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汇编7篇
VIP专免
2024-01-15
999+
381.47KB
1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汇编(7篇)
目录
市场监管局 2021 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局机关).....................2
2021 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12
2021 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33
2021 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区县)...........................................................45
2021 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镇乡)...........................................................58
2021 年xx 镇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计划..........................................................65
2021 年学校食堂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要点...............................................68
市场监管局 2021 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
局机关)
xxxx 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
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最
严”要求,按照国务院食安委、市场监管总局、省委省政府、省
市场监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
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严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着力推动食
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谱写新篇章,为建设
新阶段现代化幸福 xx 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100
周年。
一、严格履行监管责任
(一)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
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完善评议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
运用,继续推动开展食品安全督查检查和巡察监督。加强乡镇
(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召开全市基层食安办主任食品安全
工作培训会,推动各县区实施乡镇(街道)食安办“星级”分类
管理、落实食品安全“四员”制度,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责任科室:食品药品安全协调科)
(二)推进“放管服”和“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下放食品生产
许可审批权限。实行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和预包装食品经营许
可告知承诺制。全面使用新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备案系统,推
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全程网办”和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实
施电子证书管理,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行小作坊登记证延续
变更告知承诺制,开展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
工作。(责任科室:登记注册局)
(三)加强食品抽检监测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抽
检监测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的靶向作用;坚持广泛覆盖,推动抽
样工作向乡镇和农贸市场等区域场所下沉;细化市、县级工作
分工,减少重复抽检。落实监管人员参与食用农产品现场抽样
的工作要求。创新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工作,成立食品
安全抽检工作秘书处,依托专家队伍,加强技术指导,及时组
织跟踪抽检,确保核查处置“五个到位”。规范抽检信息发布,
督促县级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承
检机构的日常检查。(责任科室: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科牵头,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支队,食品药品检验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所
配合)
(四)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突出乳制品、肉制品、白酒、
食用植物油、粮食加工品、食盐等重点品种,“两超一非”、重
金属和生物毒素超标、生产卫生条件不达标、标签标识不规范
等重点问题以及集中生产加工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食品生产经
营安全隐患排查,列出风险、措施和责任清单,深入开展重点
整治。配合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
理整治行动,开展重大活动餐饮接待单位检查评估工作。撰写
全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责任科室:食品生产安全监管
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食品药品安
全抽检科,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五)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实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实
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定全覆盖和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
以婴幼儿辅助食品、粮食加工品、饮料、糕点等生产企业,校
园及周边、旅游景区、城乡接合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食
品经营者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临保期食品的日
常检查,鼓励食品销售者设立专区专柜销售临保期食品。加大
对特殊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力度,年度检查不少于 x次。加
强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责任科室: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
