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乙类乙管”防控工作方案
VIP专免
2024-01-15
999+
31.63KB
5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乙类乙管”防控工作方案
(5篇)
目录
1.2023 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方案
2.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工作方案
3.新版“乙类乙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4.学校 2023 年春季学期开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
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5.中学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方案
2023 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方案
为指导做好重点单位和特殊场所疫情防控,保障正常
运行,控制疫情风险,制定本方案。
一、人员日常健康管理
(一)开展健康教育,督促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倡导其当
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保持社交距离等卫生习惯,做好咳嗽礼仪、手卫生和消毒
等个人防护。
(二)督促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
咽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单位,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
人员原则上不提倡带病工作;如必须到岗,做好个人防护
减少与他人接触。
(三)督促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的人员尽快完成全程
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二、日常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空调系统定期消毒,并设为独立
排风。会议室、餐厅、门厅、卫生间、电梯口、电梯间等
处放置纸巾和手消毒等用品。每天定时对环境进行常规清
洁消毒,对公共区域的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电灯
开关等重点部位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定时对电梯特别是
电梯按键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电梯风扇正常运转,引导人
员分散乘梯。严格卫生间清洁消毒,保障排风扇正常运转
保持空气流通和下水道通畅。
三、疫情流行期间防控措施
参加室内集体活动的人员应规范佩戴口罩,按规定开
展核酸或抗原检测。提倡“两点一线”简约生活,避免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疫情流行严重时,
采取错时上下班、减少人员聚集,减少线下会议频次、降
低线下会议人数,取消堂食、错峰取餐等减少人群聚集的
措施,压低流行强度。
四、保障正常工作秩序
建立关键岗位、关键程序工作人员轮岗备岗制度,疫
情严重时原则上工作人员应“两点一线”,并按照轮岗备岗机
制安排预备队进驻轮换,尽量减少疫情对单位正常运转的
影
响。内部建立部门、科室、班组等最小工作单元的闭
环防疫单元,做好工位、床位、餐位、活动轨迹等“四位管
控”,实行工作场所、住所“两点一线”闭环管理,最大限度
减少不同工作单元之间的人员流动和接触风险。对症状消
失、检测阴性的员工根据其健康状况及时安排复工返岗。
五、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防控措施
(一)加强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和学生个人防护。
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开展症状监测,执行“日报告”、“零报
告”制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采
取留观等相应措施,不得带病工作和学习。
(二)加强教学区域、学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的通
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三)学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强化
个人防护、短期内实施中小学校线上教学、学前教育机构
临时关停等措施。
(四)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核酸检测要求遵循属地管
理原则,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中小学校和幼
儿园根据实际需要和属地条件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
等适宜的核酸检测。
(五)统筹解决学校疫情防控重大问题,属地卫生健康、
疾控等部门指导学校疫情防控,支持学校健康驿站建设、
医护人员培训、医疗物资储备以及重大风险处置,建立校
内有
关人员转至相关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
六、公共场所疫情管控措施
疫情严重时,短期内可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的措
施,取消或推迟非必要的大型活动。餐厅食堂应限制同餐
人数,或取消堂食。
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工作方案
为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教育教
学工作,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持续保障学校正常
秩序,根据市教育两委《XX 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实施“乙类乙管”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我区教育系统实
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XX 指导,按照XX 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市委、
市政府和市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
上,坚持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在XX 区防控指挥部的领导
下,教育、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等密切配合,针
对疫情防控形势、病毒变异特点和学校防控实际,调整防
控措施,研究制定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针对性新举措,指导
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有
效防范学校聚集性疫情,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 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
(含民办)、非教学单位(以下简称各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生关心关爱
1.各学校党组织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建
立生活困难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兜底帮扶机制。
2.对于中小学生、幼儿园幼儿危重型患者,应立即报告
属地政府防控指挥部和教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开辟就医
绿色通道,加强关心关爱。
3.对于受到疫情影响的师生加强关心关爱,确有困难的
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作用,及时做好帮扶。
4.各学校要注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线上
心理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宽松的期末和寒假氛围。
(二)加强健康教育
5.强化师生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教育。接种疫苗,科
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保持规律
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
活方式。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
生。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
计划。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
时,应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
(三)强化师生健康监测
6.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校协同作用,指导
家长做好学生自我健康监测,筑牢家校同防安全防线。
7.线上教学期间,对师生员工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动态
掌握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感染变化趋势。
8.恢复线下教学后,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晨午检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患
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带病工作
和学习。非疫情流行时,校外人员进校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疫情流行或严重时,来访人员需出示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
性证明或现场开展抗原检测。
(四)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
9.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疫情流行
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出入管理。
10.校内发生疫情后,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
染者后,由区教育局会同卫健委、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
防控措施。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后,可采取临时关停措施。
