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2023年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落实
VIP专免
2024-01-15
999+
24.11KB
3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
方案落实(4 篇)
篇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
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
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
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
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
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
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
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
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
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
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
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社区)要高
度重视突发事件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在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信访、舆情
处置合力。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
测报送处置工作。
(一)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协调重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应对合力,及时向县委、县政府
报告舆情进展和处置结果;负责指导信访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
重大信访和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信访和网络
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
断提高应对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
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
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县委、县政府交
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访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
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
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
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 1名负责人和 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
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
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
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党委副书记为网络新闻
发言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一)加强舆情监控。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每天浏览热门热点
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
网络
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要在热门
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
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
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单位要
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
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
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一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
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
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
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
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
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
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
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
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
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
出现反映澡溪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
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
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
网络新闻发布和政务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
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
引导舆论。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着力保持网上意识形态积极健
康向上。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
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
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
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乡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
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
网上舆情,梳理舆情潜在风险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报送。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
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
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
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
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
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
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
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
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
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四)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
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
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
明原因,
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五)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信访和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
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
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
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
班人员,24 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二)强化信息报送。发现有关重要舆情,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领导
报告,根据领导要求,及时协调沟通、依法处置。重要舆情即时报
送,每天下午17 时汇总报送当天信息。舆情统一报至镇领导小组办
公室,格式为“标题+链接地址”,要确保沟通渠道顺畅稳定、保持紧
密联系、共享重要信息、会商重要舆情。
(三)严明工作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
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出
色履职尽责,坚持做好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对迟报漏报、失职渎
职、失密泄密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落实篇二
根据上级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部网
络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
网络舆论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效管理,
为国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成立以 xx 同志、xx 同志为组长,xx、xx 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
成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决
策部署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
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副书记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
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件亲自处置,要带头抓好网络意识形态
工作,把导向强队伍。各科室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抓好分管
科室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3.各科室负责人要强化网络意识形态信息研判工作,掌握网络意识
形态领域风险和相关舆情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
题。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对包括个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日
常监督管理,对网络舆情进行甄别分析,加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日
常监测与处置。对于重大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要按照有关要
求逐级上报。
4.定期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确保不出现重大网络安全
事件。
5.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中
心组学习,纳入党员干部重要培训内容,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法规学
习教育。
6.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对存在失职失责情形的领
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实施问责。需予以组织
处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案落实(4篇)篇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二)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