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
(六)深入开展重点检查。食品生产环节,对问题企业开展
飞行检查,配合省局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第三方“双随机”检查,
对大型企业开展体系检查。食品流通环节,持续推进农贸市场
(批发市场)规范化治理,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农贸市场开展
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检查,对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市
级“双随机”互查。餐饮服务环节,深化“翻箱倒柜”式检查,加强
对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中央厨房、集配单位、农村集体
聚餐、入网实体店等重点单位的检查,对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
或风险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开展飞行检查。特殊食品环节,开
展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重点检查和“双随机”抽查,开展特殊食
品经营单位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
重大活动期间等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严防食品安
全事故发生。(责任科室: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食品流通安
全监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科,市场
监管行政执法综合行支队)
(七)强化食品安全执法。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厉打击
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加
大督查督办力度,对上级交办案件和外市、外部门移交案件,
以及媒体广泛关注、举报问题较多的案件线索,实行专人督办。
强化业务监管部门与执法稽查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日常监管
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要及时移交执法稽查部门进行查处。
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行刑衔机制,建立市场监管、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重大食品安全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制度。(责任科室:
执法稽查综合科牵头,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食品流通安全监
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科,市场监管
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配合)
(八)加强新冠疫情防控。严格按照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和
党委政府调度指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强化冷链食品常态监管和应急处置,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加强
进货查验,规范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加强集中监管
仓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持续开展冷链食品市场排查、管控,
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第三方冷库备案和备案信息公示情
况的监督检查。(责任科室: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牵头,各相
关科室配合)
二、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一)严格落实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继续开展“落
实企业主体责任年行动”,监督企业制定并有效运行食品安全
管理制度。面向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开展食品生产企
业xxx%全覆盖的食品安全自查、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食
品安全公开承诺和公示栏设置。督促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每半年
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实现自查报告率xxx%、发现问题整改率
xxx%。(责任科室: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
(二)严格落实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食品及
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销售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
食品安全自查、人员管理、经营过程管理等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的相关要求,确保经营过程持续合规。广泛发动有条件的超
市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督促母婴店、商超等特
殊食品经营者依法落实专区专柜销售、消费提示、核对产品标
签及说明书、进货查验及记录等主体责任。(责任科室:食品
流通安全监管科)
(三)严格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餐饮
服务单位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强化食品安全
自查,重点督促连锁企业总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
者开展自查,并向辖区监管部门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责
任科室: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
(四)推进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监督所有食品生产
企业建立生产全过程记录制度,督促指导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
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追溯。鼓
励引导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
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信息的追溯工作。
(责任科室: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餐
饮服务安全监管科)
三、开展示范建设和整治提升行动
(一)开展“食安 xx”品牌示范创建活动。落实省委省政府,
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安安徽”、“食安 xx”品牌建设的决策部署,
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
建,加强示范创建活动指导和动态管理。推进食品安全“四项
