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通用版
VIP专免
2024-01-15
999+
34.79KB
6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通用版
(10 篇)
预案【一】
为指导和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及其危害,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国务
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
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处置食品安全
突发事件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学校后勤管理处应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
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
(三)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学校食品安全委员会统
一指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四)分级负责,协调配合。食品安全实行属地管理
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相关部门、系(院)部、食品经营
单位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政府监管部门,认
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果断控制事态发展,抢救伤员
减少损失,并及时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
(五)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
动公布相关信息,发动全校师生参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
工作。相关信息的公布必须经学校有关领导批准,统一发
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散布、夸大事故,最大限度
的降低不良影响。
二、突发事件的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园内所有食堂、超市,在食品加工
贮存、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的食源性疾患,饮用水污
染事件,从校外流入校园内的食品造成的食源性疾患等,
造成学校师生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
害,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由分管校领导任
组长,后勤管理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校纪委监察处
学工部、宣传部、保卫处、校医院及后勤管理处等部门负
责人及饮食管理科相关人员组成。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主要职责:领导、组织、
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
策;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为提高处置效率,迅速开展工作,根据事故处置环节
要求,成立五个应急行动小组。各组的组成和主要职责如
下:
(一)综合协调组。由后勤管理处负责,主要职责是
综合事故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汇报事故动态
分析事故进展情况,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示精神,协
调其他各应急行动组、专家、专业救援队伍及相关单位开
展工作,做好对事故受害人的善后处理及其家属的安抚工
作。
(二)医疗救护组。由校医院负责,主要职责是:在
事发后迅速组织和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救护、医院
救治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实行首诊责
任制,重症病人和普通病人分类管理,做好病人的接诊、
治疗和转诊、转院等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三)安全保卫组。由保卫处负责,主要职责是迅速
组织人力保护现场、保留证据、维持秩序和疏导交通等工
作;初步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以及污染造成的影响
在职责范围内按实际情况查封事故涉及的源头食品及其原
料,及时控制污染扩散,并对潜在危害继续实施监控;积
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开展相关技术鉴定,
实时记录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工作情况,对相关责任
单位及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四)信息报送组。由宣传部负责,主要职责是实时
记录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组织起草有关公告、通
报、简报等文字材料,按规定向当地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
报送信息;统一信息发布和上报口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五)学生工作组。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主要
职责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涉事学生的安
抚和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在事
故发生后不恐慌、不擅自通过网络媒体散布不实言论扩大
事态。
四、信息监测和报告
(一)信息监测
学校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员体系,由食堂、超市食品安全
管理员和后勤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成;二是监测体系,对
食堂超市开展日检、周检、月检等多层监督检查机制。严
格把控食品安全关,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对食品安全
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加强对监测工作的
管理和监督,及时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的可能导致食品
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分析,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按照应急
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和上级有关部门,必要时召开会议,研究防控措施。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对食品安全事故预
警信息进行分析,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报请学校同意后,
发布食品安全事故预警信息。
(二)信息报告
1、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食品安全
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
不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学校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
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2、报告制度
(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
即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报告,学校应立即
调查处置,并及时向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
(2)报告范围
对师生饮食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食
品安全问题。
(3)报告方式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接到食品安全事故
报告后,应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学校在接到报告后1
小时内向属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省市有关部门上报。
(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缓报、
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3、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病亡人
数、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
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
能可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和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等。
(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
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
因等。
(3)总结报告
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内容包括食品安全事故
鉴定结论,事故原因分析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
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五、应急响应及程序
(一)应急响应
食品安全事故由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按
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进行处置。
1、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组织学校相关部
门及医疗机构等分管应急工作负责人立即前往事故现场,
了解掌握事故的基本情况。
2、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负责通知并督促
各应急行动组到位开展工作。
3、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应在接报后 15 分
钟内组织安排先期处置。30 分钟内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
警戒、控制现场、救护和事故初步调查等基础处置工作。
3、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工作组、学校各相关单
位、事故责任部门之间应保持通讯联系,互通信息。
(二)善后处置
应急工作宣告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负责根据突发食品
安全事故性质及工作需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
善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适时提供法律援助,正确引导
受害人依法索赔,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
稳定。
(三)调查和总结
1、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行动组和各相关部门应对
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告学校食品安全事故
应急指挥工作组。
2、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当地政府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
学校将对造成事故的食品经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惩处
对应急处置工作中有瞒报、漏报、迟报行为及有失职、渎
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交
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责任追究
(一)学校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
任追究制。
(二)学校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失职
渎职的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
关制度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三)对于未经学校统一发布信息,而私自发布不实
言论,造谣、扩大事态,造成师生恐慌的,依法追究舆情
责任。
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二】
一、食品退市制度
为了加强本公司食品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
劣食品活动,确保本公司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
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维护本公司声誉,制
定本制度,本公司相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一)若产品为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停止销售,退出
本经营单位:
1、腐烂变质、污秽不洁的;
2、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3、超过安全试用期或者保质日期的;
4、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
合格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他非食用物质加工的;
7、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
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
防
伪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或使用绝对宣传用语的;
8、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或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
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
购买者误以为是该商品的;
9、行政监管机关公布属于秴食品的;
10、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或者存在隐患,可
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二)本公司工作人员若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于本制
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并采取下
列措施:
1、立即清点不合格食品,登记入册;
2、将不合格食品撤出市场,并通知生产企业或供货方,
配合召回以售出食品,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对有害有毒、腐烂变质的食品应交由有关部门进行
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可能造成安全卫生危害的,立即向当地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或相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对已经出售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
不合格食品,本公司将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媒体
予以公告,或者在营业场所内公示,通知购货人退货,将
不合格食品追回和销毁。
(四)本公司工作人员应对本公司经营单位内的食品
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撤下
柜台,退出市场。
(五)本公司对消费者作出食品质量承诺,并在出售
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购货凭证或商品质量信誉卡。
二、食品召回制度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避免和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
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本公司相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
度。
第一条本制度所称召回,是指食品生产则按照规定程
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
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
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第二条本公司的食品召回事件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
门的监督管理,并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升级质检部门组织
建立的食品召回专家委员会提供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
品安全危害评估的技术支持。
第三条本公司将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档案和相关管理
制度,准确记录并保存食品储运、销售以及产品标识等信
息,保存消费者投诉、食源性疾病事故、食品污染事故记
录,以
及食品危害纠纷信息等档案。
第四条本公司将向质监部门及时报告所有相关的食品
安全危害信息,包括消费者投诉、食品安全危害事件等,
不得隐瞒或虚报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
第五条本公司将进行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
害评估,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安全要
求;
(二)是否含有非食品用原辅料、添加非食品用化学
物质或者将非食品当做食品;
(三)食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构成及比例;
(四)可能存在安全危害的食品数量、批次或类别及
其流通区域和范围。con
第六条本公司将配合省质监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危害
调查,不以食品已通过任何符合性审查为由拒绝。
第七条经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确认属于生产原
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确定召回级别,实施召回。
第八条根据食品安全危害的严重程度,食品召回级别
分三级:
(一)一级召回:已经或可能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
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者流通范
围广、社会影响大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二)二级召回: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
疾
摘要:
展开>>
收起<<
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通用版(10篇)预案【一】 为指导和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危害,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学校后...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