疫情解除后,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高校及时采取减
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
施。
(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11.抓住当前疫苗接种意愿提升的窗口期,推动教育系
统教职员工按照属地统一安排部署,按时组织完成第二剂
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2.积极协调帮助教育系统 60 岁以上老同志,特别是
离退休教职员工等,尽快接受加强免疫,全力保障广大老
同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3.按照区防控指挥部要求,各学校积极推动、配合,
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六)建立老教师健康关怀机制
14.一校一策为老教师开展送药就医、探望慰问等精细
化服务。
15.重点关注离退休等人员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
协调解决送医送药、诊疗住院等需求。
16.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加强与老同志的联系沟通,对于
重点人群,专人负责,做好经常性联系。出现重症、病故
等重大情况,及时报教育局。
17.对空巢独居、失能、身患重病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同
志结合“元旦、春节”两节慰问活动给予帮扶和更多关心照顾,
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亲情化、个性化服务。
(七)加强物资储备
18.各学校根据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抗原检测试剂盒。
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
资。防疫物资要储备 2周左右的用量,建立稳定的保供渠
道,保证应急情况下能够使用。
19.各学校要适当增加食堂物资储备,确保米、面、粮
油等耐储存食品原材料的储备不低于在校全部师生7
天的供应量。
(八)推进校内医疗资源准备
20.中小学校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强化专兼职
校医或保健教师的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设置
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
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或就医。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区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各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有关
措施落实。及时拟定本学校的“乙类乙管”政策调整方案,建
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要求落实落
细。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学校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主要负责同志
亲自抓,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具体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
工,加强力量统筹,周密组织实施,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
部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教育局将适时开展督导检
查,督促指导各学校切实做好疫情应对和措施调整工作。
(三)强化培训指导。各学校要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有关措施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方案,以
培训为抓手,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要
求落实到位。
新版“乙类乙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教育教
学工作,全力确保我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持续保障学校
正常秩序,对标对表“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第十版诊疗方案,
尤其是 XX 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操作指南》第三篇“重点机构”中的《学校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的要求,结合当前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指导原则
以XX 为指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生
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调整
防控措施,统一规则、分类指导、防范风险,平稳有序实
施“乙类乙管”。
(二)工作目标
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
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校正常
教学秩序的影响。
二、组织架构
(一)领导小组
落实主体责任,成立以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
领导为副组长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具体负责完善学校
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分工,
加强管理,推动相关措施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
节,确保师生身心健康,保障学校正常秩序。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各工作小组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校建立信息报备组、健康检
测组、培训指导组、应急处置组、物资保障和公共卫生组
联防联控和转运工作组、思政引导组、心理健康组、教学
工作组、家校合作组等十个工作组。所有工作组都指向相
关工作的推进与落实,有明确的组织架构与职责说明。
三、工作实施与具体要求
(一)信息报备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高效、精准地完成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
【具体要求】
1.及时发布或转发最新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宣传防疫
常识。
2.负责实时收集分析学校疫情及防控情况,每天向学校
领导小组报告疫情信息及处置情况。
3.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台账,编制疫情报告,为学校领导
小组决策提供依据。
4.依照上级要求和有关规定对学校各部门预防控制工作
进行检查督导,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
5.做好核酸检测的联络工作。
(二)健康监测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做好开学前及返校后健康监测。
2.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
课追踪登记制度。
3.摸清师生疫苗接种、感染病毒、患有基础疾病和身体
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开展健康管理。
4.落实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
【具体要求】
1.加强开学前及返校后健康监测。开学前组织全体师生
及家长会,讲清要求,指导师生加强日常健康监测,
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
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开学返校前一周,师生居家每日开
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
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
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
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
性活动。
2.加强日常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
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建立师生健
康信息电子台账,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师生入
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
措施。
3.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摸清师生疫苗接种、感染病毒、
患有基础疾病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实时掌
握师生感染特别是重症、危重症情况,建档立卡,跟进服
务,开展健康管理。
4.落实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
(三)培训指导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乙类乙管”防控工作方案(5篇)目录1.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方案2.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工作方案3.新版“乙类乙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5.中学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方案2023年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方案为指导做好重点单位和特殊场所疫情防控,保障正常运行,控制疫情风险,制定本方案。一、人员日常健康管理(一)开展健康教育,督促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倡导其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卫生习惯,做好咳...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