创建”。适时提请市政府召开“四项创建”现场会。持续推动各县
区再创建x个食品安全规范化农贸市场、x条餐饮质量安全街
区、x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x-xx 家示范食品小作坊。建成 x
个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创成x条省级餐饮质量安全街
区。鼓励有条件的县区试点创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责任科
室:食品药品安全协调科牵头,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食品流
通安全监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科、
办公室等科室配合)
(二)开展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乳制品、
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加强成品粮生产安全监管。继续推
进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规范生产行为,整治突出问题,积极培育示范食品企业(小作
坊)、食品生产示范集中区(园区)和示范行业。(责任科室:食
品生产安全监管科)
(三)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社会餐饮实施
“互联网+明厨亮灶”,天堂寨、万佛湖 xA 级景区大型以上餐饮
服务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率达 xxx%。引导餐饮服务
企业对食品加工用具、容器、设施设备等实施标识管理,采用
xD、x常、xT 等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责任科室:餐饮
服务安全监管科)
(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完成《安徽省校园食
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xxxx-xxxx)》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
指导各县区局进一步强化对校长负责制的督促指导,压实校外
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HACCP 或ISOxxxxx 体系
并通过认证。与教育部门继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
“示范食堂”评选活动。开展春、秋季开学及中高考期间学校食
品安全督查。(责任科室: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
(五)配合开展长江流城非法捕捞渔获物和制止餐饮浪费专
项行动。做好“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有关食品生产经营
环节监管工作。配合商务部门推动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节
俭用餐。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开展“光盘
行动”,推行使用公筷公勺、聚餐分餐制。(责任科室:执法
稽查综合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
(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xxxx-xxxx 年)》,重点推
进农村食品经营行为规范行动,督促农村食品经营者全面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持续开展农村食
品安全示范店建设。(责任科室: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牵头,
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配合)
(七)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强化工作督导,
组织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和生产过程控制专项检查。
推进特殊食品专区专柜提升行动,适时召开全市特殊食品专区
专柜经营推进会。严厉查处非法销售行为,重点打击欺诈和虚
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
高消费者识骗、防骗能力。积极协调技术机构、行业协会、高
等院校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工作。(责任科室:食品生产安全
监管科牵头,食品药品安全协调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餐
饮服务安全监管科、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科、广告监管
科,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配合)
(八)开展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升行动。加大对农村、
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和超市、批发市场、母婴用品店、网络
电商等婴配乳粉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查销售未按规定
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跨境电商二次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等
违法行为。(责任科室: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
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
设、评议考核、应急管理、监督检查、监督抽检、检查员队伍
建设、重大活动保障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十四五”开篇谋
好制度局。(责任科室:食品药品安全协调科牵头,食品生产
安全监管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食
品药品安全抽检科、办公室、人事教育科、政策法规科,市场
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配合)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职业化检查员队伍
建设和管理,指导市、县建立完善本级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并发
挥作用。(责任科室:人事教育科牵头,食品各相关科室配
合)
(三)加强人员培训。有区别、有侧重的开展职业化检查员
和日常监管人员集中培训和“现场检查+培训”。以新出台的食
品安全规章制度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法制的宣贯培训工作。
开展市级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责任科室:人事教育科、食品
药品安全协调科牵头,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食品流通安全监
管科、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科、政策法规
科、办公室等配合)
(四)完善智慧监管。巩固完善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
建设成果。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
持续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成 xx 家食品生产企业食
