人员就业试
点和”维普养老模式”乡村大龄人员就业试点。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
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
(四)提升服务质效。
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完善就业服务专员和重点企
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
业服务,推动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相融合的全体系服务格局。
综合评估各类就业服务平台绩效,建立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群
体更加广泛、服务质量更加高效的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
(五)强化风险管理。
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
余缺调剂机制,对全市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失业和
劳动用工实施动态监控。完善防范和应对规模性裁员工作预案、失
业人员帮扶预案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
制度,精准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
内。
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六)高标准打造 X创业总部。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
机制和创业城市”4+1”工作运行机制作用,加强工作制度协同、
政策落实协同、赛事活动协同、工作平台协同。线下打造创业培训、
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项目落地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线
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搭建”创业一件事”“创业一个场
景”服务平台。开通创业服务热线,创建创业者联盟,组建创业导
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
(七)高效能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
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
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 3万人。联合商业保险公司探索实
施”创业保”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 3000 名以
上大学生创业。强化对行业创业者的精准扶持力度。
(八)高频次举办创业创新活动。
积极争取承办2022 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举办”赢在中
国·创在 X”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
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选树
一批”X市创业明星”“X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创业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开展创业训练、创业沙龙、投融资对接等活动。
(九)高水平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
范基地,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提升孵化绩效。建立创业
孵化基地(园区)人社服务专员制度,打造”众创、孵化、加速、
园区”一体化孵化体系。建设”创业地图”,满足不同创业者、不同区
域、不同产业的个性化需求。
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十)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
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
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以
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
制,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工伤保险应保尽保。
(十一)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有序清理规范养老保险待
遇项目。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提
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平稳落实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病残
津贴暂行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待遇领取办法。督导落实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提高年金覆盖面。
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
(十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
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1
至4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探索建立工伤职工长期医疗护理制度。
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修订完善工伤保险医疗管理
和费用结算办法。
(十三)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
作。做好编外人员及民办非营利学校、未启动改革的部队单位等特
殊群体的分类管理。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
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十四)健全升级人才工作体系。
建立党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协调运行、区(市)人
社局长人才工作专题述职等制度。加强和完善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
联动配合机制。探索设立 HR 事务所和HR 事务共享中心。建设人
才引进数据库和人才存量数据库。编发《X市人才工作典型案例》。
(十五)开展招才引智创新攻坚。
引进集聚人才 25 万人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及
团队。探索建立人才园区绩效评估机制。高质量举办”招才引智名
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 X行”等引才活动,打造”项目+人才”活动
升级版。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
到20 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
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
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
(十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
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做大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
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发展
布局,积极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组织开展人力资源
机构领军人才挂职培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界融合发展。出
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评选一批贡献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
机构。
(十七)优化人才服务供给。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人社业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人社事业高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