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才振兴工作经验材料汇编
VIP专免
2024-01-15
999+
29.74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县“三级三培养”助推乡村人才振兴(1)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
要靠人才实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将人才引进
来、留下来、育出来、用起来,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兴。xx 地处滇西边陲,县
域经济总量较小,如何因地制宜引进人才、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因
需发展使用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面对现实引才难、育
才难、用才难的窘境,唯有结合县乡村三级实际,下足绣花功夫,
大胆创新,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县级人才培养:在“愿意来、留下来”上下功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聚焦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在人才
“愿意来、留下来”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
队伍,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
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在“愿意来”上下功夫,激发乡村人才振兴活力。 人才衰
则乡村衰、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旺则乡村旺。为此,xx 县认真摸
清乡村人才底数,对乡村现有人才分行业分类别进行基础信息统计,
搞清楚哪一类人才稀缺、哪一类人才需要引进,哪一类人才需要培
养,建立健全全县乡村人才信息数据库。优化引进机制,秉持“不
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结合乡村发展前景和乡村振兴需求,
重点引进专业技术型、产业型人才,持续简化
引进流程,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近年来,结合褚橙
种植、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铅锌矿冶炼、胡蜂养殖、石斛种植、黄
山羊养殖和医疗技术等本土特色产业和民生需求,先后引进建立了
邓秀新院士工作站、曹福亮院士工作站、张国成院士工作站和张红
城专家工作站、李凡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邵庆勇专家基层科研工
作站、汤小虎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联系实际找准了症结,破解了
制约本土特色产业发展难题,让本土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不仅注重
引进外来人才,更注重回引本土人才。坚持“立足产业、注重实
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为目的,以“领头雁”为关键,打好“感情牌”
“乡情牌”,重点从本村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
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休干
部职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优秀人才中,择优选择有理
想、有抱负、有想法,思路清、情况明,敢于带头,勇于担当的人
员进行回引。近年来,xx 县制发了《中共 xx 县委组织部关于发挥青
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的通知》,共回引到
各村(社区)优秀人才 x余人。
二是在“留下来”上下功夫,强化乡村人才振兴保障。环境好,
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着力改善乡村
基础设施条件,逐步补齐乡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的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投身乡村振兴的各类
人才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工作环境,不断增强他们的
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整合落实各类
涉农政策,为乡村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政策支持,提供全
方位、更加周到的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组织,加强乡村
人才的交流联络和组织引导,为扎根乡村的人才打造成长发展路径 ,
让他们干事有平台、生活有保障,真正为“留下来”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因事择人、因才施用,做到“人岗相适”。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性质、服务对象,畅通乡村人才流动渠道,对
在乡村振兴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坚持多岗位历练,为
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坚决杜绝“一次性分配定终身和一
个岗位干一生”的现象,使乡村人才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
实现价值。
二、乡级人才培养:着力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xx 县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
“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
乡土人才队伍,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是拓宽渠道“选”。全县整合各方力量、拓宽选拔渠道,广
纳贤才,创新后备干部选拔模式,把一部分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
和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全县 x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村“两
委”换届,全县共有x名青年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二是积极引导“育”。团县委、县妇联、县人社局、县职校、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部门联合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乡镇党
校的培训阵地作用,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
共开展烤烟、甘蔗、石斛、肉牛等产业实用技术培训x余期,参训
人员x
余人。同时,积极选派农村实用人才和村(社区)干部到发达
地区进行学习培训,共选派 2期x人。积极组织“土专家”“田秀
才”和致富带头人开展“传帮带”活动,进村到组入户为农民提供
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x余名本土人才和致富带头人与x余户农户结
成产业技术帮扶对子。
三是健全机制“管”。及时更新完善本县乡土人才信息,乡镇
党政领导班子每人挂钩联系 x名乡土人才,一起为家乡发展出谋划
策;着眼于培养优质的本土人才队伍,坚持“择优培养”“激励培
养”等方式,不断扩大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综合素质,
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此外,全县不断加强对驻村第一
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等人员的管理,推动脱贫攻坚巩
固,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择优大胆“用”。xx 县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
重实绩的人才观,择优选用乡土人才。将政治素养高、致富能力强、
干事创业敢担当的乡土人才发展为党员、后备干部、村(社区)干
部,及时为乡土人才队伍补充优质血液。2020 年以来,全县在发展
党员工作中,优先发展乡贤x人,占全县新发展党员的x%;同时,
将x名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推选出x名有意向、有能
力的优秀本土人才充实到村(社区)“两委”班子。
三、村级人才培养,重点关注能带头、起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
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在村级人才培养中,xx 县紧扣能带头、起作用这个关键点,以人才
振兴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一是抓牢“头雁队伍”这个核心。首先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大力培养一批能带头、
敢担当、善作为的村级组织带头人,推动农村“头雁队伍”优化提
升,打造一支经得起考验、老百姓信赖、组织放心的农村干部队伍 。
目前,全县 x个村(社区)党总支成员中,大专学历以上 x人,占x
%;党总支书记中致富带头人x名,占x%。其次是精准选派驻村干
部,切实抓好新一轮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工作,共选派 x名第一书
记,x名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让优秀干
部留下来、用起来。再次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以开展“党建质量
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提升工作 ,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发展质量,着力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带
头人。最后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探索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持
续推广“三户五户”联防模式,全面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二是抓实“新型农民”这个主体。强力提升农民技能,深入实
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着力提升
农民的农业生产、民间技艺及社会服务技能,增强致富能力本领。
20xx 年来,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x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县“三级三培养”助推乡村人才振兴(1)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用起来,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兴。xx地处滇西边陲,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如何因地制宜引进人才、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因需发展使用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面对现实引才难、育才难、用才难的窘境,唯有结合县乡村三级实际,下足绣花功夫,大胆创新,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一、县级人才培养:在“愿意来、留下来”上下功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聚焦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在人才“愿意来、留下来”上下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