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继续提升推进完善农贸市场食品安
全快检室“互联网+监管”建设,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快检室
规范化运行。加大快检人员培训力度,继续开展市级食用农产
品快速检测技能竞赛。加强快检督查考评,提高快检效能,实
行食品安全快检室快检任务完成情况月通报制。各县区快检车
辆每月至少开展 x次以上的随机抽检。(责任科室:餐饮服务
安全监管科、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分别
牵头,食品药品检验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所等配合)
(五)强化社会共治。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创新
社会监督方式,开展“你点我检”活动。深化区域和部门间食品
安全风险交流。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社会组织作用,指导行
业协会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食品安
全工作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省食品安全研学基地试点建设成
果,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阵地建设,逐步形成“一市一基
地、一县一园、一镇一站、一村一栏”格局。(责任科室:食
品药品安全协调科牵头,食品相关科室配合)
2021 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
食品安全协调环节
一、以“两城联创”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
(一)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
办的安排部署,统筹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验收迎检
工作,明确各地各部门责任分工,落实查漏补缺、经验提炼、
创建宣传、领导访谈、创建自评自查、资料整理、现场迎考等,
力争高质量完成国创任务。做好第一批食品安全县(市、区)
的复评审工作。
(二)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领域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督促各部门拟定年度工
作计划并落实实施。将全面深化改革、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
攻坚行动情况纳入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市政府评议考核内
容,确保落实到位。
(三)健全完善食药安委工作机制。协同相关处室健全完
善食药安委、食药安办工作制度,理顺全市食药安全工作会议、
市食药安委全体会议等重大工作事项衔接机制,提高食药安委
及办公室工作效能。
二、以党政同责为载体,加强综合治理
(四)细化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制定 xxxx 年党政领
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清单,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党政领导干部
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计划,确保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的食品
安全责任落地有声。建立健全市级部门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评议
考核工作制度,细化考评清单,有效落实部门工作责任。
(五)夯实基层食品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推进基层食安
办的分类分级管理和星级建设工作,新增xx 个三星级乡镇
(街道)食安办,xx 个四星级乡镇(街道)食安办,x个五星
级乡镇(街道)食安办。加强已创建的星级乡镇(街道)食安
办督查检查,确保通过省级动态管理跟踪评价,巩固和发展创
建成果。
(六)督导食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督促各地各部门持续
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整治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校
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明察暗访风险隐患,落
实问题整改,确保完成相关目标任务。
三、以数字赋能为抓手,创新工作举措
(七)统筹推进“浙食链”有效应用。牵头推进浙江省食品
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浙食链”)应用,推动完成全市 xxx
家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追溯信息、xxx 家食品经营单位接入“浙
食链”系统的省定目标任务,构建“浙食链”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
系,初步形成从田间(车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一件事”改革模式。
(八)协同推进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政
府“人物并防”策略部署,协助物防专班进一步健全完善冷链食
品物防精密智控体系,常态化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确
保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疫情防
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九)优化运用食安考核评价平台。整合全市食品安全工
作年度目标、重点工作、专项任务等省、市食品安全考核评议
项目,针对性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平台,形成任务清单化、
资料电子化、考评闭环化的食品安全智慧考评模式,提高评议
考核工作效能查验质效,增强考评工作的靶向性、精准度和高
效性。
四、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深化社会共治
(十)深入推进食责险提质扩面。在公益险保持全覆盖的
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商业险保障范围,探索创新“三小”主体、
中央厨房、集体配送单位等影响面广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商业
保险路径优化冷链食品和无害化处理新模式,拓展保险功能,
提高保险服务监管的效果。
(十一)建设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协同修订《xx 市
市场监管系统食品药品严重失信惩戒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食
品领域诚信评价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好食品“红黑榜”、
企业主体信用评定、双随机检查等制度,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健全行业规范和行业公约,倒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构建
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十二)提升第三方机构协管效能。积极探索监管力量不
足与监管任务繁重的工作措施,运用好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技术
研发、人员力量、先进管理模式引进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第三
方专业技术力量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协
管食品安全工作的新模式,有效助力监管。
(十三)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深化媒体合作,将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宣传纳入公益广告范畴,加大食品
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教互动活动,
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食品安全协同应用“谣言智
控”应用模块,实现网络谣言实时推送、及时处置。
食品抽检监测环节
一、纵深推进抽检分离改革
(一)深化食品抽检分离改革。进一步推进食品“抽”“检”
分离改革,市级实施“大分离”,县级 xxx%实现“硬分离”工作。
完善抽检任务“双随机”抽样、“五分离”制度,培育制度执行到
位、特色鲜明的示范单位,引领全市面上工作不断深化拓展。
(二)科学编制抽检监测计划。定期梳理区域食品风险隐
患清单,提高抽样区域、时间、业态、环节、品种的均衡性,
监督抽检不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围绕大宗食品、薄弱环
节、重要节令食品等,开展专项抽检。完善全市食品安全评价
性抽检模型,结合省级安排及我市膳食结构特点,开展 xxxx
批次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建立监管事中事后全程抽检机制,
科学评价食品安全治理成效。充分听取和吸收相关专家、公众
意见,运用大数据分析成果,提高抽检计划科学性、靶向性、
有效性。
(三)强化检验源头保障。以“浙食链”应用为依托,重点
加大地产食品抽检力度,市县联动,开展生产企业现场“全覆
盖”抽检。加强特色地产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及时上传“浙食
链”,督促企业高效下架、召回问题食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针对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和反复出现的企业食品安全隐患,配
合相关部门开展隐患治理行动,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三、精准有效开展核查处置
(四)切实提升核查处置水平。建立“检打结合”机制,推
动实现抽样、核查、办案“三位一体”,完善核查处置闭环管理
流程,提升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效能。对重点难点案件采取督
查督办、联合约谈等措施,确保核查处置“五个到位”。推进“检
管结合”,及时交流、交办排查出的风险隐患,研讨会商技术
难题,强化风险治理。持续跟踪核查处置过程中发现的规律性
隐患,及时制定相应监督抽检计划,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
性食品安全问题。
(五)提升预警交流水平。完善风险交流机制,编制发布
年度食品安全白皮书,继续协同卫健、农业农村、xx 海关等
部门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加快建立完善全链条、全
环节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研判、会商、预警、交流工作机
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开展“你点我检”
等抽检互动活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公众食品安全风险
交流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构建食安闭环管控机制。
(六)完善风险预警平台。迭代升级 xx 市食品安全风险
预警平台,借鉴运用我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平台和“浙
食链”平台建设成果,结合我市实际,错位开发有xx 特色的功
能模块,服务抽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七)闭环管理问题智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预警
防控机制,依托“浙食链”数据源和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
同应用风险智控,拓展检测性预警、流通性预警、快检预警、
舆情预警和趋势性预警等功能,形成“追溯+联动”“风险+防控”
“预警+处置”的食品安全闭环管控机制,实现系统融合、数据
共享、信息互通、管控有效。
五、全面提升抽检质量效益
(八)有效构建督考长效机制。坚持考核目标引领,各地
切实配强配齐抽检工作力量。完善市本级食品抽检秘书处工作
机制,指导各县级局食品抽检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食
品抽检培训,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专业化素质。深入调查研究,
安排工作人员赴现场参与抽样,及时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根据省局“周提醒”“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建立我市督查通报工
作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九)强化承检机构质量管理。出台食品检测承检机构管
理办法,完善考核细则,将不合格率、企业覆盖率、重复率等
指标列为考核主要内容。会同省、市相关专家团队,对全市承
检机构开展巡回检查和飞行检查。组织研究新检验方法,增强
工作预见性科学性。鼓励相关食品检测机构加大物联感知设备
投入,抽样过程全程采集视频、检验过程全程记录,推动建设
“阳光实验室”。定期开展数据核查、备样复核、盲样比对,对
存在质量问题的承检机构采取限期整改、责任约谈、暂停任务、
取消资格、公开通报等措施。
六、有力推进抽检规范管理
(十)高质量完成任务。按照省局提出的围绕机构与人员
制度与规范、硬件与保障三方面“xx 个有”具体要求,确保 xx
%以上的县级局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十一)高标准规范建设。优化基层食品抽检工作组织架
构,完善运行机制,改善设施装备条件,确保基层执法人员抽
样工作规范、有序、高效。深化创新基层抽检能力规范化建设
新路径,总结推广基层好做法好经验,为科学抽检、规范抽检
提供基础保障。
食品生产环节监管
一、带好一支队伍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持续反对“四风”,强化对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日常教育和监督
管理。整合线上线下培训资源,结合季度工作例会、审查员培
训、体系检查、飞行检查等工作,创新培训载体,搭建学习平
台,加强法律法规及标准理论知识学习、监管经验交流和现场
业务实操教学,全方位提升食品生产监管专业化水平。
二、完善两个体系
(一)充实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体系。落实《食品生产企业
质量安全信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要求,对辖区食
品生产企业开展 xxx%全覆盖风险评级,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监
管。分类实施监督检查,对一般风险企业由县级局实施全覆盖
的“双随机”体系检查;市局组织对问题线索企业和高风险企业
实施飞行检查,采取异地交叉检查的方式,督促企业生产过程
持续合规。
(二)健全食品生产许可体系。在全省新版食品生产许可
网上审批系统基本建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系统的食品
生产许可审批流程和功能。严把准入关口,高质量做好许可审
查、现场核查和证后检查,切实把握好品种明细和证书有效期
的准确性。适时开展许可监督评审工作,重点检查现场核查发
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许可规范情况。
三、推出三大举措
(三)推进食品生产智慧监管。推进“浙食链”应用场景建
设,指导企业增加必要的设施设备改造投入,加快产品追溯数
据对接进度,完成 xxx 家食品生产企业“浙食链”应用任务。推
进“阳光工厂”建设,完成 xxx 家创建任务。加快推进“特殊食品
风险智控”场景应用,全市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接入该场景。
(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乳制品、肉制品等
重点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引导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和自
主研发产品品质,推动产业振兴发展。督促企业加强食品质量
标准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食品多样化需求。探索开展“专家
进企业”“集中诊脉”等食品质量安全提升帮扶活动,帮助企业答
疑解难,促进高质量发展。开展规上企业管理体系认证行动,
委托 专 业 机 构 对 我 市 规 上食 品 生 产 企业 开 展 HACCP 和
ISOxxxxx 认证,确保规上企业认证率xxx%。
(五)推进风险隐患治理。根据省局统一部署,结合xx
实际,组织婴幼儿辅食食品、固体饮料、乳制品、包装饮用水、
水产制品、调味品、白酒、蜂蜜、边销茶等重点食品实施靶向
治理。对照每类食品的风险隐患清单,加大现场检查和监督抽
检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超范围添加、掺杂使假等违法违
规行为。抓好“塑化剂”防控、“两超一非”治理,严防食品安全
问题反弹回潮。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严防粮
食加工品源头风险。
四、深化四项行动
(六)深入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履责报告活动。市县两级分
别召开不少于 x次的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报告会,营造
全民参与良好氛围。落实企业自查制度,督促企业逐条对照
xx 大块xx 小块内容开展全面自查,及时提交自查报告及整改
材料。按照 xxx%的覆盖率要求,组织辖区生产企业负责人、
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在“食安员抽考 APP”上完成学习考试,确保
按时完成并合格通过。
(七)深入开展寻找 CCP(关键控制点)行动。在xxxx
年x家企业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育范围,精准定
位关键风险控制点,按照指南要求导入关键质控点防控措施。
(八)深入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整治行动。继续对全市 x家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生产、
非法添加、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并曝光
一批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互动宣传,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
(九)深入开展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积极争取地方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建设镇海豆制品、余姚熟牛
肉等小作坊集聚园区。巩固名特优食品作坊、小微亮化达标及
实施“xS”管理的创建成果,全市名特优小作坊和亮化达标小微
企业“xS”管理实施率达 xxx%,探索推动食品小作坊向园区化、
标准化、品牌化、阳光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继续推行小作坊
食品“红黑榜”公示制度,加大规范生产经营小作坊宣传报道力
度,曝光无证加工窝点、脏乱差登记小作坊,倒逼落实食品小
作坊业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落实“xxxx”工作内容,即坚持“三个抓”,用好“五个载体”,
推行“三项制度”,实施“三项数字工程”。
一、坚持“三个抓”,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一)抓重点,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按照进口冷
链食品闭环管理要求,严格进口冷链食品“三证一码”执法检查,
对于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购入、销售无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无核酸检测证明和消毒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严
肃查处。完善冷链食品阳性应急处置机制,排查核实涉事冷链
食品全市流向。协调冷链食品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抓好已建成
投运的集中监管仓的日常管理,加强正在筹建的集中监管仓的
规范引导。省防控办物品风险防控精密智控指数保持在全省前
列,持续保持“浙冷链”赋码率、扫码率稳定在xx%以上。
(二)抓深度,开展高风险品种专项治理。对相对风险较
高的食品开展“五步法”专项治理,重点打造食用农产品、校园
食品、冷链食品、散装食品等风险治理模型。联合第三方机构
开展重点品种供应商食品安全指数评估,筛别不合格供应商,
进一步推动监管向源头延伸。继续深化杀白禽、猪肉、禽蛋、
豆芽、韭菜等 x个重点品种的专项治理,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
分析风险隐患点,强化执法监督和案件查办,有效解决局部领
域突出问题。
(三)抓常态,开展系列食品安全整治行动。以农贸市场
三年改造提升为契机,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食杂店,严禁销售
违禁产品、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以熟食、冷藏食品、散
装食品、现场加工食品等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和食品安
全规范管理。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加强农村
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资质、场所环境、生产经营过程规范管理。
开展校园食品、保健食品、进口食品、食盐、网络食品销售第
三方平台等领域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配合开展非洲猪瘟疫情防
控等专项行动。
二、用好“五个载体”,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汇编(7篇)目录市场监管局202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局机关).....................2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12202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市级)...................................................33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区县)...........................................................45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